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杜受田 滨州杜受田故居门票

【滨州杜受田故居春节期间免门票】按照滨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的要求,杜受田故居推出惠民活动,自2023年1月2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执行景区首道门票免费政策,而且这里停车还非常方便!

淡季时的门票二十元,旺季时门票四十元。

最近滨州市物价局和旅游管理局有没有就门票价格问题作出调整就不知道了,

杜受田

中文名杜受田故居

地理位置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

开放时间08:00-17:00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概述杜受田故居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的父辈们和众多的叔兄弟们的房产。杜氏家族自明代起即是望族,至清末,有进士12人,其家宅人称杜府。

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诗,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礼制,他家的大门可以开三门,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仅一门;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九架大梁,然而,这里仅三间正房五架梁。杜受田位居一品,为官一生地未置一亩,房未增一间。滨州杜家虽有众多朝廷重臣、府州主官,但是杜家的住宅却极为普通,房屋装饰也异常简洁。家产的弱势与杜家人做人的谦虚低调相映成趣,而他们对功名的低调与为人为官的积极敬业却又相辅相成。这种为人处世的低调使得曾经声名显赫的滨州杜家一度鲜为人知,甚至在众人的记忆中销声匿迹。

开放通畅是杜受田故居的典型特点,杜家大院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仅有大门,而且有过道,四通八达。大院内,各个小套院之间不仅开后门、开侧门,而且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大院内没有一处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氛围上户户相通,整个大院透露着一种天伦之乐、一种亲密无间、一种兄弟妯娌和睦共处的温馨和谐。大院的开放和包容锻造了一大批清官干吏,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建筑一样,外圆内方,进退自如。

走进故居,游客们就会悟出杜受田做人做官做事的真谛:做人要谦虚正直,做官要爱国恤民、廉洁勤政,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谨慎。

人物简介杜受田(1787-1852),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相关景点刚柱子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杜氏家族不仅人丁兴旺,而且子孙个个成才,于是准备扩大旧居规模。欲将故居邻宅买下。在京做高官的杜堮告诫家人,切不可仗势欺人,一定要买卖公道,要多付银两,同时他还拿出资金寄给家中。由于价钱公道,各迁移户都顺利地迁出,唯有西南角一户刚姓人家,无论杜家出多少钱也不愿迁。杜家人急忙写信给杜堮。杜堮回复道:自家修房屋,不要难为乡亲,刚姓人家不想迁就留下吧。这就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杜家大院钢柱子的故事。

绣楼

绣楼是故居中保持最为完整的院落,也是故居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也是杜诗所建,为二层砖木建筑,是杜家女儿居住生活的场所。绣楼旁边的耳房内有一口井叫做女儿井,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忠孝堂

忠孝堂,面阔五间,又名百事房,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杜家商议族中大事的地场所,修家谱,修石桥、修城墙、挖护城河、培风书院以及杜受田出殡等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谈,这里是杜家正义、民主、和谐、热衷公益事业的见证。

太康第

太康第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五间,由杜受田的祖父杜彤光和叔祖杜彤辉共同建造,建于乾隆年间,三传至杜翃。

主院

由杜诗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的历史,占地104亩,是故居中最核心的院落,这个院落中走出了杜家八位进士、五位翰林和一代帝师,是整个故居的风水宝地。

荣德堂

荣德堂又称为亚元府和军机大臣院,建于清嘉庆年间,毁于清末,是杜受田之父长兄杜坊之住宅。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是标准的鲁北民间建筑。

祠堂

祠堂是八世祖杜诗所先建,主要供奉自始祖至三宗二支祖先。供奉祭祀祖先,纪念传扬祖宗功德,启迪激发后世子孙之厅堂。祠堂上悬挂的这幅书有报国承家无非是栗栗小心成就个端人正士,敦耕劝学也只为绵绵奕业作养些孝子贤孙的楹联。

净明山房

净明山房是杜家私塾,是杜家子弟们学习之地。杜堮父子幼时均在此学习,U型碑廊篆刻杜家《述训》精华警句。

大同客栈

原建于清乾隆年间,有正房上下2层楼各十间,左右厢房8开间,前后两院,客房、饭馆、厨房等建筑,是杜家人经营的客栈。当地人有句顺口溜:远处看去,大同客栈,房子不少,住人有限,而客栈以怪声、怪影、怪事三怪而闻名。

杜氏文化人文景观无人不活,无文不彩。杜受田故居如果离开了杜受田,离开了杜氏文化,它就是普通官员住宅,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长河中难免沦于庸常和平凡。正因为有了杜受田及其家族十馀代的人和事,这座古宅才变得鲜亮和生动起来,才有了灵气和人气。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应当是杜家独特的文化。天下人谁不希望儿孙满堂,后代幸福,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能够领会一二;天下人谁不希望子女学业优异,成龙成凤,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能够受到启迪;天下人谁不希望为官为民堂堂正正,即便不青史留名也做个受人尊敬的人,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对人生之路有所帮助。不管什么人,到杜受田故居来就能感受到青砖灰瓦散发的灵气,就能接受教育,就能至少读懂洋洋洒洒杜氏文化巨着中的一章,它会让你心有所悟满载而归。

古为今用。滨州杜家的文化教育出了明清两朝12位进士,在全国出类拔萃;锻造了大批的刚正烈士、儒雅忠臣;培养出了皇帝。除去传统的、共性的思想熏陶外,了解他们独特的文化,对今人做人做事做官或许有所启迪。

首先,杜氏文化第一要义是正心。正心是儒家道德修养的要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所说的正心,讲的是治世,标准是仁与义,意在为公。释家所说的正心即是明心,讲的是治身;道家说正心,即是炼心。释道正心的标准,是涤滤心灵。杜氏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用做规范,兼收释道思想的精华作为补充。具体地讲杜氏文化的要义正心就是以儒家的道德修养为纲,以道修身,以佛治心,以儒治世,发明和实践三教一途的和谐之道。通过修身养性,而止于至善,达到内圣外王,体用兼骸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内圣功夫,即为体;修身是根本、是基础;只有修身才能推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功,即为用。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智慧源醇,能够承家报国的人。

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杜氏家族不断弘扬家族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第八世掌门人、江西布政使杜诗,一生持正心之道,扬善除恶,襟怀坦荡,刚正不阿。冒被罢官之险,坚决抵制在江西为宦官魏忠贤立生祠。被罢官回乡之途,路经惠民县,恰逢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六君子之一袁化中灵柩回乡,他不畏权势,坚持前去祭奠。杜诗嫡孙杜漺承扬先人遗志,他勤政爱民,公正执法,因河道不治,直言上疏,陈治河方略,亲临河患堤防监督河务,当地百姓将这段堤防名为杜公堤。漺之嫡孙杜鼒,一身正气,担任襄阳知县时,政绩优异,当地民众为其建嘉裕堂生祠,设位供奉。担任上思州知州时,自掏腰包购买麦种,劝民种麦,群众将这种小麦称之为杜公麦。鼒之嫡孙、杜受田之父杜堮,三朝元老,一介忠臣,咸丰皇帝评价他植品端方,学有根柢,从公夙夜,克励清勤。去世后加恩晋赠大学士、谥号文端。

杜氏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的沃土,经过明清时期的不断成长壮大,形成了鲁北特有的家族文化,孕育着杜氏十几代,五百多年的成功和辉煌。

其次,杜氏文化的精髓是教育。杜氏教育讲究学业和道德并重。杜诗在今天的杜受田故居处开辟了净明山房,供子弟藏书读书之用。并购下城中名地卧佛台,植松柏,造廊舍,建成家族私塾,以供子弟就读。并利用丁母忧之时,发起着述杜氏族谱之行,开创杜氏纂修族谱之先河,用以教育后人。风流儒雅,吐属无俗语的杜漺告诫族人勿以族大人众为可特,而以凭借骄傲为可虞。各修而身,各务其业,父以之教子,兄以之勉其弟。杜鼒则在杜氏家族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他对子弟的教育首先做到了率先垂范,正人先律己。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良好教育,恪守忠孝仁义的行为规范。

其子杜彤光不仅重视家族教育,还热心公益事业,将其教育思想推向社会,他投资并参与了滨州城内第一所官办学堂培风书院的修建和管理,对清中后期在滨州文化教育的繁荣有首列之功。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表现在继承民族传统教育子弟皆当学的同时,提出了孩提之童,知爱知敬,始家邦终四海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在子女的早期教育中,首先进行道德教育,就连平时的日常活动,游戏玩耍中都要观其爱敬之良,不失赤子耳。倡导身教言教并重的教育方法,凡是教育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先要做到,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熏陶。

要求身为家长,宜率先子弟,各执其业,修孝悌忠信之行。实现做善降之百祥,一门顺德的良好意愿。明确提出学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也,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崇高人生目标。所以读书,是要因此求其心源,而得其施于家国天下之道,增长化民成俗,尽职报国的才干和品行。同时,教育人们,要坚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超前意识,不但自己终身学习,而且教育子女终身不至。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杜受田 滨州杜受田故居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