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桑木的功效与作用 桑树拉枝方法

首先选择需要绑扎的树枝,一般选择一些主要的水枝、果枝或短枝。

准备绑扎用的细麻绳或者其他柔软的绳子,长度根据需要来定。

将绳子从树干朝外拉到需要绑扎的树枝上方,绳子的两端交叉后沿着树枝缠绕,并且绳子的中心位置处于树枝上方。

将两端的绳子从树枝下方拉紧,然后扭结在一起,这样就能将树枝上提并向外扩张。

调整绑扎的紧度,使树枝能够保持稳定并且不会破坏树皮。

重复以上步骤绑扎其他需要修剪的树枝,直到整个桑树的形态达到期望的效果为止

是一种对桑树进行修剪的方法,通过将主干和粗枝修剪成23左右的长度,并将枝条下端留出5-6个芽位,促进其次生枝茂盛。

这种方法可以调整桑树的生长方向和枝干分枝,增加桑叶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桑树拉枝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生长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

例如,对于年幼的桑树可以适当地保留较多的枝条以促进其生长,而对于老化的桑树则需要短截梢枝和清除不健康枝条。

总之,是桑叶种植过程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巧妙的运用。

桑木的功效与作用

桑枝熬水喝的功效 桑枝熬水喝的功效

桑枝熬水喝的功效,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滋补佳品,这种药材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改善身体状况,身体保健不一定要依靠药物,不适量食用药材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下面跟大家分享桑枝熬水喝的功效。

桑枝熬水喝的功效1

一、功能主治

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①《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

②《本草蒙筌》:”利喘嗽逆气,消焮肿*痈。”

③《本草汇言》:”去风气挛痛。”

④《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⑤《玉楸药解》:”治中风歪斜,咳嗽。”

⑥《本草再新》:”壮肺气,燥湿,滋肾水,通经,止咳除烦,消肿止痛。”

⑦《岭南采药录》:”去骨节风疾,治老年鹤膝风。”

⑧《现代实用中药》:”嫩枝及叶熬膏服,治高血压,手足麻木。”

二、桑枝的作用

1、治臂痛

主要用法:取出桑枝适量,切细放入锅内炒香,用水煎服。

2、治水气脚气

主要用法:取出桑枝适量,切细炒香,放入适量的水煎服,注意:更好度是空腹食用。

3、治高血压

主要用法:每天睡前用桑枝、桑叶、泡脚30-40分钟,但是是要煮开的水。

4、治颈椎病

主要用法:桑枝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做法是炖汤喝,可补肾精,通经络。

5、治关节痹痛

主要用法:取出桑枝适量加入清水,用火煎沸,再熏洗双脚。每次泡脚时间在20分钟左右,每天泡脚1次即可,更好度是在睡觉前泡脚。长期使用对关节痹痛会有所改善。

6、桑枝生姜泡脚

桑枝和生姜枝泡脚能可以祛风驱寒、治疗感冒,减轻风湿和关节炎的症状,并且有助于改善睡眠,是冬季养生保健最简易、最方便、最省钱的保健绝招。

7、桑枝煮水

如果你经常在阴雨天出现膝盖酸痛风湿等症状,你可以用桑枝煮水可以减轻疼痛。

如果你是因为风热入于营血所致的全身瘙痒,肌肤比较干燥,出现紫癜风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可与何首乌、生地黄等凉血养血祛风药和桑只能配在一起煮水服用

8、治四肢发麻、腰肌劳损。

桑枝有治四肢发麻腰肌劳损的作用,可以用60克老桑枝与1只老母鸡加水煮至鸡烂汤浓,食用时加盐调味饮汤食肉。

桑枝熬水喝的功效2

中医认为,桑枝性味苦平,入肝经,具有祛风通络之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四肢拘挛,尤以上肢麻痹者多用;桑枝还有抗菌作用,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治疗慢性布氏杆菌病有效,并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

甘草桑枝水将甘草与桑枝的功效相结合,不仅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对脑中风及老年血管疾病有着很好的预防功效。此外,甘草桑枝水还有清热解*,治疗反复的咳嗽的功效。

甘草桑枝水的制作方法:

材料:甘草(100g) 桑枝(100g)

制作:将甘草、桑枝洗净后加入1500cc水 煎煮半小时,待汁水变浓稠后,倒入碗中晾凉后服用即可。

注意事项:甘草具有微量的*性,所以服用的时候千万不要过量,年轻且没有三高方面问题的朋友也不要长期服用,避免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

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更好度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对桑枝并不陌生,这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桑枝入药后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益处。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好了桑枝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1

1、清热祛湿

桑枝入药后具有清热祛湿和通经活络的功效,可以用于人类的关节炎以及风湿病的`治疗,而且桑枝可以和其他药材一起用清水进行煎煮,这样能够提高药效,桑枝主要的食用方式就是以煎煮的形式服用为主,而且每次的使用量要控制在100g以内。

2、除脚气

我们都知道脚气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病,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这种疾病特别顽固,用西药很难根治病根,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桑枝进行治疗,这种疾病的是长期的,所以不能一下子治好,需要使用一段时间,除了内服以外我们可以将桑枝放到开水中浸泡,然后等到水温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即可将用于泡脚,这样能够对脚进行一个杀菌消*的作用。

3、降血压

高血压对人来说是一种高发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中药,高血压主要发病人群还是在中老年人中居多,所以使用桑枝这种中药材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能控制血压在一个平衡水平上维持,使用桑枝可以将其桑叶和茺蔚子加上清水用小火进行煎煮,等煎到水只剩下600g**的时候即可取出药汁,在每天睡觉前用药汁进行泡脚四十分钟,跑完就可以睡觉了,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血压降低了。

老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1、老桑枝的功效

老桑枝是一种可以入归肝、肺以及肾经的中药材,除风湿利关节以及行水气是它入药后最重要的功效,平时多用于风寒骨病和四磕拘挛等疾病的治疗,另外老桑枝对人类的浮肿和皮肤湿痒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2、老桑枝可治风湿骨痛

老桑枝可以用于风湿骨痛的治疗,它既可以去风湿也能起到止痛作用,在治疗时加入一些其他的中药材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在治疗时可以把一百克老桑枝和五十克过江龙、五十克东风桔以及五十克枸杞头,再加入清水五碗,慢慢煎制,等药液煎成一碗**时,取出食用。

3、老桑枝可治水肿

老桑枝有清热利水的功效,对人类小便不利和肾炎引起的全身浮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老桑枝与红小豆放一起食用,能起到不错的利水效果,能让人们的浮肿快速消失,另外老桑枝还能治疗高血压和水气脚气,但是需要与其他药材一起使用,**让中医师开具专业的药方。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2

桑枝泡水喝的功效有什么

1、祛风通络:用于风湿手臂指麻木,常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如桑枝汤;若风湿热痹,常与络石藤、忍冬藤、地龙等同用,如桑络汤;若用于治疗白癜风,可用桑枝2500克、益母草1000克,文火煮2次,去渣,取汁再煎成稀膏,黄酒温冲服,如白癜风膏。

2、利水气,消浮肿:用于脚气下肢浮肿,用桑枝60克,炒后水煎服。

桑枝鸡

原料:桑枝60克,绿豆30克,鸡肉250克,盐、姜、葱各适量。

做法:将鸡肉洗净,桑枝洗净切成段。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下鸡肉、绿豆、桑枝、清炖至肉烂。加入盐、姜、葱调味,饮汤食肉。

药膳功效:本品清热通痹、益气补血、清利湿热。

桑枝丹参煲鸡

原料:老桑枝60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母鸡1只(重约750克)。

做法:将鸡去毛及内脏,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母鸡、桑枝、丹参、川芎,水煮煲汤,以食盐调味,饮汤食鸡肉。

药膳功效:本品特别适合于颈椎综合征患者食用。

桑树枝有什么功效桑树枝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可以祛风湿,利关节。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是关节疼痛的良好佳品。

桑枝做法指导:

1、若治风湿手臂指麻者,可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

2、若偏寒者配桂枝,以增温经之功。

3、若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以增清热之效。

4、若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等,以增益气补血之力。

5、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合用。

桑树枝: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记得偏方里是治疗小儿腹胀的!

桑树全身都是宝

桑叶:又称铁扇子(想起了铁扇公主那把能扇灭火焰山的铁扇子)。以经霜后采收的为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肝阳头痛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出血及盗汗等证。现代还用于治疗下肢象皮肿。

可内服、外用,也曾被制成注射液。此外,把鲜桑叶摘破叶脉后取其渗出的白色液汁,药名叫桑叶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清热止血,主治痈疖、瘿瘤、外伤出血及蜈蚣咬伤等。桑叶的蒸馏液还可用于治疗目疾。

桑枝:性味苦平,偏入肝经,功擅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水肿、身痒等证,尤擅疗上肢痹痛。可煎汤或熬膏内服,亦可煎水外洗。

此外,把桑树的枝条烧灼后,可沥出汁液,名桑沥,《本草纲目》等书载其能治疗大风疮疥、破伤风、小儿身面烂疮等症。桑根,又名桑白皮:冬季采挖桑根,除去其栓皮作药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之功。

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多入煎剂、散剂,也捣汁或煎水外用。桑根带皮用亦可入药,书载其味微苦性平,能治疗惊痫、筋骨痛、高血压、目赤、鹅口疮、崩漏等。此外,全株桑树皮中的白色汁液叫桑皮汁,可治小儿口疮和外伤出血。

桑葚:桑椹又名葚、桑实、乌椹、黑椹、桑枣、桑葚子、桑粒、桑果、聚花果等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补肝益肾,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熄风之功。常用于治疗阴亏血虚之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及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等。

煎汤、熬膏、生啖、浸酒、外洗用均可桑木:桑树的木材入药有三用:一是木材所烧成的灰,叫桑柴灰,可治疗水肿、金疮出血、目赤肿痛等。二是桑柴灰加水制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名桑霜,可治疗噎食积块及痈疽疔*。三是老桑树木材上的结节,名桑瘿。古人认为能祛风除湿,疗风湿痹痛、老年鹤膝风等。

明代孙志宏撰提出桑木是更好度的煎药用木柴:煎药大法用桑柴火不缓烈,取几分者,必准其数。可惜现在临床对桑木已鲜用。桑寄生: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古药书称桑耳,性味甘平,能治疗肠风、痔疮出血、衄血及妇人崩漏、带下、心腹痛等。

此外,目前临床通用的桑寄生为桑寄生科多种植物的枝叶,但古人认为寄生于桑树者为佳,其性味苦平入肝肾经,擅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及妇人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等症。

《神农本草经》相关记载:桑根白皮  味甘寒。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叶,除寒热,出汗。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腹痛,阴阳寒热,无子。五木耳,名薷(木旁),益气不饥,轻身强志。桑上寄生,味苦平。

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齿发,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生山谷。桑螵蛸  味咸平。主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生桑枝上,采蒸之。一名蚀肬。

临床应用

1、(《圣济总录》)治水气脚气:桑条60g。炒香,以水10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空心服之。方中桑枝行气消肿,为君药。

2、双桑降压汤(《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治高血压病: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g,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卧前洗脚30-40分钟后即卧。方中桑枝降血压,为君药。

3、桑枝煎(《太平圣惠方》)治紫癜风:桑枝500g,益母草150g。上药以水5斗,慢火煎至1500毫升,去渣,入小铛内,熬成膏,每夜卧时,用温酒调服10g。方中桑枝祛风通络,为君药。

药方选录

1、治疗臂痛: 桑枝一小升.细切 炒香 以水三大升 煎取二升 一日服尽 无时.(《本事方》)

2、治疗水气脚气: 桑条二两.炒香 以水一升 煎二合 每日空心服之.(《圣济总录》)

3、治疗紫癜风: 桑枝十斤(锉) 益母草三斤(锉).上药 以水五斗 慢火煎至五升 滤去渣 入小铛内 熬为膏.每夜卧时 用温酒调服半合.(《太平圣惠方》桑枝煎)

药用知识

该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桑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至15厘米,表面灰 *** 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皱纹,或有叶痕及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2至05厘米,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桑枝食疗作用: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肺经。

清热祛湿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该品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桑枝做法指导:

1、若治风湿手臂指麻者,可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

2、若偏寒者配桂枝,以增温经之功。

3、若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以增清热之效。

4、若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等,以增益气补血之力。

5、此外该品能祛血中风热,对于风热入于营血所致的遍体风痒,肌肤干燥,紫癜风,则可与补骨脂、何首乌、生地黄等凉血养血祛风药配用。

6、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合用。

现在,在中医治疗中,桑叶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中医将桑树叶称为”桑叶”,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浮肿,补肝、美肤等功效。

桑叶茶可以减肥,就是与桑叶”消肿、”清血”的作用有关。 桑叶茶之所以能够消肿,是因为桑叶有利水的作用。利水作用与利尿作用不同,不光可以促进排尿,还可以使积在细胞中的多余水分排走。所以桑叶茶能够改善所谓的水肿现象。

清血是指将血液中过剩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或胆固醇增加过多就是高脂血症。所以胖人多为高脂血症患者。桑叶有改善这种高血脂的作用。 另外,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特别不畅通。

毛细血管只有我们头发的1/100那么粗,所以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脑溢血都是毛细血管堵塞的结果。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

泡脚方,通血脉,御百邪。五木水:柳树枝、桃树枝、榆树枝、桑树枝、女贞树枝。截一寸长,各取十二节,共六十节。煮水45分钟左右(先煮开,再文火),水温不超过40℃,每晚泡脚30分钟左右。春季用五木水泡脚,调气活血,事半功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桑枝

桑枝长期泡水喝有什么好处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通络:用于风湿手臂指麻木,常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如桑枝汤;若风湿热痹,常与络石藤、忍冬藤、地龙等同用,如桑络汤;若用于治疗白癜风,可用桑枝2500克、益母草1000克,文火煮2次,去渣,取汁再煎成稀膏,黄酒温冲服,如白癜风膏。

2利水气,消浮肿:用于脚气下肢浮肿,用桑枝60克,炒后水煎服。

桑树枝煮水有什么作用桑树枝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可以祛风湿,利关节。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是关节疼痛的良好佳品。

桑枝做法指导:

1、若治风湿手臂指麻者,可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

2、若偏寒者配桂枝,以增温经之功。

3、若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以增清热之效。

4、若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等,以增益气补血之力。

5、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合用。

桑树枝: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记得偏方里是治疗小儿腹胀的!

桑树全身都是宝

桑叶:又称铁扇子(想起了铁扇公主那把能扇灭火焰山的铁扇子)。以经霜后采收的为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肝阳头痛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出血及盗汗等证。现代还用于治疗下肢象皮肿。

可内服、外用,也曾被制成注射液。此外,把鲜桑叶摘破叶脉后取其渗出的白色液汁,药名叫桑叶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清热止血,主治痈疖、瘿瘤、外伤出血及蜈蚣咬伤等。桑叶的蒸馏液还可用于治疗目疾。

桑枝:性味苦平,偏入肝经,功擅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水肿、身痒等证,尤擅疗上肢痹痛。可煎汤或熬膏内服,亦可煎水外洗。

此外,把桑树的枝条烧灼后,可沥出汁液,名桑沥,《本草纲目》等书载其能治疗大风疮疥、破伤风、小儿身面烂疮等症。桑根,又名桑白皮:冬季采挖桑根,除去其栓皮作药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之功。

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多入煎剂、散剂,也捣汁或煎水外用。桑根带皮用亦可入药,书载其味微苦性平,能治疗惊痫、筋骨痛、高血压、目赤、鹅口疮、崩漏等。此外,全株桑树皮中的白色汁液叫桑皮汁,可治小儿口疮和外伤出血。

桑葚:桑椹又名葚、桑实、乌椹、黑椹、桑枣、桑葚子、桑粒、桑果、聚花果等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补肝益肾,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熄风之功。常用于治疗阴亏血虚之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及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等。

煎汤、熬膏、生啖、浸酒、外洗用均可桑木:桑树的木材入药有三用:一是木材所烧成的灰,叫桑柴灰,可治疗水肿、金疮出血、目赤肿痛等。二是桑柴灰加水制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名桑霜,可治疗噎食积块及痈疽疔*。三是老桑树木材上的结节,名桑瘿。古人认为能祛风除湿,疗风湿痹痛、老年鹤膝风等。

明代孙志宏撰提出桑木是更好度的煎药用木柴:煎药大法用桑柴火不缓烈,取几分者,必准其数。可惜现在临床对桑木已鲜用。桑寄生: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古药书称桑耳,性味甘平,能治疗肠风、痔疮出血、衄血及妇人崩漏、带下、心腹痛等。

此外,目前临床通用的桑寄生为桑寄生科多种植物的枝叶,但古人认为寄生于桑树者为佳,其性味苦平入肝肾经,擅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及妇人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等症。

《神农本草经》相关记载:桑根白皮  味甘寒。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叶,除寒热,出汗。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腹痛,阴阳寒热,无子。五木耳,名薷(木旁),益气不饥,轻身强志。桑上寄生,味苦平。

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齿发,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生山谷。桑螵蛸  味咸平。主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生桑枝上,采蒸之。一名蚀肬。

临床应用

1、(《圣济总录》)治水气脚气:桑条60g。炒香,以水10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空心服之。方中桑枝行气消肿,为君药。

2、双桑降压汤(《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治高血压病: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g,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卧前洗脚30-40分钟后即卧。方中桑枝降血压,为君药。

3、桑枝煎(《太平圣惠方》)治紫癜风:桑枝500g,益母草150g。上药以水5斗,慢火煎至1500毫升,去渣,入小铛内,熬成膏,每夜卧时,用温酒调服10g。方中桑枝祛风通络,为君药。

药方选录

1、治疗臂痛: 桑枝一小升.细切 炒香 以水三大升 煎取二升 一日服尽 无时.(《本事方》)

2、治疗水气脚气: 桑条二两.炒香 以水一升 煎二合 每日空心服之.(《圣济总录》)

3、治疗紫癜风: 桑枝十斤(锉) 益母草三斤(锉).上药 以水五斗 慢火煎至五升 滤去渣 入小铛内 熬为膏.每夜卧时 用温酒调服半合.(《太平圣惠方》桑枝煎)

药用知识

该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桑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至15厘米,表面灰 *** 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皱纹,或有叶痕及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2至05厘米,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桑枝食疗作用: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肺经。

清热祛湿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该品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桑枝做法指导:

1、若治风湿手臂指麻者,可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

2、若偏寒者配桂枝,以增温经之功。

3、若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以增清热之效。

4、若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等,以增益气补血之力。

5、此外该品能祛血中风热,对于风热入于营血所致的遍体风痒,肌肤干燥,紫癜风,则可与补骨脂、何首乌、生地黄等凉血养血祛风药配用。

6、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合用。

现在,在中医治疗中,桑叶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中医将桑树叶称为”桑叶”,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浮肿,补肝、美肤等功效。

桑叶茶可以减肥,就是与桑叶”消肿、”清血”的作用有关。 桑叶茶之所以能够消肿,是因为桑叶有利水的作用。利水作用与利尿作用不同,不光可以促进排尿,还可以使积在细胞中的多余水分排走。所以桑叶茶能够改善所谓的水肿现象。

清血是指将血液中过剩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或胆固醇增加过多就是高脂血症。所以胖人多为高脂血症患者。桑叶有改善这种高血脂的作用。 另外,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特别不畅通。

毛细血管只有我们头发的1/100那么粗,所以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脑溢血都是毛细血管堵塞的结果。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桑木的功效与作用 桑树拉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