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赛诺菲中国 法国有哪些高科技成果

(一)航空

法国航空工业领域技术非常系统和全面,主要构成包括大型民用客机、运输机、军用战机、军用直升机等整机系统以及包括飞机发动机在内的关键零部件。

其中,民用航空领域的空中客车公司虽系法、德、英、西班牙联合体,但是在原法国飞机公司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法国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

除了整机设计、制造和集成组装外,关键环节技术方面的复杂电子系统和关键部件的飞机发动机均由法国制造或集成制造。

成立于1992年的欧洲直升机公司,是世界上负载较重的直升机制造商,目前以占据世界市场的50%而位居全球第一位。

达索(DASSAULT)飞机制造公司曾以生产幻影战斗机闻名遐迩,目前他还是欧洲唯一的小型喷气式商务客机制造商,在该领域内分得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航空发动机,这是飞机最核心的部件,也将是制约我国大飞机发展的瓶颈。

法国赛峰集团旗下的斯奈克玛(SNECMA)公司为发动机专业制造商,产品包括民用发动机、军用发动机以及航天发动机。

在民用飞机发动机领域,赛峰集团居世界第一,是空客、波音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约占空客70%和美国波音50%的发动机市场。

(二)航天

法国航天工业发展一方面融合于欧洲空间局,另一方面则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前者侧重于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和发射以及空间探测等,后者侧重于卫星研制、生产以及空间通信研究。

由欧盟14个成员国参与并以法国空间研究中心总承包的阿丽亚娜火箭技术发展非常成熟。

系列中最具优势的为阿丽亚娜5型大推力火箭,2002年首次发射失败后,投入55亿欧元进行了的技术研究与改进并完全获得成功,两个固体燃料推进器连接的密封性提高,推进器的自身重量大大降低,使运载能力达到10吨,但推进器制造成本却降低了10%。

2005年11月和12月,阿丽亚娜5型大推力火箭先后两次通过一箭双星方式,进行成功发射,从而表明,阿丽亚娜火箭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已趋于成熟。

在卫星研制领域,需要提及的是其微小卫星,其关键环节技术是精确度高,是我国在该领域能够合作的主要伙伴。

(三)民用核能

法国在民用核电领域优势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既拥有从铀矿开采、提炼,核电站整体设计、建造,到核废料处理等全过程系统技术,又具有强大的产业化能力。

民用核电站关键环节技术在于核岛大型设备的设计和生产以及整个系统的集成。

正在芬兰建设的世界首座第三代压水核反应堆(EPR)电站已完全突破了技术障碍;法国在本土的首台EPR电站建设也在加紧。

两个计划的成功实施,将使法国在核电领域本已强势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

EPR技术是压水堆式核电技术的发展,它是在符合法国和德国安全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上设计的。

EPR是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式反应堆,比其它反应堆的安全性高10倍,费用低10%,核废料减少15%-30%。

特别是如果在出现严重事的情况下,EPR技术可使排放在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为0。

EPR的电功率约为1600兆瓦。

具有大规模电网的地区适于建设这种大容量机组。

另外,人口密度大、场址少的地区也适于采用大容量机组。

EPR的技术寿命为60年,目前在运行的反应堆的技术寿期为40年。

由于设备方面的改进,EPR运行40年无需更换重型设备。

EPR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堆芯设计有利于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铀的使用量,降低钚和长寿命废物的产量;有利于控制和降低钚的储量;由于EPR的技术寿命将达到60年,在生产同等电力的情况下,EPR退役后的最终废物数量将减少。

此外,法国在与民用核电站发展相配套的服务也具有极强的技术优势,主要包括原料供给、核废料处理。

(四)高速火车

法国轮轨高速铁路完全可以称为世界的领头羊,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发的法国高铁,经过约20年的努力,第一列高速火车于1981年便投入商业化运行。

目前,法国阿尔斯通运输公司自主开发的第四代高速列车AGV(Automotrice à Grande Vitesse),与TGV相比,AGV的动力更加强劲。

两边动力车头比普通的TGV动力增强68%,中间车厢比普通TGV动力增强40%。

AGV继承了TGV使用的也是当今世界高速列车唯一采用的铰接式车体连接方式,相连车厢间以半刚性横向机械连接,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列车恶性运行情况下,如列车脱轨,列车的解体。

:

阿尔斯通公司预测在今后5-6年内其高速列车商业运行速度将达到350-360公里时。

这个速度将可与磁悬浮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400公里时)匹敌。

阿尔斯通公司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追溯到50年代,向中国提供了首批电力机车和电传动内燃机车。

从那时起,公司始终倾心于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中国提供服务,使其成为我们充分展示技术的橱窗。

迄今为止,阿尔斯通公司已向中国提供的用于火电站、核电站、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及水电站设备总容量达30,700兆瓦,是为中国提供发电设备的主要西方供应商。

自从40年前阿尔斯通公司向中国提供第一批电力机车,至今,非中国制造的运输设备中三分之一来自阿尔斯通。

阿尔斯通公司在中国的工业设备市场也非常活跃。

从汽车生产的油漆车间、煤炭运输系统,到液压机等等,订单不断。

(五)高端制造业

法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约为20%,高于美、日、德、加等相近水平竞争性国家,整个制造业生产能力相对平衡,规模基本稳定。

在制造业的优势领域都完全拥有全套的核心技术,且基本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除了航空航天、汽车、高铁、机械等外,电子元器件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最大的制造商ST Microelectronics公司是世界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领域的主要领导者之一,3000个大类产品供应约1500多个国际大型用户,其中包括:IBM、Thomson、Motorola、Sony-Ericsson、Philis、Siemens、Nokia、Northern Telecom、Gemlus、Alcatel等。

高端制造业方面,法国阿尔斯通的发电设备具有最经济、最环保、最先进的技术。

其产品包括高达 900 MW水轮机组及各式轮机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核电汽轮机发电机世界第一,制造,调试和销售600兆瓦级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和机组(空冷、湿冷)。

世界最大、效率最高的核电汽轮机阿拉贝拉(Arabelle)涵盖100万千瓦至180万千瓦级,可与各类核反应堆配套,是第三代核电项目的理想选择。

阿尔斯通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及环保系统也是领先技术之一,超临界锅炉,循环硫化床(CFB)锅炉技术全球领先。

环境保护系统(ECS)提供系列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方案:为电力市场提供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与系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环保解决方案,如铝业、水泥、玻璃制造、钢铁、有色金属制造、石油化工、纸桨及造纸和垃圾焚烧发电。

(六)汽车制造业

法国汽车生产商标致雪铁龙、雷诺是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

两大公司主要在汽车产品类型、发动机、汽车安全性能以及节能环保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标致雪铁龙公司的直喷型发动机(HDI)在业界知名,与之配套的微粒过滤系统(FAP)是其有益的补充。

与此同时,集团还在研究柴油电力混合动力汽车,希望在2010年开始投放市场。

雷诺公司则加强在汽车设计以及安全性方面的投入,每年投资1000万欧元提高汽车的主动和被动安全性能。

同时在能源领域,公司研制的燃料电池,可以使得汽车在电子发动机的带动下行驶。

雷诺公司将对此在法国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尽早将产品推向市场。

以瓦雷奥(Valeo)、佛吉亚(Faurecia)为代表的法国汽车零配件制造商是法国乃至欧洲汽车行业的重要支柱,在整个汽车行业低迷的大环境下,他们积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并且不断扩展第三国业务,取得了不错的销售结果。

瓦雷奥公司在汽车恒温系统、助驾系统、推进系统效率、电子电器传输系统有最新的研究成果。

此外,佛吉亚也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配件集团,在汽车安全系统、舒适系统、汽车设计以及环保等多项创新业得到了市场的认同。

(七)医药产业

法国医药产业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其代表性的企业是2004年合并而成的赛诺菲-安万特集团,该公司是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在欧洲排名第一,其业务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现拥有约11000名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分布在三大洲的20多个研发中心以及拥有10万名员工。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依靠其世界级的研发组织,开发创新的治疗方案,在七大治疗领域居领先地位: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肿瘤学、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内科学和疫苗。

赛诺菲-安万特上市的产品在各自的治疗范围都属世界领先的药物,如在治疗血栓、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癫痫、糖尿病和癌症等领域。

(八)环保产业

以威利雅(Veolia)和苏伊士(Suez)公司为代表的法国环境集团在全球以及中国市场上非常活跃,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合同。

其中法国威利雅公司为全球环境领域的领先企业,共有雇员27万人。

在水处理、垃圾处理、能源管理以及交通管理方面成绩斐然,在水系统管理、节省原材料、污水回收利用、处理生物固体废料、工业和市政污水、发展可替代能源、优化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研发。

集团每年研发预算为1亿1000万欧元,在法国安茹(Anjou)以及北欧、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都设有研究中心。

苏伊士集团在能源以及工业服务方面为欧洲第一,在环境服务上位居欧洲第二,共向世界上9100万人提供水务和环卫服务,向6400万人提供废物处理服务。

集团高度重视研发,在能源方面主要有两个研发中心,分别设在布鲁塞尔和法国里昂。

在环境方面有3个研究中心,其中2个在巴黎大区、1个在美国的瑞奇蒙(Richmond)。

1:航空科技:在航空领域,有空中客车公司,其中空客A380是目前民航客机中载客量最大的客机。

2:高铁计术:法国拥有阿尔斯通,它是全球轨道交通、电力设备和电力传输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企业。

3:核电科技:法国阿海珐集团在核能源建设领域名列前茅。

4:超级计算机:在欧洲排名第一。

赛诺菲中国

Q1:赛诺菲的介绍赛诺菲(Sanofi)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以患者需求为本,研究、开发并推广创新的治疗方案。赛诺菲的主要业务涵盖三个领域:制药、人用疫苗和动物保健。2014年,赛诺菲净销售额达33770亿欧元。赛诺菲一直以来秉承对中国的承诺。1982年,赛诺菲在中国开设办事处,跻身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赛诺菲目前在中国拥有9,000余名员工,是国内增长最快的医药健康企业之一。赛诺菲在中国的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上海、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广州和乌鲁木齐共设11家区域办事处。

Q2:中国内地有和赛诺菲差不多的公司吗?中国内地何赛诺菲差不多的公司有12家

Q3: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简介: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1994-07-04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高凌云(PETERGUENTER),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一)公司直接从事:1、投资或再投资在中国医药等。法定代表人:夏立维(OlivierAntoineMarieCHARMEIL)成立时间:1994-07-04注册资本:13500万美元工商注册号:110000450008747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2号7层

Q4: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怎么样?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是1995-12-25在上海市注册成立的内资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228号17层1701室、1703-1708室,18层,19层。

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000X07225595E,企业法人夏春,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从事本公司经营范围内投资项目的咨询、协调、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上海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80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Q5:赛诺菲股票多少钱一股赛诺菲股票打开软件看K线图就有具体价格走势

Q6: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困境与出路在哪纯属个人见解。困境,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很多人对于新能源汽车其实也并不是很了解。大多数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是因为国家有补贴,价钱相对来说便宜很多。另外就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不是很成熟,这一点,国内外来说的话都一样,只不过国外的发展可能比国内更快一些,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和传统的汽车相抗衡,就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里程短,充电比较麻烦。出路,只靠政府补贴,很明显是不能一直持续下去的,重要的还是要改革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技术水平,只有本身实力够硬,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了,才能让人自然而然的喜欢上它,从而自主的去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另外的话,就是普及一下新能源汽车的好处,让大家明白它其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节能环保。

Q7:芯片缺货,车厂停产!事实可能比这更严重由于芯片缺货,导致车厂停产。

在号称魔幻元年的2020发生这样的事,大家似乎也见惯不怪了。

具体事情是这样子的,在12月初的时候,开始有媒体传出,受到上游企业减产影响,车规级芯片产量开始减少,在最后一个月,国内部分车厂将会面临产量下降,甚至是停工停产的风险。

首先被爆出有停产可能的是南北大众,芯片断供,像ESP和ECU这类车载电脑模块将无法生产,意味着含这些模块的车型都不能生产。这挺好理解的,产量大,车还高级的南北大众自然比较容易受到此类事件的冲击。

就在这传言传得沸沸扬扬之际,有媒体或者个人开始向南北大众询问事件的真实性,得到的回复都大同小异,大致意思就是受新冠疫情影响,车上一些电子元器件的芯片供货受到影响,但仍在正常生产。

如果简单来解释这句话的话,就是确实有受到芯片缺货影响,目前现在还能维持正常生产,之后?就不知道了。

这里绝对没有一点针对大众的意思,在全球化浪潮之下,供应链出了问题,几乎没有哪家车企能独善其身。据悉,像东风本田、奇瑞汽车等车企都将面临不同程度芯片断供危机。大众之所以特别受关注,不过是树大招风罢了。

缺芯缘由

其实在汽车行业出这事儿以前,科技圈已经爆过一轮缺芯潮,手机减产、显卡缺货有攒机情怀的小伙伴应该知道,直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了,最顶级的几款显卡到现在都是一卡难求。

汽车行业对芯片缺货显示出的反应滞后,主要源于车企对市场的判断出了偏差。

芯片行业采购周期偏长,一般来说要提早半年到一年开始向生产企业订货,年初国内受疫情冲击,车企停产,各家车企在那时候普遍对市场失去信心,纷纷减少芯片订单,但后面随着疫情逐渐受到控制,市场回暖的速度超出了大家的预期,产能需要迅速拉满,回头一看,芯片库存告急。

芯片不够用,加紧订货呗,订单量爆发性增长,短时间难以消化,而且部分地区还出现各种突发事件:9月底,日本音频IC巨头旭化成惟一的晶圆工厂失火,82小时未扑灭;到了11月,意法半导体三个工会的员工,在各自工厂举行大罢工,VX芯片短缺,量少了,代理商涨价了;欧洲部分地区遭遇恶劣天气打击,运输不畅,原料减供

大面积缺货除了影响下游企业生产以外,芯片价格也都水涨船高。以汽车芯片行业的龙头厂商NXP(恩智浦)为例,一份印着NXP商标的涨价函已在网路上流传,大致内容为:受新冠疫情影响,我们面临产品严重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为此我们决定调高全线产品价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单来说:芯片缺货、涨价,对汽车行业冲击之大超出了许多人想象。

芯片之于汽车

据恩智浦给到的数据显示,目前生产一辆中高端燃油汽车,大概用到的半导体部件价值为400美元。然而随着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发展,这成本未来将突破1200美元。

这里的成本都来源于哪?

这里来科普一下车上那些半导体部件:

汽车半导体按种类可简单分为功能芯片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功率半导体(IGBT、MOSFET 等)、传感器三类。

MCU主要作用于最核心的安全与驾驶方面,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控制,中控系统的显示与运算,发动机、底盘和车身控制

功率半导体主要作用是主要用于电源和接口,比如车用以太网和逻辑,在新能源车里交直流的转变占据了重要作用。

传感器就好理解了,除了各种雷达以外,安全气囊、胎压检测等等都会用到各式各样的传感器。

数据来源于美国咨询机构StrategyAnalytics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芯片在车上几乎是无处不在,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类车规级芯片,特别是涉及到汽车动力与安全部分的核心芯片,技术都基本掌握在几家大厂手中。

现状就是:恩智浦、德州仪器、英飞凌、瑞萨和意法半导体五家汽车芯片厂商占据全球汽车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哪一家出了问题,全球车企都有可能出现无芯可用的状态。

要摆脱现状,国产芯片任重而道远啊。

缺芯风波之国产芯片-1

真实现状

即使前方黑暗茫茫,但只要心中还存有希望的光芒,就能带领团队走向胜利。——《任正非,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这是任老常灌的鸡汤,其实蛮适合用在缺芯的当下,华为其实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缺芯状况。此前出售荣耀品牌,明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手,芯片告急,华为选择将仅有的存货优先供给自家旗舰手机系列,宛如壮士断臂,不得已却不能不为。

华为缺芯与此次国内车企缺芯一事初看确实不能混为一谈,前者主要由于受到美国势力牵制,无法大展拳脚,后者更多与市场与大环境相关。

但如果要我说,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都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发展国产芯片,摆脱资本主义大国的技术封锁,让芯片降到沙子价,在芯片上印上Made in China的字样。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现实就如一盆冷水从天上来。

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3100亿元,国内相关产业规模150亿元,换算一下,占比不到5%。同时期,国产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3成,差距巨大。

罗兰贝格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每年2800万辆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半导体产值占全球的不到5%,部分关键零部件进口度超过80%-90%。汽车半导体行业前20,中国本土企业只有1家。

相关的数据不胜枚举,都表明我国企业目前在芯片行业确实不具竞争力。

缺芯风波之国产芯片-2

未来可期

对了,只是目前没有,未来,我们值得期待。

今年9月,国家科技部和工信部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牵头70多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相当于国家组起了关于汽车芯片的国家队,在一块集训了,芯片自主化将会成为各整车制造商下一轮发展重点。

其实,关于汽车芯片自主化,许多国内车企已早早开始启动。

北汽集团和Imagination集团、翠微股份共同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将专注于自动驾驶芯片和语言交互芯片的研发。

上汽和英飞凌成立了车用IGBT合资公司——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专注研发IGBT。

但在这方面,实力最强的还是要数比亚迪。今年,由于股价上涨,要将王传福视为偶像的小伙,大概可以从坪山排到后海,这里也要算作者一个。

早在2009年,王传福一声令下,砸了2个亿收购了宁波中纬半导体公司,在这之前,宁波政府已经投入了不少钱在里面也没将它扶起来,更有不少人认为比亚迪会被它拖垮,但王传福将这些通通忽略掉。

后来?经过十年的投资与研发,比亚迪拥有了国内先进的车规级IGBT的研发实力,不仅有自主设计国产IGBT的能力,国内首条自主研发车规级IGBT生产线也是出自比亚迪。

不仅如此,此前有传,华为还将牵手比亚迪,华为海思将麒麟芯片机密技术文档交付给比亚迪,虽然合作的详情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无论是比亚迪代工麒麟芯片,还是两者联合开发车规级芯片都值得期待。

一个是新能源的龙头企业,一个是当然就是中国科技技术的代表,两者就芯片的合作,无论走到哪一步,都将对国内芯片行业有着推动前进的作用。

风波过后

今年以来,小鹏、理想相继赴美上市,比亚迪、蔚来股价屡创新高,都让我们激动不已,一度我们都认为中国造新能源汽车的实力已遥遥领先。

就在这时,缺芯风波就如一盆冷水浇到大伙头上,回头看看,我们在许多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许多环节上与国际领先部队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如果真因缺芯而停产了,咱也认了,谁叫咱们造不出。

但风波过后,国产汽车半导体事业也该想想了。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赛诺菲中国 法国有哪些高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