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涉及行业不同:
现代服务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
生活服务为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各类服务活动
二、服务类别不同:
现代服务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
生活服务包括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
三、层次不同: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
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现代服务业
专家表示,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引擎,成为改善民生、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新支撑。
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
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正山口村,一箱爱媛橙由中通快递打包后,经过装车、分拣、转运、派送等环节,穿越秦岭,路程绵延800多公里,途经100多座隧道,不到24小时,顺利被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一位消费者签收。
从上海乘坐高铁到北京,4个多小时的路程不仅连通了沿线382亿人,手机预约下单,还可以享受到南京鸭血粉丝汤、上海生煎包等餐食送餐到座的贴心服务。
坐在北京市西城区家中的消费者在春节期间,通过美团买菜的产地直采和春节不打烊配送服务,来自福建省连江县的巴掌鲍24小时后直达餐桌。
如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加速融合,正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十三五以来,我国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生产 *** 业加速迈向专业化,生活 *** 业不断向高品质延伸,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助推产业改造升级,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609680亿元,比上年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0%。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个百分点,分别高出第二产业139个、165个和14个百分点。
服务业新动能持续激发。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72%和48%,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77%和53%。
面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多发等挑战,我国服务业经济尽显强大韧性,新动能彰显蓬勃活力,幸福产业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市场信心不断提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李锁强表示,随着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发展更加高效优质
制造业的壮大离不开生产 *** 业。近年来,全国多地加大对生产 *** 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将其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在浙江杭州,以企业为主体,以数字化为主线,从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到工业大脑企业上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的路径正在加速推进。
以供应链管理延伸为例,菜鸟网络、传化智联、百世物流等通过发展现代物流融合制造,一方面推动物流全流程数字化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对接平台,创新供应链协同模式,推进物流设施和制造服务全流程绿色化、智能化、一体化提升改造。
工业设计和创意、信息技术 *** 、现代流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展数字化转型空间,制造业与服务业持续融合、互促共进。2021年,生产 *** 业商务活动指数年均值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生产 *** 业提质升级的同时,生活 *** 业也在迈向高品质、多样化。第一次带着家人去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旅游的江西游客李展,在大众点评APP上一键订购了度假区的酒店和门票后,通过美食搜索还打卡了度假区周边的景点和美食。
环区店已成北京生活服务类商户创业风向标。美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开园以来,美团通过数字化能力将周边餐饮、住宿、休闲等在内的环区店精准盘活,度假区周边5公里内的夜间消费提升非常显著,与生活 *** 业相关的夜间消费(夜间20:00至凌晨03:00)订单量大幅上升。其中,堂食餐饮夜间订单量同比上涨654%,酒店夜间订单量同比上涨376%。
近年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实践中与更多服务业场景加速融合,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提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线上问诊、线上药店等一系列无接触互联网医疗服务呈高速增长态势,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受到消费者追捧。初步核实,2021年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80%;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 *** 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8%,增速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1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稳步提速
服务业开放既是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服务化阶段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
2015年5月,北京成为我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20年9月升级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次年4月试点扩围,新增天津、上海、海南、重庆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形成1+4格局。此后,五省市依据自身区域和产业特性,加速开展服务业开放创新探索。
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全国首个国际研究型 *** 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落户;开展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60余种进口药品,最快次日就能送到消费者手中北京在试点深化中走出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步伐。
支持机场集团快件中心改扩建、开通全国首列中国邮政号专列、推动中欧班列(渝新欧)运邮常态化、规模化作业重庆在试点中承担起了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任务。
实际上,在一系列开放举措带动下,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以及医疗、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外资增长主引擎。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年均增长44%,占比从2015年的698%提高至2020年的785%,助力我国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服务业继续担当外资增长主引擎。其中,1+4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地区服务业引资占全国的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