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豹
是哺乳纲、猫科、豹属的大型肉食性动物,生活于森林、灌丛、湿地、荒漠等环境,其巢穴多筑于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中,营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或岩洞休息。
2、东北虎
是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猫型亚目,猫科,豹亚科,豹属,虎种,东北虎亚种,是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东北虎喜好远离人类居住区、地势平缓、冬季积雪较浅的成熟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和栎树林。
3、大熊猫
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两个亚种,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4、长颈鹿
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长颈鹿属,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栖息于非洲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灌丛、开放的合欢林地、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原地带和树木稀少的半沙漠地带。
5、企鹅
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企鹅目、企鹅科、6属,有海洋之舟美称的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们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
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都分布和生活在南半球。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的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按进化分类: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蜜蜂,蜘蛛),鱼类,两栖类(蟾蜍,蛙),爬行类(蜥蜴,壁虎),鸟类,哺乳类。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鸟类
两栖动物:青蛙
爬行动物:蛇、鳄鱼、壁虎
哺乳动物:山羊、梅花鹿、东北虎
昆虫:螳螂、七星瓢虫、蝉
鱼纲:金鱼、鲫鱼、鲤鱼
环节类:蚯蚓
鸟纲:喜鹊、燕子、大雁
河马是两栖动物吗
什么动物是两栖动物?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雨蛙、树蛙、蟾蜍、大鲵、小鲵、蝾螈等。
1、非洲树蛙科有16~19属200~300种,分布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并有一个特有种分布在塞舌尔群岛。非洲树蛙体型很小,既有树栖也有路栖,还有穴居成员,其中不少种类喜欢生活于沼泽地区,攀附在芦苇等植物上。
2、盘舌蟾科有4属15种,其舌为圆盘状而不能伸出。盘舌蟾属Discoglossus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中东,半水生性,色彩比较鲜艳。铃蟾属Bombina分布于欧洲到东亚一带,是我国最原始的无尾目,有*,腹部颜色鲜艳,遇到危险时露出腹部的警戒色。
3、蝾螈科是蝾螈亚目的进步成员,有14属60余种。蝾螈科中的4个属为陆生,它们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中东,其余的10个属主要为水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其中在亚洲有少数种类进入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有尾目中分布最广的一类。
4、小鲵科有9属35种,我国就有7属15种。小鲵科成员体型很小,身长不超过25厘米。小鲵科依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群,一类为陆栖,包括小鲵、极北鲵、爪鲵等,生活于林间潮湿的地面,仅在繁殖栖回到溪流中;另一类为水栖,包括北鲵、山溪鲵等,多生活在寒冷山溪中,不远离水源。
5、吻蚓科分布于南美洲的北部地区,有2属9种。吻蚓科拥有最多的原始特征,如保留有尾部,口开在头的前方,头骨数量多,眼相对比较大,触突与眼相连,鳞很多和身上的环褶上又有很多小的褶子等。吻蚓科为卵生,幼体有小的外鳃,在水中生活,变态为成体后返回土壤中。
两栖动物3个目的体形异,它们的防御、 *** 、迁移的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大,虽然有各种生态保护适应,但比其它纲的脊椎动物种类仍然较少,其分布除海洋和大沙漠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各种生境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最高分布海拔可达5000米左右。它们大多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蔽,黄昏至黎明时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时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没有防御敌害的能力,鱼、蛇、鸟、兽都是它们的天敌。
常见50种两栖动物有哪些?常见的两栖动物:雨蛙、树蛙、蟾蜍、大鲵、蝾螈、蚓螈、吻蚓、鱼螈等等。
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皮肤 *** ,表面没有鳞片(一些蚓螈除外),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体的湿润;其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用肺兼皮肤呼吸。两栖动物可以爬上陆地,但是一生不能离水,因为可以在两处生存,称为两栖。
种类分布
中国由于生物环境的多样性。现有两栖类动物302种。而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具有十分丰富的两栖类物种,约100余种。占全国两栖类动物种数的40%。在后面动物多样性-两栖类仅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种类。人们通过认识两栖类物种的多样性。关注它们的生存状态,进一步保护人类这一朋友。
分布
除了海洋和大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种生境中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可达 5000 米。个别种能耐半咸水。在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种类最多,南北温带种类递减,仅个别种可达北极圈南缘。有水栖、陆栖、树栖和穴居等。
产热和散热机能不够完善,一般于黄昏至黎明时在隐蔽处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季节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摄取动物性食物(蛙类蝌蚪刮取植物性食物为主)。鱼、蛇、鸟、兽等都能成为它们的天敌。
两栖类动物有哪些两栖动物有青蛙、雨蛙、蟾蜍、大鲵、小鲵、蝾螈等。两栖纲是一类原始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 *** ,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其个体发育周期有一个变态过程,即以鳃(新生 *** )呼吸生活于水中的幼体,在短期内完成变态,成为以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的成体。
两栖动物3个目的体形异,它们的防御、 *** 、迁移的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大,虽然有各种生态保护适应,但比其它纲的脊椎动物种类仍然较少,其分布除海洋和大沙漠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各种生境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最高分布海拔可达5000米左右。它们大多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蔽,黄昏至黎明时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时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
水陆两栖的动物有哪些水陆两栖的动物是指幼时生活在水里,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的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有下列这些:
1、乌龟。乌龟在动物学上是属于爬行动物,但是也在水里生活身上长着非常坚硬的甲壳。而且在受到击打后,还经常会把头和尾缩到壳中。大多数的乌龟都是肉食性动物,一般都吃一些小虾小虫,还有一些海里的植物。
2、青蛙。青蛙的卵产于水中,是体外受精,从而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长大后也是水陆兼栖生活。
3、大鲵。大鲵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栖息于溪涧、池塘,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
4、鳄鱼。鳄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卵生动物。其主要以鱼类、水禽、野兔、鹿、蛙等为食,属肉食性动物。一般认为鳄鱼是一种水生动物,但它也是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
5、河马。河马是一种两栖动物,喜群居,善游泳,怕冷,喜温暖的气候环境。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均在水中进行。它们几乎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休息,晚上才出来吃食,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食物短缺时,它们也吃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