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
《凤求凰》是汉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名作,堪称写情书的鼻祖和扛鼎之作。
他是汉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赋圣、辞宗。
表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
《凤求凰》是汉代司马相如为求爱卓文君所作的著名的名赋,历代相关诗歌、小说、歌曲、影视等衍生艺术种类也很繁多。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一说蜀郡成都人[12],一说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
汉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赋圣、辞宗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
班固除给后世留下巨着《汉书》以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典引、诗赋、铭、颂等文章,在范晔(刘宋)写《后汉书》时尚存41篇,除《后汉书》中保留的三篇外,其余大多散失。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族群汉族
中文名汉赋四大家
外文名han fu si da jia
含义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简介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一作杨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以文章名世。
生平及著作扬雄是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扬雄,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
风格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40岁后,始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他的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死。
后召为大夫。扬雄一生悉心着述,除辞赋外,又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表述他对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在思想史上有一定价值。另有语言学着作《方言》等。在辞赋方面,他最服膺司马相如,"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汉书·扬雄传》)。他的《甘泉》、《羽猎》诸赋,就是模拟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而写的。
《广骚》、《畔牢愁》今仅存篇目。扬雄早期以辞赋闻名,晚年对辞赋的看法却有所转变。扬雄关于赋的评论,对赋的发展和后世对赋的评价有一定影响。扬雄在《法言》中还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经书为典范。对于后来刘勰、韩愈的文论,颇有影响。
班固简介班固(32年-92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是东汉名儒和著名学者。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字孟坚。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
生平及成就班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所不读。其父班彪在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才高学博,撰有《史记后传》百余篇。建武三十年(54)父逝,
返里居丧,着手整理《史记后传》,叹其所续前史未详,欲竟其业。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撰写西汉一代史书《汉书》。永平五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被捕下京兆狱。其弟班超上书辩白,书稿送至京师。因明帝阅后有赞赏之词,得释。召至京师校书部,派为兰台令史,与其他五位令史掌管图籍,校定文书。次年,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续撰《汉书》,自此,专注精力,以着述此书为业,历20余年,直到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修成。
文辞渊雅,叙事详赡,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整齐了纪传体史书体裁。建初四年(79)参加章帝在白虎观召集的诸儒会议,辩论六经今古文同异,以史官兼任记录,编成《白虎通德论》(亦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和帝永元元年(89)、随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胜利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作铭辞以记汉之威德。永元四年(92)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受牵连被免官。洛阳令种竟借机报私仇,班固被捕。同年死于狱中。善作赋。
班固所着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等四十一篇行于世。《隋书·经籍志》着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班固的地理学成就有以下五个方面:
1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先例。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是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开始的。
2开创了政区地理志的体例。班固《汉书·地理志》的结构内容共分三部分。
3开沿革地理之始。班固不仅在《汉书·地理志》中首创了政区地理志的模式,同时也完成了首例沿革地理着作。
4记录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班固的《汉书》是我国西汉的断代史,其中记载了当时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尤其集中在其中的《地理志》以及《沟洫志》和《西域列传》等篇目中。
5保存了宝贵的边疆地理资料。班固的《汉书》在《地理志》、《西域列传》等篇中记载了大量的边疆地理资料。
张衡简介张衡(78年-139年):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
著作及成就张衡勤敏好学,博识多能,在任太史令期间,悉心研究天文、历算,着《灵宪》、《□罔论》等科学着作,并先后发明和制作了举世闻名的浑天仪和地动仪。又曾上疏反对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写有《请禁绝图谶疏》。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他的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
这两篇赋合称为《二京赋》,是他早年入京后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而作。题材体制均模拟班固《两都赋》,但结构更为宏阔,思想艺术上也显示出某些特色。赋的主旨是规讽统治阶级,有些议论颇为深刻切直。如告诫统治者切莫剿民以□乐,忘民怨之为仇,警告他们要知道水所以载舟,亦所以复舟的道理。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危机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民力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