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犰狳刺尾蜥蜴。
犰狳刺尾蜥蜴生活在非洲南部沙漠,这种蜥蜴有很强的咬合力,甚至能咬断自己的下颚!另一个很酷的事实是,当犰狳刺尾蜥蜴感到受到危险时,会把带刺的尾巴放进嘴里,变成一个有保护的带刺的球——这种动作就像真正的犰狳!
蜥蜴的英语怎么读
鬣蜥 这两个字怎么念啊,还有意思是啥啊?读音:liè xī
鬣声母l,韵母ie,声调第四声;蜥声母x,韵母i,声调第一声。
鬣蜥是一种爬行纲动物,头小体侧扁,背鳞很小,大小一致,起棱,鳞尖朝后上。方体背橄榄棕色或灰色或浅棕黑色,可随环境及光线强弱改变体色。鬣蜥是世界上胆子最小性情最温驯的动物之一。
主要生活在美洲和马达加斯加、斐济和汤加等地。鬣蜥不咬人,为水陆两栖性的蜥蜴类。
鬣蜥饲养的环境必须提供可攀爬的树干,在饲养箱中也同时须供应够大的水盆供其泡水、游泳。这类的蜥蜴因为动作迅速、活力旺盛且略带神经质,更好度能提供较大的饲养空间,否则常会发生鼻头因撞击、摩擦笼壁导致破皮,最后甚至造成感染的情形。
大多数野生鬣蜥都是地道的素食主义者,草、树叶、花瓣、水果和海藻都是它们的美食。吃饱喝足之后,它们会懒洋洋找个阳光充沛的地方,借助太阳的温暖消化食物。
犰狳蜥蜴在哪里买不能买卖,这是保护动物。
南非犰狳蜥是属于保护动物,它们在南非当地是一级的保护动物,世界上其他的国家都很难进口这个宠物,所以也很少有人能够饲养这个宠物了,毕竟价格太高了。南非犰狳蜥是蜥蜴中的一个种类,犰狳这两个字应该很多人都不会读的,这两个字念(qiú yú),隶属于环尾蜥科动物。浑身长有坚硬的外壳,南非犰狳蜥因为有这个壳子的保护,基本是没有天敌的,咬都咬不动。
蜥蜴广东话怎么读?蜥蜴,广东•海陆丰地区其中一口读音:
蜥蜴→jio3 gun2~3;与石钢谐音(当地河洛话念),数字为声调。
当地民间认为蜥蜴为首*,有民谚:
蜥蜴咬,寝棺材→jio3 gun1~2 ga2,kun1~2 guann1 ca1~2。
蜥,拼音xi,x→s→ j 声母;
蝎,拼音yi,y→g声母。
犰狳、鬣蜥、臭鼬肉怎么发音犰狳(读音:qiú yú)鬣蜥(学名:Physignathus),中文拼音:liè xī
犰狳怎么读?读作:[ qiú yú ]。
犰,拼音:qiú,声母是q,韵母是ú,读作第2声。
狳,拼音:yú,声母是y,韵母是ú,读作第2声。
释义:哺乳动物,身体分前、中、后三段,头顶、背部、尾部和四肢有角质鳞片,中段的鳞片有筋肉相连接,可以伸缩,腹部多毛,趾有锐利的爪,善于掘土。昼伏夜出,吃昆虫、蚁和鸟卵等。生活在美洲。
生活习性
大多数品种的犰狳白天生活在洞里,晚上出来找食物,它们吃白蚁、蚂蚁、蛇、腐肉和植物。
与贫齿目其他种类相比,犰狳的食性和运动并无更引人注目的特化,大多数种类主要以昆虫为食,但也吃些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或植物性食料。
犰狳均是地栖生活,属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是杂食性,多吃甲虫、蠕虫、白蚁、黑蚁、蝗虫、蜥蜴、鸟蛋、坚果和蛇类等。更有趣的是,犰狳特喜欢吃腐烂的动物尸体,在草原上哪里有死牛、死马及其它动物腐烂的尸体,哪里就有犰狳在打洞,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些食物。
各位大神,这是什么蜥蜴南非犰狳蜥(学名:Cordylus
cataphractus)是蜥蜴亚目,环尾蜥科动物。体长20CM左右,身体布满了盔甲般的巨大鳞片,呈暗 *** ,当南非犰狳蜥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把尾巴含在嘴里,把所有坚硬的鳞片都面向敌人,以保护腹部柔软的部分,它们甚至会以这种姿势从山坡下迅速滚下,逃之夭夭。这种奇怪的逃跑方式是和另外一种奇怪的哺乳动物犰狳极为相似,所以由此得名。在野外是以家庭为单位群居在砂岩地区,分布于南非。
中文学名:
南非犰狳蜥
拉丁学名:
Cordylus cataphractus
别称:
犰狳蜥,犰狳刺尾蜥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行纲
目:
有鳞目
科:
环尾蜥科
属:
绳蜥属
命名者及时间:
Boie, 1828
英文名称:
Armadillo Girdled Lizard
英文名称:
Armadillo Spiny-tailed
Lizard
外形特征
南非犰狳蜥(简介册1)(11张)
南非犰狳蜥全长75 – 90
mm,最大可达105
mm。呈暗 *** ,头后部有6枚大而有明显鳞骨的鳞片并列。躯体及尾部同样有具明显鳞骨的鳞片呈带状排列。其中位于躯体部位的鳞片数量,有15-枚。雄性身上约有26-32个股孔。一但遭遇危险,便迅速钻进岩石缝隙中躲藏。若不小心被捕,则将头尾卷曲成球状,以保护柔软的腹部。[1]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南非犰狳蜥(简介册2)(10张)
栖息平坦的砂岩地。日行性,以8至10只的数量群居。因为避敌方式酷似哺乳类中的犰狳而得名。属于日行性的小型蜥蜴。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多岩沙漠区域的岩堆间栖息,遇到掠食者便快速冲进石缝中躲藏,躲避不及的犰狳蜥就会将尾巴含在口中,将身体卷成一个带刺的圆球以保护脆弱的腹部,这种自保措施与犰狳一模一样。[1]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不确定性存在。[2]
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南非犰狳蜥蜴在野外是以家庭为单位群居在砂岩地区,雌雄非常难以辨别,是胎生的蜥蜴,每年只产下1到2只的幼体。南非犰狳蜥并不喜欢水,饲养垫材也不用太讲究,树皮、爬虫砂都可以。饲养时可以在环境下多布置一些岩块供它们躲藏;一个水盆,不用太大;白天温度36度,夜晚15-16度,建议要有温差;UVB灯不可少,每天4小时的照射;它们是食昆虫的品种,蟋蟀,面包虫,大麦虫,一般市场上的活食都可以接受,尽量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平时别忘了补钙。
除了繁殖困难,南非犰狳蜥的饲养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注意喂食不要太过饱,一周一次即可。[1]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南非犰狳蜥在南非当地是一级的保护动物,其它国家很难合法进口,寥寥无几的一些野生个体只能以天价的形式出现在宠物市场上,身价甚至会高于希腊*蜥之上。[2]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