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大刀进行曲 有部电视剧片尾曲是大刀进行曲

《大刀》

该剧根据国民革命军29军大刀队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北平耍刀艺人郑承龙一家——他和三个徒弟及女儿郑莺先后以不同的方式卷入战场,与日军奋勇作战的故事。

大刀进行曲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大刀进行曲》入选10首歌曲之一。

中文名大刀进行曲

别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副标题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

作曲家麦新

作曲时间1937年7月

作曲地点上海

所属类别抗日救亡歌曲中的一首代表作

时代背景1933年3月,宋哲元率领的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鬼子横尸遍野,第一次尝到了大刀的厉害。二十九军的胜利和大刀队的英雄事迹顿时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3]

词曲作者年仅23岁的作曲家麦新受到大刀队英勇事迹的感染,一气呵成谱写了《大刀进行曲》的词曲。

歌词歌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抗战弟兄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

把他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1]

歌曲赏析歌曲采用明朗的大调,表现了华夏民族不屈不挠且敢于血战到底的可贵精神。歌曲第一句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喊出了中国人民对的无比日本帝国主义愤慨和英勇斗争精神。歌词不到10句,可谓短小精悍。曲调非常简洁、流畅、口语化,节奏铿锵有力,易学易唱。

词谱这首《大刀进行曲》没有过分地追求歌词的文学性,而以近乎口号式的呐喊,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句作为首句,其居高临下的意味,勇猛之气、杀伐之声使敌人不寒而栗;作为尾句则显得干脆利落,不仅与首句相呼应,而且给人一挥而就、如同切瓜砍菜的快感。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和把他消灭两句被重复,作为一种强调的处理,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前者似乎是一个警句,向全国军民发出战斗的号召,后者则表达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歌词中冲啊!和杀的呼喊,也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使这首军歌的战斗精神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大刀进行曲》的旋律也不无精彩之处。例如,歌曲开始处的同音反复和大刀向三字上的逆分节奏,从容不迫,果断有力,如同战斗的号角,催人奋进,震撼人心,也像是挥舞的大刀,锋利无比,寒光闪闪。

社会影响《大刀进行曲》在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是一首诞生在中华民族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炮火声中的时代战歌,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成千上万青壮年唱着这支歌参军入伍,走向抗日前线。上海沦陷后,手无寸铁的学生面对日本宪兵,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走向街头发起募捐,为前方将士赶制大刀。在台儿庄,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血战,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时传来《大刀进行曲》的雄壮歌声。这首歌不仅伴随了8年抗日战争,而且奠定了抗日歌曲特有的凝聚苦难与力量的雄浑风格。它与《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名曲一起,形成了最典型的时代强音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大刀进行曲》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产生了国际性影响。当时,世界反法西斯阵线42个国家曾在巴黎举行反法西斯大会,音乐家任光指挥旅欧华侨在会上演唱《大刀进行曲》、《牺牲到最后关头》(麦新词、孟波曲)等救亡歌曲,激越澎湃的旋律引起各国代表的强烈共鸣。他们说:中国的现代歌声蕴藏着中国的无限希望,也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必胜信心。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大刀进行曲》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2][4][5]

参考资料

1大刀进行曲 – 解放军空政文工团合唱队·QQ音乐

2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名单发布·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大刀进行曲 有部电视剧片尾曲是大刀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