欢迎光临

白劳德 阶级调和是什么意思

亦称阶级合作、劳资合作。

19世纪以来,为法国的资产阶级学者孔德、狄骥所鼓吹。

他们认为对立阶级之间的利益可以一致,宣扬社会团结,主张雇佣劳动者与资产阶级合作,建立阶级协调制度,力图使阶级矛盾松弛下来。

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白劳德等人,也主张阶级合作,他们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美化资产阶级民主,鼓吹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中存在各个阶层的人,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多少存在一些矛盾,所以就要政府出台政策和平调解

白劳德

课文《一身是胆的工人代表》原文是怎样的?2013年11月24日是 *** 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当天, *** 与民生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宁乡县 *** 纪念馆举行,追寻少奇足迹中国 *** 纪念地联合展览也同时开展。 *** 之子、中国人民 *** 总后勤部政委刘源表示,他的父亲就是从百姓中、从人民群众中来,又回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我们也应该在人民群众中成长、学习。以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 *** 。

了解党史的人都知道,从1922年9月开始, *** 与李立三一道,在江西安源领导了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 *** 。中学课本里有一篇文章《一身是胆的工人代表》,描写的是 *** 同志作为工人代表,不顾个人安危,孤身入虎穴,同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取得 *** 胜利的故事。课文中描写的他大义凛然、胸有成竹、大智大勇,表现了非凡的胆略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具体的情节,文章却没有详细介绍。

是他们在领导我,哪里是我领导他们

2008年11月30日,江西萍乡举行纪念 *** 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时任 *** 军事科学院政委的刘源出席了座谈会,会上刘源根据他父亲的回忆以及母亲的文章,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具体细节。

1922年, *** 同志刚从莫斯科回来,陈独秀安排他去湖南找 *** ,时任 *** 湘区委员会书记的 *** 委托他与李立三一起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 *** 。

*** 到达安源时,正值大 *** 前夜。他到达之后即联系工人,了解 *** 准备情况,仔细研究谈判的十七条要求。

回忆那一时期的自己, *** 是这样说的:

那时,我刚从莫斯科回来。在苏联住了抗大式的学校,学了点马克思主义,只学八个月,就算从西天取经回来,经不多就是了。返回上海,又跑到长沙。那时,毛主席就在这里。没几天,就叫我去指挥粤汉铁路的 *** ,粤汉路车已停了。中央来了紧急信,叫我到安源去。出了六元钱买汽车票才到株洲,爬上株萍铁路的火车,跑到安源。没几天就 *** ,一 *** 之后,李立三被通缉,工人把他藏起来,所有党员都躲起来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也不认识,什么也不清楚, *** 中有各种问题发生,我有什么办法呢?还不就是听工人的,他们叫我怎么办就怎么办,就是他们在领导我,哪里是我领导他们。当然啰,他们说怎么办怎么办,我也是经过一番考虑,有一些我也没采取,有两种意见的、三种意见的,我也综合一下。(摘自王光美回忆文章《与君同舟 风雨无悔》,下文楷体引用内容同此处)

简短数言,谦虚无华,亲切实在,没有神化和拔高自己,而是把一切成绩归之于群众,自己退到到群众的后面,把自己融入组织之中、群众之中。这也许是 *** 同志的自谦,但的确与我们想象的情节不太一样。但仔细一想, *** 同志的叙述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一个刚刚回国的、只有23岁的青年学生,刚参加斗争,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了解全貌、把握全局,必须向工人了解情况,向工人学习。用 *** 自己的话就是是他们在领导我,哪里是我领导他们。

*** 同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我们,党的领袖人物并非一开始就是未卜先知、大智大勇的超人,他们的革命经验是在斗争中积累的,之所以取得斗争的最后胜利,是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摸爬滚打的结果。只要你真正懂得工人的疾苦、了解工人的要求,豁出命来全心全意为了工人谋利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工人也会信任你、支持你、保护你。

在安源期间,作为全国革命低潮中硕果仅存的成功工会领导者,他勇敢地承担起重任,使各方面工作卓越而稳定地开展起来,并把我党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第一所党校、第一支工人武装、第一个消费合作社搞得有声有色,还发展、掩蔽和为革命输送了大批党员干部。那几年,安源的党员数量最多时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小小的安源,是我党早期革命的摇篮,在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小莫斯科之称。工人运动培养的大批工人后来成为秋收起义的中坚力量,萍乡多次为革命输送力量,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闹左倾情绪 工人要打自己的领导人

对于自己领导的工人运动, *** 同志常常从汲取经验教训角度进行思考。他讲过安源一段有趣的往事,提出非常发人深省的问题:

( *** 取得胜利后,编者注)工人是工作、生活大改善,地位大加提高,人皆称万岁。工会有最高的权力,有法庭、有武器、能指挥当地警察及监狱等。即使这样,工人还是不满足,还要更前进:(一)要求增加工资,但实际情形是不能加了;(二)工人自动将每日工作减至四小时,很多工人自由旷工,这就使生产减一半;(三)工人不听管理人工头指挥,许多地方要危害产业的前途和工程;(四)工人要扩大工会权力,审理非工人,管理非工人范围的琐事。

当时在二七事变以后,全国各地工会均遭解散,这一工会很孤立地岿然存在,如海中孤岛,整个形势要求工会的方针暂时退却与防御。然而工人还要求进攻,这中情形将我苦闷欲死。

为了忠实于工人长期的利益,不能接受工人的要求在工人中解释不清,无法只得在会议通过后去阻止工人早下班。结果甚至工人和阻止下班的纠察队冲突。李立三亲自去阻止工人下班,工人要打他,逼得他痛哭流涕离开矿山。我批评工人不要过分,工人要打我,说我被资本家收买,气得我很难受。也正当我与工人发生裂痕时,敌人进攻,准备武力解散工会。我们立即与工人在一起,动员工人抵御这种进攻,工人完全胜利。然而问题还是如此。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一个青年革命家的矛盾、委屈、苦闷跃然纸上。这也是中国工人运动中独有的问题,就是在斗争取得胜利时容易犯左的急躁病。而且在后来, *** 同志领导武汉工人运动时也发生过类似情况。他在另一段描述中说:

这时左的情绪比安源严重得多,提出使企业倒闭的要求,工资加到骇人的程度,自动缩短工时到四小时以下。随便逮捕人,组织法庭监狱,检查轮船火车,随便断绝交通,没收分配工厂店铺。这些事在当时是较平常而且是极普通的。工会是第一 *** ,而且是最有力量、命令最能行得通的 *** ,它的权力有时超过正式 *** 。在武汉那样大的城市,那样多人干起来,真是骇人。

这些事干起来,而且越干越厉害,在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人心上要发生严重影响人们并不责备工人,而是责备 *** ,这就影响 *** 与各方面的关系。

共产国际的罗佐夫斯基到武汉,我详细报告他这种情形,并请教他,但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说工人不能使企业倒闭,工会不能代替 *** 。我说许多小企业大企业不能维持,而工人还要提出要求怎么办呢?他不答。

白劳德(美国 *** 总书记)在汉口、上海时,我和他谈过两天,要他就外国的经验答复我。他送我二十元纸币,说你谈的这些材料我可写两篇文章寄给美国杂志,这是给你的一半稿费。你所求答复的问题,在美国工人运动中还未遇到过。我才知道这是中国工人运动 *** 有的问题。

如果不是 *** 亲口所谈,我们很难知道彪炳史册的安源大 *** 中还有另一面,左倾情绪,工人要打自己的领导人这不禁令人惊讶,然而仔细一想,却又是那么真实。辉煌的一面和这一面合在一起,才构成了真实的历史。不虚美,不隐恶,直面历史,实事求是,做到这一点对于一般人来说已属不易,对于胜利者和成功者来说,尤为难能可贵。 *** 在这里不仅留下一种风范,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重要的提示:在中国的社会土壤里,的确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左的因子,防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 同志在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自觉警惕极左、 *** 极左和纠正极左,这些思考一直贯穿到他建国后领导中国建设的实践中。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党的领袖是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实践家,他们始终走群众路线,注重调查研究,从活生生的斗争实践中寻找答案,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这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也是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政党制度史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政党制度的国家,美国的政党制度一共分别5个时期,下面详细介绍这5个时期:

1、第一政党体制时期

美国两党制的开端起源于华盛顿 *** ,华盛顿 *** 中的主要高级

官员与华盛顿的密友们,由于政治观点的对立,逐渐分裂为两大派别。

这两大政

党就是由汉密尔顿所领导的,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 *** 的联邦党人,麦迪逊和托马斯杰斐逊所掌控的民主共和党人两大政党,他们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两党制。

随着詹姆士门罗(James Monroe)总统(1816-1824执政)的上台,美国进入了感

觉良好时代(Era of Good Feelings),美国第一政党体制结束。

2、第二政党体制时期

民主共和党的分裂标志着第二整的那个时期的到来。在这一时期,两个主要的政党从1828年年到1854年之间的政治格局,即由亨利克莱领导从全国共和党发展而来的辉格党,以及由安德鲁·杰克逊领导的民主党。

在第二政党制度时期,

联邦 *** 两党的斗争主要集中在是否建立美国中央银行,这一时期也是联邦 *** 的政党分肥 度(Spoils system)正式建立时期。

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辉格党领导能力的下降和1850年妥协(关于奴隶制)导致的辉

格党内部的分裂,再加上很多在之前岁月的旧的经济问题的小队使得将辉格党聚集在一起的力

量的消失,导致了辉格党最终崩溃。 美国第二政党制度时期结束。

3、第三政党体制时期

美国第三政党制度时期从1854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两党的

主要争斗焦点是奴隶制问题。

这一时期,反奴隶制的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出现,它

继承了很多辉格党的经济政策,例如建立中央银行、铁路、高关税等。而民主党

(Democratic Party)在这一时期虽然经常会控制参议院或者众议院,甚至控制国会两院,

但是却基本上处于反对党的地位。。

1877年妥协是一个非正式的,不成文的协议,通过妥协共和党人卢瑟福·海斯而不是民主党人塞缪尔·蒂尔登(Samuel Jones Tilden,前左红

衣者)入主白宫,换取美国联邦 *** 将最后一支军队撤出南方,并正式结束第三政党时期。

4、第四政党制度时期

1896年到1932年的第四政党制度时期,由与第三政党制度时期相同利益集团组成的两大政

党所构成,但是这一时期两大政党争论的核心问题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时期是美国历史进步的重要时期,由共和党主导。

5、第五政党制度

第五政党制度开始于1933年出现的新政联盟。在大萧条以后,共和党开始失去了他们的支持

力量,此消彼长之下,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和新政政治家群

体开始崛起。

以富兰克林罗斯福为首的新政政治家群体主张新自由主义,从而将民主党的支持

群体建立在特定的自由派团体的联盟中,特别是族群宗教选区(天主教、犹太人、非裔美国

人)、南方白人、组织良好的公会、大都会地区、进步主义知识精英以及民粹主义农场主群

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美国政治制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美国共和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詹姆斯·门罗

美国有哪些名人?1、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任期间主导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

2、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首任总统,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他在两届的任期中多有创举,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第三个任期,1799年12月14日在弗农山庄逝世。

3、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简称比尔或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微软公司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

4、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企业家,拥有众多知名重要的发明专利超过2000项,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

5、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非裔美国人,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美国牧师、社会活动家、黑人民权运动领袖。2006年12月,马丁·路德·金被美国杂志《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8名。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白劳德 阶级调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