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
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的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
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
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
北洋军阀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
北洋军阀是在清末和民国初期的时候崛起的。
1因为清朝末年,政局动荡,各派势力互相角逐,以各地军阀为代表的武装力量成为政治斗争的关键。
2在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成立,但政局仍旧动荡不安,各路军阀利用军队实力进行割据,北洋军阀集团则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
1921—1928年
北洋军阀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辛亥革命以后以北京为首都以天津为中心的中央政府与政治时期。
北洋派于这段时间里在权力格局中占优势地位,因而得名。
北洋政府时期是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形成。
辛亥革命是什么时候
武昌起义(图片来源于360图片)
其实在武昌起义后的一段时间里,辛亥革命这个词并没有出现,革命党人也好,民间也好,大多使用武昌首义、辛亥之役、民国肇生、民国缔造等词来表述这次起义。
武昌起义只是辛亥革命的标志 *** 件,辛亥革命应该是一个历经数年的一个革命过程。在狭义上,辛亥革命指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段时间。在广义上,辛亥革命的开始时间有一些争议,一说是以孙中山先生1894年创立兴中会,另一种说法是以1890年杨衢云和同伴在香港创立辅仁文社算起,因为后来孙中山特意去香港与杨衢云商讨(1895年),最后两个革命团体合二为一,名字依然用兴中会,毕竟这个名字有振兴中华的含义,便于宣传。同年,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举行了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革命党人(图片来源于360图片)
在随后的十六年里,革命党人举行了大小十余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没有气馁,屡败屡战,终于通过武昌起义,革命成功。
革命真的成功了吗?没有。
武昌起义后,身在美国的孙中山先是求见美国国务卿,但是被以没有时间拒绝,接着孙中山前往英国,希望得到英国的援助,但是一分钱也没有筹来。法国亦是如此。失望至极的孙中山不得不空手回国。国外势力不愿承认革命党,更倾向于袁世凯。
在武昌起义后的一个月内,13省全部独立。袁世凯在开始对革命党人采取的是镇压的办法,当这么多省宣布独立后,特别是在孙中山宣布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感觉大势已去,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先是买通各方劝说清帝退位,二是让手下的冯国璋、张作霖等等北洋军大佬出来反对共和,赞成君主立宪。南北势力相持。面对南北即将分裂的局面,为了大局,孙中山宣布,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他愿意让出临时大总统的位子给袁世凯。南北双方议和。
孙中山先生(图片来源于360图片)
在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后,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但是并没有去南京就任而是刷了个手腕留在了北京。当时就有人说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革命真的成功了吗?没有。
在随后的十五年里,军阀混战,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等等等等,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政局混乱,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驱除鞑虏容易,创立民国坚难。
*** 人(图片来源于360图片)
直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拥护南京国民 *** , *** 形式上统一中国。但这一天孙中山先生没有看到,他于1925年3月病逝。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完整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解放作用,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沿着辛亥革命的脚步,中国人继续探索民主、自由、独立的道路,直到1949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