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金即残保金,用途如下:
残保金使用
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保障金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
支持方向包括:
(一)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职业康复支出。
(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含展能活动)支出。
补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所需设施设备购置、改造和支持性服务费用。
补贴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和运行费用。
(三)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经营场所租赁、启动资金、设施设备购置补贴和小额贷款贴息。
各种形式就业残疾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补贴和用人单位岗位补贴。
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手工业及其他形式生产劳动。
(四)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以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
(五)对从事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的救济补助。
(六)经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用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和保障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生活等其他支出。
第二十二条地方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所属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正常经费开支,由地方同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第二十三条各地要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按照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选择符合要求的公办、民办等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承接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职业康复、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地方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财政部门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保障金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地方或者国家残联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竞赛;由地方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中心举办的相关培训(推拿培训班、电子商务培训班等);举办相关的残疾人招聘会;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支持;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补助等等这些都属于残保金的使用范畴。
03
残保金的意义
缴纳残保金是用人单位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的一种代偿形式,是让用人单位平等地履行应尽责任和义务。
收费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鼓励和督促用人单位尽可能多安排残疾人就业,使有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参与社会生活更好的保障残疾人权益。
达不到残疾人就业规定比例的单位,必须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依法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用来调整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的行为,是法律赋予单位的社会义务。
同时,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主要用于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因而是开发残疾人劳动能力的合理收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属于国家政府性基金。
国家更希望企业安置足够比例的残疾人就业而不需要缴纳残保金,因为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了残疾人的生活和未来就有了保障、有了希望,企业能够减免残保金减轻负担,社会也能够少一些压力,这是国家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初衷,使残疾人事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04
安置残疾人就业
按比例就业容量大,就业质量高,也有利于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因此应该成为残疾人的主要就业渠道。
要促进按比例就业,国家相关部门将做好以下工作:建立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公示制度。
对于严格履行按比例就业制度的单位给予公开表扬,对于未严格履行按比例就业制度的单位给予批评。
安置残疾人就业也将会是未来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点,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长期缴纳残保金是不利于企业正常、健康发展的。
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以减免残保金,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来说是一个合法合规减少税费支出的方式,安置也是国家所希望看到的。
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对于残疾人来说可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缴纳社保对于残疾人来说是有一个长远的保障;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以减免残保金,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快助一站式助残招聘服务平台可以最大限度服务企业和帮助残疾人,用人单位通过我们可以减少大量的残保金和人力、精力投入,能在最短时间内匹配残疾人人才,将用工风险降到最低,协助企业进行残疾人就业情况申报从而成功减免残保金。
残疾人也会因此而收益,有稳定收入和长远保障。
伤残金是职工在受到工伤时根据相应的工伤等级享受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没有上工伤保险的,由单位支付的伤残待遇数额为规定月份数的本人工资,而且是一次性支付,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
残保金是什么
社保残保金是什么什么是残保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缴纳残保金是企业的法定义务,这是国家推动残疾人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政策。
为什么要缴纳残保金
因为在我国现阶段,残疾人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而他们的就业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促进残疾人就业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所有企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缴纳残保金是用人单位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的一种代偿形式,是让用人单位平等地履行应尽责任和义务。这项政策,可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
征收残保金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三条 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义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超过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残保金计算方法
残保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计算公式如下:
应缴纳的残疾人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事)×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逾期缴纳残保金的后果
残保金是国家规定的,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所设置的一项资金,按时缴纳是企业应该尽到的义务。如果一个企业既不聘用残疾人,也拒不缴纳或者延迟缴纳残保金的话,将会面临很严重的惩罚。地税部门会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还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残保金。拒不缴纳残保金、滞纳金的,由市残疾人联合会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残保金最全解释残保金意思是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