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因为以下原因坑赵国
对于郭开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其实这个人和秦灭六国的功臣完全不同,这个人是个奸臣。
他不是秦国人,是赵国的大臣,可惜是个奸臣。
如果不是他,赵国就不会灭亡,或者说不会这么早灭亡。
郭开最大的贡献,就是毁了赵国两个名将。
这两个,名将被害之后,赵国再也没有能力和秦国对抗了。

郭开坑的第一个名将是廉颇。
大家对这个人并不陌生,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长平之战时,赵王因为派赵括顶替廉颇,所以失败了。
之后赵王再次启用廉颇,被予以重用。
廉颇后来因为赵悼襄王任用乐乘代替廉颇主将之位,所以不满,自己攻打乐乘,自己逃到了魏国。
后来赵国因为缺乏优秀的将领,所以赵悼襄王就想继续任用廉颇。
就派使者到魏国看一下廉颇的状况。

使者到魏国之后,看廉颇能吃能喝,而且还能骑马上阵,觉得廉颇可以用。
不过此时郭开收了秦国的贿赂。
他就贿赂的使者。
使者回到国后回报赵悼襄王说:廉颇虽然年老,但饭量不减,然而他与臣会见时,不一会就去了三次厕所。
赵悼襄王认为廉颇年老无用,不再召廉颇回国。
一代名将就这样被一个小人坑了。
廉颇不再受重用后,对于赵国来说是个很大的损失。

当然,廉颇只是第一个被郭开坑的,不过这次被坑的并不严重。
郭开坑的第二个人才是最严重的,这一次直接导致赵国灭亡。
这个被郭开坑的人就是李牧。
李牧在对抗匈奴之后,名声大振。
调入朝中之后对秦国的作战中也都屡屡得胜。
当时赵国有句话叫李牧死,赵国亡。
可见所有人都知道李牧对赵国的重要性。
李牧是赵国当时唯一能对抗秦国的将领了。

坑赵国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郭开贪婪成性;另一方面郭开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战国末年,秦国其综合实力远超其他各国,秦国统一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郭开长时间身居高位,更能了解其中内情,因此,郭开暗中搭上秦国这条线,对于郭开而言,只是为给自己多留条后路。
郭开虽然没啥才华,但是馊主意确实不少,在他的出谋划策下,春平君被派往秦国为质,而在赵孝成王崩殂的第一时间,在郭开等人的鼓动下,赵偃即位为赵王,是为赵悼襄王。
作为最忠实的狗腿子,赵悼襄王一即位,立即对郭开加官进爵,言听计从。
因为主要是他被秦国的人收买了去坑害廉颇和李牧,因为郭开实在是太过贪婪了,他接受了这个任务,从而导致赵国被灭亡了
为了利益。
在《大秦赋》剧情当中,郭开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尽管他从小就跟随赵偃,也是帮助赵偃成功当上了赵王,但是郭开重利益,对他来说,就算不是赵偃,而是别人,只要能给他足够的利益,就能够利用他成事。
而在《大秦赋》的剧情中,郭开也是因为利益,投降了秦国。
赵偃
在最新的剧情中,赵偃听说嬴政继位做了秦王,心中烦躁气愤,拔出佩剑对着一丛枯枝乱砍。郭开上前解劝,赵偃让他设法帮自己成为太子,承诺事成之后就让郭开当丞相。
大秦赋剧照
这一段剧情当然是编剧的演绎,赵偃的登位,是赵国各方政治势力相互角逐和妥协的结果,并非身为赵偃跟班的郭开一人所能说了算。但不管怎样,有一点还是确定的,就是赵孝成王死后,赵偃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赵王的宝座。
平心而论,赵偃并不算是赵国历史上最差的赵王。他对内改革币制,铸石邑三孔布,缓解了财政危机。对外能任用李牧、庞煖等名将,连破燕国大军,得武遂、方城,杀燕将剧辛。还任用傅抵、庆舍为将,分兵把守平邑与河梁,消除腹心之患,使赵国得到了暂时的安定。
虽然不免有战略方向错误之讥,但他在位期间赵国虽屡经挫败,总能灰烬重生,甚至破敌杀将,开疆拓土,功绩也不可否认。
不过,话说回来,赵偃虽然在有以上的功绩,却在关键的节点接连做错了三件事,让赵国的国运从此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么,赵偃究竟做错了哪三件事呢?
大秦赋剧照
★其一,宠幸奸佞之人郭开
郭开可不算什么好人,在历史上,他进谗言逼走廉颇,害死李牧。在赵偃有心起用廉颇时,郭开又买通使者,让他造谣说廉颇一顿饭的功夫就上了三次厕所。赵偃误认为廉颇老不堪用,放弃了起用他的念头,进而错失了赵国同时拥有两大名将的最后机会。
更加恶劣的是,郭开在赵国危亡之际,马上投降秦国,被封为大夫,继续着自己荣华富贵。他既无廉耻又无节操,是一个坏透了的人物。
郭开以一己之私连续祸害了两大名将,使赵国失去了最后倚仗。而任用郭开为相,任其胡作非为,是赵偃做错的第一件事。
大秦赋剧照
★其二,继位之初,听信郭开谗言,逼走名将廉颇
赵偃即位之初,廉颇率军在外攻打魏国,并取得了占领繁阳的战果。郭开忌廉颇之功,向赵偃谗言挑拔。赵偃中计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去代替他。这个乐乘是廉颇手下败将,两人曾在燕赵之间的鄗城之战中交过手。此战乐乘兵败被擒,投降了赵国。
廉颇将自己被乐乘代替视为奇耻大辱,一怒之下率军攻击乐乘。乐乘不愿与廉颇为敌,逃亡他乡,从此不知所踪。两大主将火拼,导致伐魏之战因此失利,功败垂成。而廉颇也无法在赵国立足,从此流落楚国,有生之年再未回来。
赵偃若不逼走廉颇,到秦国灭赵之战时,李牧率军在井陉力敌王翦,廉颇则镇守邯郸对阵杨端和,秦是否能灭得了赵国,尚在未可知之数。
赵偃在继位之初,听信郭开谗言,逼走名将廉颇,自折肱骨,这也是他做错的第二件事。
大秦赋剧照
★其三,废黜公子嘉,立昏庸愚蠢的赵迁为太子
《大秦赋》剧情中曾有赵偃流连娼馆,被廉颇捉到,欲带他去见赵王,以及赵偃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娶自己喜欢 *** 为妻等情节。这些虽是编剧演绎,却并非没有历史依据。在历史上,赵偃真的娶了一位 *** 为妻,并在自己继位后,将其封为王后,史称倡后。
赵偃的原配妻子之子名叫赵嘉,而倡后也生了个儿子名叫赵迁。赵嘉德行端谨,得到众臣拥戴,却不为赵偃所喜。赵迁素无行止,却因其母倡后受宠而颇得赵偃喜爱。
赵偃后来在倡后的请求下,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废黜了太子赵嘉,改立赵迁为太子。同时,还让任命郭开做赵迁的太子太傅。从这里看来,废黜赵嘉而立赵迁的事,可能郭开也没少出坏主意。
赵偃死后,郭开拥立赵迁为赵王,而这个赵迁就是听信谗言杀死李牧,自毁长城,断送赵国最后一丝希望的罪魁祸首。
可以说在赵偃决定立赵迁为太子那一刻起,赵国灭亡命运就已经注定,再无更改的可能。故而废黜公子嘉,立昏庸愚蠢的赵迁为太子,是赵偃做错的第三件事。
大秦赋剧照
★结语
赵偃虽不算是赵国历史上最差的赵王,在位期间也能破敌杀将,开疆拓土,卓有功绩。但他在宠幸郭开、逼走廉颇和扶立赵迁等三件事上连续做错,最终使赵国的灭亡无可挽回,从此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