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双录系统 去邮政银行存款变保险的流程

要将存款转为保险,一般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1 咨询:首先,您可以咨询邮政银行的客户服务部门或保险部门,了解有关存款转保险的详细信息。

他们将向您提供相关文件和具体的流程。

2 选择保险产品:根据您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

邮政银行通常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如寿险、意外险、医疗险等。

3 提供身份证明:作为存款保险的申请人,您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护照等。

4 填写申请表格:填写保险申请表格,包括个人信息、保险金额、受益人等相关内容。

确保填写无误,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

5 缴纳保费:根据所选保险产品和保险金额,支付相应的保费。

6 签署保险合同:按照邮政银行的要求,与银行签署保险合同,并交付相关资金。

7 审核和承保:银行会对您的申请进行审核,并根据承保规定决定是否接受承保。

8 签收保单:如果您的申请被接受承保,银行将提供一份正式的保单,作为您的保险凭证。

请仔细核对保单的内容,确保准确无误。

请注意,以上步骤可能因邮政银行的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

我建议您在办理前与邮政银行联系,获得最准确和最新的流程信息。

1 首先存款变保险在邮政储蓄银行特别多,邮政也喜欢给保险公司卖理财保险,都是大门口贴个高收益的宣传图,有的客户存款变保险,其实只要你不贪心就不会的,因为整个投保流程都是要进行双录的,如果你听信业务员的高收益忽悠,签了合同还录音了。

那就算投诉也没用,除非你把事情闹大,银行顾及名声会处理,银行也只是保险公司代销保险的一个渠道,保单和资金都是归属保险公司,钱也是扣给保险公司去了

2 存款变保险,如果还没过犹豫期可以申请退保,如果过了犹豫期,这类年金理财保险最低也要5年后才能领取,一旦生效,退保损失很大,现金价值几乎为零,一般要2年以后才会现金价值高些,一样要亏损。

第一年你买的保险保费,各种业务员佣金提成,服务运营费用,都会在第一年扣除,现金价值极低。

双录系统

继2020年10月银保监会出台《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引发行业热议后,近期,行业再起波澜——银保监会消保局就《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业内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全国版保险录音录像(以下简称双录)就要来了。

与此前只有60岁以上投保人、互联网渠道需要双录相比,最新的《征求意见稿》极大扩大了保险销售双录的范围,不仅取消投保人年龄限制,还明确规定保险机构销售人员在面对面销售相关人身保险产品时,都需要进行双录,将网销、电销、新车商业保险、融资性信保业务等统统纳入双录范畴。

全国版双录将至,瞬间成为业界争议焦点,诚然,严格双录可以更进一步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销售误导,但现实困境不容忽视,包括流程的繁复、销售成本的增加、销售体验的下降,部分销售人员的难以适应等等,都切实摆在眼前。尤其在上半年保费增速严重承压之下,上至保险公司管理层,下至外勤代理人,大家对业绩的担忧有增无减。

严格双录之下,势必会有一部分代理人因为难以适应新要求而选择退出。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尚有约900万个人代理人,约300万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1200万保险销售人员大洗牌即将开始?

保险双录的7重近忧:

成本增加、难度加大、销售体验变差、不利于普惠型产品销售

全国版双录将至,业界争议、忧虑一片,主要围绕以下7点展开:

01

配置双录系统,增加经营成本

从硬件上来说,保险双录要求设置单独的双录室,配置录音录像设备、开发双录系统。大型保险机构动辄成百上千家分支机构,仅硬件配备就会加大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软件上来看,系统运维、保险销售人员培训、消费者教育等都要耗费大量资金投入,一定程度上加大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02

限定销售双录场所,短期带来营销压力

对于异地投保,《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可以进行远程同步录音录像,但条件较为严苛: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实施远程同步录音录像,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关系限于本人、配偶、子女和父母,销售人员、投保人、被保险人应同框展示。(二)销售人员在本公司执业登记时间须满两年。(三)保险公司对实施远程录音录像的销售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且不得违反异地展业有关监管规定。(四)在保险公司营业场所实施。

这意味着,很多销售行为都必须到保险机构的双录室进行,保险销售人员需要将投保人带领到职场完成销售,这对保险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事实上,近几年各大保险机构都在开发投保App或小程序,销售流程本原本已经大幅简化,销售人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在任意地点完成销售,但《征求意见稿》无疑全方位否认了这种做法,短期内营销压力可能骤增。

从行业江苏试点的经验来看,年轻化的团队适应双录的周期较短,而出勤率低、年龄偏大的团队则受双录的影响较大。

03

加大了代理人销售难度的同时,也给投保人带来不便

远程双录需要在保险公司营业场所实施,这意味着每销售一张保单,都要求销售人员和投保人、被保险人共同到保险机构职场,这不仅加大了代理人的销售难度,也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

在实践中,由于语音识别系统过于严苛,经常有客户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录制很久没有通过,客户投保体验大打折扣。再如,购买多份保单,客户则需要反复忍受冗长乏味的问答流程。

04

对保险中介明显不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中介机构暂不实施远程同步录音录像。这也意味着,中介机构必须在所有营业部设置双录场所、配备设备并指定管理人员,这必定会增加中介机构额外的资金投入。

有业内人士建议,政策应公允对待市场主体,删除保险中介机构暂不实施远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允许保险中介机构实施远程同步录音录像。

05

抑制经代行业的组合销售

为客户规划家庭保障方案时,经代渠道的代理人往往把行业内的优势产品组合起来推荐给客户,实施双录以后,按照规定,每款产品都要做一次双录,进一步加大组合销售的难度。在实际的操作中,客户常常会因为嫌麻烦,借故离开。

06

不利于普惠保障型产品销售

以百万医疗险为例,一份几百元保费的保单, 代理人到手的佣金并不高。在过去,通过签名分享就可以快速完成投保,而实施双录后无疑会增加不少沟通成本,尤其在大城市,人员活动范围广,出行成本更高,这无疑会降低代理人销售件均保费较低普惠险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认为,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无可厚非,但是不宜采取所有产品一刀切的方式,建议针对简单的普惠型产品简化其投保程序。

07

对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发展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在在社区、商圈、乡镇等地开设门店(工作室),并给予其极大的自主经营权,但是此次《征求意见稿》却没有相应的配套支持。如果要求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也到保险机构职场双录,那允许独立代理人开设门店的意义就将大打折扣。

02

推进保险双录5重远虑:越是行业下行期,越要整治销售误导

尽管双录会带来种种不便,也确实在业界引发广泛争议,但长期来看,监管硬推这种降低效率、增加成本、耗费人力的新规则仍有其重要意义。

01

重拳整治销售误导

在保险业保费增长蓬勃向上的背后,销售误导顽疾一直饱受诟病。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保险领域共开出1705张监管处罚罚单,欺骗投保人正是典型违法违规事由之一。

行业步入下行期,各种投诉案件更是激增。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37892件,同比大幅增长12973%。此时,监管出台保险销售可回溯制度的初衷,重拳整治销售误导,更有其必要性。

02

遏制恶意退保、退保黑产的滋生

近年来,行业恶意退保风气盛行,退保黑产更是风声水起,不少公司深受其害,而双录的实施,不仅是规范险企、代理人行为,对于遏制恶意退保、退保黑产,也是一种前置取证。

03

推动保险销售专业化、职业化

职业化和专业化,是新时代保险代理人发展的必然趋势,双录标准化落地,有利于形成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和稳定化的保险销售队伍,促进保险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根据行业二八定律,20%的从业人员产生行业80%的保费,这一部分群体相对从业时间较长、技能过硬、专业度较高,双录的执行,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保的复杂性,但是对他们影响并不大。

相反,双录对于销售群体中两类人可能影响会更加突出:短期从业者以及投机者,其技能的短板、功利导向的销售习惯,在双录下一定会暴露无遗,从而影响这类人的个人保单成交。

04

维护个人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保护金融机构

一直以来,各种保险理财纠纷的新闻常常霸占热搜,在各大新闻门户网站抢夺眼球。在诸多纠纷中,消费者和业务人员 口供不一,双方各执一词之下难辨真假,结果总有一方吃亏。而双录,保护的不仅是个人消费者,对销售产品的金融机构也将形成一种保护。以便在消费者维权或诉讼时,销售机构也能出具相关的证据,厘清彼此之间的责任。

05

事实上,双录并非保险业独创,这也是证券、期货、基金、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硬性要求

据悉,双录工作最早在证券期货领域施行。2016年9月底,深圳证监局制定《关于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风险揭示双录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区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自2017年4月起实行双录。

继圳试点后,2016年12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至此,双录在证券期货行业全面铺开。

继证券期货实行后,双录也传导到了基金、保险、银行、信托领域。2017年6月2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规定3种情况需要双录。

就在同天,原保监会印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除电话销售业务和互联网保险业务之外,人身保险公司在相关情形下销售保险产品的,要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以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予以记录。

2017年8月,原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专区双录。此次《暂行规定》中也明确要求,信托公司及邮政储蓄银行代理营业机构参照执行。一时间,双录规定席卷金融圈。

所以,单从规则上看,保险业双录符合金融业监管大趋势。而从最近几年看,大连、江苏、宁波、上海、深圳等地监管局已经先行先试推行双录,也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双录系统 去邮政银行存款变保险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