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货币基金会亏损吗 中风险基金亏损最坏结果是什么

1、如果是购买货币基金,一般货币基金都是支持随时交易的,要赎回的话最迟T+2到账,且货币基金的风险比较低,一般不会有亏损情况,如果真的遇到亏损了也能及时取出,损失的资金比较少;

2、如果是购买债券基金、股票基金以及混合基金这类高风险的基金,那么亏损的结果就要看情况了,如果及时止损的话,可能最差亏个20%、30%,但是血本无归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购买高风险的基金一定要谨慎。

基金亏损最坏结果是什么

1、基金亏损最坏的结果看似是血本无归,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买基金最坏的结果就是大幅亏损,很少真的成为零,毕竟市场上出现一跌再跌,跌得停不下来的基金很罕见。

而且在发现手里基金大幅度下跌之后,绝大部分投资者会及时的卖出,但若基金亏损时置之不理或者频繁的高买入低卖出,结果就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2、在基金市场上。

股票类基金亏损幅度相对较大,如果遇到熊市,再加上本身利空消息不断,一只股票类基金可以亏损到本金只剩下百分之二十左右,如果没能及时的止损,亏得一干二净也有可能。

3、基金亏损最坏结果还得看投资者的操作。

如果及时的止损结果坏不到哪里去,在购买基金之后不要太在乎一时的涨跌,要学会从大数据方向去分析。

股票亏损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1、股票亏损最坏的结果不是投进去的钱一分不剩,还可能面临被证券公司额外追债的后果,也就是说投资者还需要额外的拿钱出来。

这种去情况往往发生在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无法平仓,股票账户穿仓等情况上,因为需要第三方的帮助,自然会产生额外的手续费。

2、比如,投资者是通过信用账户进行股票交易,即投资者利用信用账户向证券公司借钱,或者借入证券进行投资,则可能会因为特殊的情况。

3、比如,所购买的个股连续跌停,导致投资者无法平仓,股票账户穿仓,即亏损远远超过其向证券公司交纳的保证金时,证券公司为此向交易所替投资者垫付了超出保证金的部分损失,属于证券公司给投资者融资,证券公司因此享有了向投资者追偿的权利,投资者应向证券公司履行赔偿责任。

中风险基金的最坏结果是投资者可能会遭受显著的亏损,导致投资本金的严重减少甚至全部损失。

虽然中风险基金相对于高风险基金来说风险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波动和投资风险。

以下是可能导致中风险基金亏损的一些情况:

1 **市场波动:** 中风险基金通常投资于较为稳健的资产,但市场仍可能出现波动,导致基金净值下跌,投资者损失资金。

2 **经济衰退:** 经济不景气或衰退时,投资组合中的资产价值可能下降,从而影响中风险基金的回报。

3 **行业风险:** 若投资组合中过于集中于某个行业或领域,而该行业遭受冲击,可能导致基金价值下降。

4 **利率上升:** 如果市场利率上升,一些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价值可能下降,影响基金表现。

5 **管理风险:** 基金经理的决策和投资策略可能出现偏差,导致投资组合的表现不如预期。

6 **流动性问题:** 若基金中的某些资产难以迅速变现,可能在需要时影响基金的赎回或资产配置。

7 **黑天鹅事件:** 意外事件、自然灾害、政治变化等无法预测的因素可能对市场和投资组合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为了降低风险,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该认真评估基金的投资策略、经理团队、历史表现以及投资组合的多样性。

同时,分散投资也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单一的基金或资产中。

看你基金类型,一般中风险亏损最多也就20个点,基金长期持有基本都能赚钱,亏损了就拿着,不割肉就只是一个数值

货币基金会亏损吗

货币基金是在国内普及度最为广泛,近些年越来越被广大投资者认可并接受的一种基金产品。截止到2018年底,据中国基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116万亿,创出历史新高。

近些年货币基金的蓬勃发展随着收益的不断上升,2018年货币基金全年迎来历史上又一个发展的巅峰,规模也从2018年初的428万亿增长至2018年底的673万亿,规模之大更是占据了国内公募基金的半壁山河,与此同时,货币基金也是过去的2018年规模增长最快的一类基金产品。

从图中可以看出,灰色柱状图代表了货币基金的规模,从2013年开始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且其规模在逐年的攀升,截止到2018年底货币基金的规模创造了历史的新高。

由此可见,货币基金在投资者心目中的信任地位是不可代替的,而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货币基金的收益是否稳定,资产放到货币基金中是否足够安全。观察一个事情或者研究一个事物当然不能浮于表面,一定要明察秋毫,入木三分。我们可以从货币基金的盈利和结算方式进行浅析其中一二。

货币基金的结算方式在变化在2018年以前,国内的货币基金的计算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摊余成本法。

所谓摊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摊余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设定的波动范围内,保持投资账面净值和收益的稳定。而其收益主要体现在这种短期利息的收入方面,总体上资本增值是很少的,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其价格和收益的稳定性方面,最终可能更有利与货币基金的稳定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更加清晰明了。

而对于货币基金而言最重要是的安全性和流通性,如果一旦发生了系统性兑付风险则影响的是整个金融系统。2016年底,部分货币基金发生流动性危机,货币基金的管控也越来越来收到监管的重视,2017年10月1日期实施的《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明确指出,

货币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过基金总额50%时,基金受理人不得采用摊余成本法对基金持有的组合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或者80%以上基金资产需投资于现金、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以及5个交易日内到期的其他金融工具。流动性新规在实施后不久,易方达基金公司就表示希望可以通过市价估值的方式进行货币基金的计价,主要目的是出于风险准备金方面的考虑。对于易方达这样的基金公司而言,基金的规模越大,责任越大,其公司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基金流通性安全和稳定。

而且一旦采用市值计价的方式,货币基金的估值就一定会受到短期内市场波动的影响,就像股票和债券基金一样的市值波动。

历史上亏损的货币基金有哪些2003年国内首支货币基金成立以来,一共出现过两只货币基金亏损的历史,虽然极为罕见,但是也出现了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历史事件。

2005年,鹏华货币基金A(基金代码160606)每日的万分收益出现了负收益,4月27号当天每万元亏损028元

第二只出现亏损的货币基金是在2006年,当年由于债券市场收益率日益攀升,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在不断上升,导致整个货币基金规模增速太快;而股市的打新也在不断地吸血,货币基金的集中性挤兑风险也非常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支叫泰达宏利货币基金(基金代码162206)在6月8号当天的万元收益也出现了负收益,每万元亏损02566元,成为中国货币基金市场历史上第二只负收益的基金。

货币基金的未来发展简单来讲,未来货币基金的规模会继续增长,其流通性、稳定性、安全性这三驾马车能否在资本市场上同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后的基金公司随着规模的增大势必也会采用市价估值的方法来应对短期内流动性的风险,对于整个市场来讲,是非常健康的发展模式,对于每一个基金的投资者来讲,需要短期内慢慢适应基金产品的变化,针对发生的变化去相应改变一些投资和用钱的策略。

以往投资者需要用钱时,只要发起赎回,货币基金和收益在T+1工作日基本上就可以到账;现在还得计算会不会亏损;但是对于摊余成本的货币基金来讲,市价估值的货币基金在安全性方面就更为出色一些。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点赞和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说理财,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关注我,和我一起慢慢变富。原创不易,感谢阅读。

首先,我国历史上货币基金是有亏损的情况的!下面详细讲一下货币基金亏损的历史:

首支亏损的货币基金:我国第一只亏损的货币基金出现在2005年4月27日,当日鹏华货币A的每万份收益为-02804元!

首次连续两日不同货币基金出现亏损:2006年6月8日,泰达货币基金当日每万份收益为-02566元,成为第二只出现亏损的货币基金;

次日2006年6月9日,易方达货币基金当日收益出现负值,当天其每万份收益为-00400元!

这两天成为首次出现连续两天不同货币基金出现负值的情况!

首次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为负值:该案例发生在2016年7月18日,当日兴业鑫天盈货币基金每万份收益为-60608元,虽然之后几天该货币基金收益均为正值,但由于当日亏损过多,导致其后6天七日年化收益均为负值,成为首支七日年化收益为负值的基金!如下图:

由此可以看出,货币基金是会发生亏损的情况的,而且次数还不止一次!亏损金额也有大有小,甚至出现过单日-606元这样大额亏损的情况!

但总体而言,货币基金还是非常安全的。且目前亏损均出现在单只基金单日发生,尚未出现过连续亏损的情况!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货币基金会亏损吗 中风险基金亏损最坏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