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星的瓢虫是益虫,无星的瓢虫指大红瓢虫,大红瓢虫主要以绵蚧为食,绵蚧是害虫,所以大红瓢虫是益虫。
大红瓢虫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要求最度较高,成虫交尾产卵最适温度为日平均温度26-20℃。
平均气温在15℃以下,即停止产卵。
在阴天无阳光直射的条件下,22-23℃即停止活动,但饥饿2-3天,即使在16-23℃的天气,也还取食。
越冬后活动所需的温度较低,在阳光照射下,19-20℃即能活动。
气温达35℃时一表现骚动,急行乱爬。
高温时选择茂密林中栖息。
由于它适应的温度范围较窄,在温带地区,活跃的时间较短,以四川柑桔产区而言,活跃期为5-9月,在这个期间,遇到酷热天气,也减少活动,如果没有适当的隐蔽场所,往往难以存居。
是益虫,主要以蚜虫为食,而蚜虫是害虫。
瓢虫还有别名:红娘、金龟、金龟子、臭龟子、花大姐 瓢虫有吃植物的有害瓢虫,如马铃薯虫;也有捕食小虫的有益瓢虫,如能捕食柑橘的主要害虫的大红瓢虫。
现在人们常用瓢虫来防治为害农作物的蚜虫。
【七星瓢虫、】小红瓢虫和异色瓢虫都是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的益虫。
答:是益虫
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
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
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
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多半说的是大红瓢虫,应该就是益虫,或者说我 认 定 你看到的就是益虫好像只有七星瓢虫才是益虫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大多数瓢虫都是益虫,吃蚜虫为生,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等是害虫。
判断有益和有害瓢虫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看它的壳,如果鞘翅是圆润光亮鲜艳的(无论有没有星,背部是什么图案),那就是吃蚜虫为生的益虫,他们是植物忠实的卫士,是大大的益虫,千万不要伤害她;如果鞘翅上有白色易脱落的粉末状绒毛,颜色稍暗淡的就是植食性的害虫,一旦大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我家门前柳树上都是,叶子都快被咬光了
十八星瓢虫
七星瓢虫吃什么蔬菜?七星瓢虫偶尔会吃一点蔬菜,主要是会吃油菜、菠菜、生菜、白菜、油麦菜等叶类蔬菜,不过并不以蔬菜为主要食物。
七星瓢虫取食量大小与气温和猎物密度有关。以捕食蚜虫为例,在猎物密度较低时,捕食量随密度上升而呈指数增长;在密度较高时,捕食量则接近极限水平。气温高的条件下,影响七星瓢虫和猎物的活动能力,捕食率提高。
瓢虫是吃什么植物?说起瓢虫,大家肯定会想说他们是益虫,比如二星、七星、六星 、十二星和十三星、大红瓢虫,这些瓢虫专门捕食蚜虫,蚧壳虫,*虱等,那些长得很小的害虫,所以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也是农业生产中的益虫,但是您知道吗
除了这些益虫,在瓢虫家族中还存在着一类害虫,然而这类瓢虫,专门以植物为食,它们主要吃植物的叶片和果实,在他们大量发生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认识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的一种瓢虫,马铃薯瓢虫。
瓢虫在我们老家的农村,我们都叫它花大姐,从名字来看,这种瓢虫似乎只危害马铃薯,其实不然,受它危害的植物可不仅仅有土豆,平时我们种植的茄子、西红柿、黄瓜、辣椒、豆角、瓜类等等这些叶肉和果皮也是它的危害对象,只是因为这个瓢虫对土豆的危害有很强的偏食性,危害土豆最为严重,所以为这种瓢虫命名为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瓢虫的背部有很多的黑斑,我们仔细的数来一共是28个斑点,所以它也叫二十八星瓢虫,体长一般在9毫米左右。马铃薯瓢虫的幼虫和成虫都危害农作物的叶片,茎秆,果实,有的在叶片上啃食叶片,有的则是在果实上啃食果皮,我们会发现土豆被瓢虫啃食之后,叶片有的会出现透明或者不透明的细纹,慢慢的被害的部位会变成铁锈一样的瘢痕,有的甚至出现空洞,瓢虫数量很多的情况下,马铃薯瓢虫可以把叶片全部吃光,只剩下叶脉,这样整株植物都会死亡。
十九星瓢虫吃什么蔬菜十九星瓢虫吃卷心菜、白菜等蔬菜,十九星瓢虫的成、幼虫主要吃蔬菜的叶肉。
十八星瓢虫是害虫,因为它的成、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或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茄果、瓜条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堪食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mm,半球形,赤褐色,体背密生短毛,并有白色反光。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个较大的剑状纹,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有时合并成1个)。两鞘翅各有14个黑色斑,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面的4个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
卵子弹形,长约14mm,初产时鲜 *** ,后变黄褐色,卵块中卵粒排列较松散。幼虫老熟后体长9mm, *** ,纺锤形,背面隆起,体背各节有黑色枝刺,枝刺基部有淡黑色环状纹。蛹长6mm,椭圆形,淡 *** ,背面有稀疏细毛及黑色斑纹,尾端包被着幼虫末次蜕的皮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