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门票
十三村食文化博览园地处临湘市羊楼司镇,京珠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是一家集三国文化、农耕文化、酱文化于一体的园林式国家AAA级景区,园内古朴典雅,景区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有百果园、千磨坪、古酱窖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共8处,农耕文化展览馆、德育教育展览馆、十三村形象馆食文化展览馆4个、石文化展示长廊共800余米,园内古木参天,四季鸟语花香,是广大游客观光体验理想场所,是湖南省旅游商品购物示范店。
临湘市
临湘地处湘北边陲,位于北纬29°10′~29°52′,东经113°15′~113°45′之间,是湖南的北大门,全市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境内有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7国道及京港澳高速公路和杭瑞高速公路贯通。境内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9天,日照率41%,降水量14691毫米。
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沿江水广洲阔,是鱼米之乡,为粮、棉、油、猪、鱼的重要生产基地;山丘林海苍莽,有近百万亩松、杉、竹、茶、果、药,尤以茶叶享誉中外。地下矿藏初探有30余种,萤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铅、锌、金、锰、钽铌铁、绿柱石等藏量可观,特别是白云石、钾长石、石灰石、高岭土、云母、水晶等藏量尤丰,且品位高,易开采。
建制沿革
临湘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地。
临湘市
西汉时,临湘属长沙国下隽地。
西晋太康元年(280),析长沙郡。下隽县地置巴陵县,临湘属之,一直至隋唐末。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马殷之子马希范析巴陵县东北部,在陆城设王朝场,以便输纳和集散湘北、鄂南一带的茶叶。
宋淳化五年(994),升王朝场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改王朝县为临湘县,隶属岳州,其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1984年4月6日,临湘县的部分地区划归岳阳市。
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8号):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汨罗、平江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
1992年9月1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96号),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由岳阳市代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临湘市
临湘地处湘北边陲,位于北纬29°10′~29°52′,东经113°15′~113°45′之间,是湖南的北大门,全市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
北临长江,西傍洞庭,东南蜿蜒着罗宵山的余脉,居武汉、长沙经济文化辐射的中心地带。临湘与湖北的赤壁、通城、监利、通山、崇阳、洪湖、江西的修水等九个县市接壤。长江水道依境而下,清末时期县境沿长江有儒溪、新洲脑、叶家墩等18处渡口。建国后,随着交通事业发展,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7国道及京港澳高速公路和杭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临湘与周边县市公路也相继拉通,临湘至赤壁、临湘至通城等客运线路也接连开通,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和区域优势。
地形地貌
临湘境内南高北低,东南群峰起伏,中部丘岗连绵,西北平湖广阔,大体为\”五山一水两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最高山药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点江南镇谷花洲海拔23米。
气候环境
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9天,日照率41%,降水量14691毫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自然资源
物产资源
沿江水广洲阔,是鱼米之乡,为粮、棉、油、猪、鱼的重要生产基地;山丘林海苍莽,有近百万亩松、杉、竹、茶、果、药,尤以茶叶享誉中外。清康熙年间,临湘贸易开始活跃。输出商品以茶叶、竹木为主,土布、药材为大宗。年销往湖北、江西、山西、新疆及俄、英、日、美等国的红茶、砖茶达数万担。光绪二十七年(1901),经汉口外销的红茶67632箱(每箱约60公斤)。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聂家市、羊楼司、桃林、江南、詹桥一批集镇相继出现,并日趋繁荣。
临湘境内林业用地达1568800亩,楠竹蓄积量1023万株,茶园112万亩。作为亚洲最大的钓鱼用浮标生产基地,年产浮标1500万只。
羊楼司镇与赤壁交界,是湖南四大边境重镇之一。京广铁路、107国道并行其中。羊楼司竹器市场位于107国道两旁,长达6公里,拥有300多个铺面。羊楼司竹器品种达280个,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竹器专营市场,产品不仅销往湖北、江西等边境县市,还畅销全国16个省市及日本、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地,年销售额达23亿多元,羊楼司因此成为中国有名的竹器之乡。
矿产资源
地下矿藏初探有30余种,萤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铅、锌、金、锰、钽铌铁、绿柱石等藏量可观,特别是白云石、钾长石、石灰石、高岭土、云母、水晶等藏量尤丰,且品位高,易开采。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56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468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8817亿元,增长93%。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8:527:345,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2%。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1%、532%和397%。
全年财政总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17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86%。
第一产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55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2289亿元,同比增长133%;林业产值215亿元,同比增长03%;牧业产值1473亿元,同比增长22%;渔业产值828亿元,同比增长1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9亿元,同比增长8%。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791万亩,薯类播种面积21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546万亩,油料播种面积2109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3211万吨,薯类产量064万吨,蔬菜产量2982万吨,油料总产量234万吨。
第二产业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2家,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47592亿元,同比增长145%;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096亿元,同比增长76%;园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49亿元,同比增长9%;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1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23%,非公有制企业增长152%,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分门类看,食品制造业增长659%,精制茶加工业增长12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0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38亿元,同比增长217%。
第三产业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2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商品房销售成交量3224套,商品房销售面积395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