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节为松科常绿大乔木油松及马尾松等枝干的结节。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产。
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经过选择修整,晒干或阴干。
用水浸润,切片,晒干。
生用。
黄松木节别名油松节,马尾松节,松郎头,短叶松节,红皮松节,短叶马尾松节,东北黑松节,黑皮油松节,辽东赤松节,青松节,山松节,枞柏节,铁甲松节,台湾赤松节,云南松节,飞松节。
油松
油松和马尾松的区别是什么 油松和马尾松的区别有哪些1、品种不同
油松
油松,别名短叶松、短叶马尾松、红皮松、东北黑松。是松柏目、松科、松属、油松种。
马尾松
马尾松,别名青松、山松、枞松。是松柏目、松科、松属、马尾松种。
2、形态特征不同
油松
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冬芽矩圆形,顶端尖,微具树脂,芽鳞红褐色,边缘有丝状缺裂。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具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二型层皮下层,在第一层细胞下常有少数细胞形成第二层皮下层,叶鞘初呈淡褐色,后呈淡黑褐色。雄球花圆柱形,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马尾松
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微反曲。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单型,第一层连续排列,第二层由个别细胞断续排列而成。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3、生长习性不同
油松
油松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
马尾松
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光、喜温。喜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
怎样区分红松、赤松、油松和马尾松红松:
红松,别名海松,果松、韩松裸子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小枝密生褐色柔毛。叶5针一束,粗硬,树脂道3个,叶鞘早落。球果卵状圆锥形,种鳞先端钝,向外反曲,成熟时种子不脱落。种子大,长12~16厘米,无翅,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常同鱼鳞松、红皮云杉组成混交林。耐寒性强,喜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木材轻软、细致、纹理直、耐腐蚀性强,为建筑、桥梁、枕木、家具优良用材;树皮可提取栲胶,树干可采松脂;种子供食用或药用,又可榨油供食用及工业用。为产地主要造林树种,又为观赏树。
赤松:
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脱落。一年生枝桔黄或红 *** ,微被*,无毛。冬芽暗红褐色,长圆状卵圆形或圆柱形。中国多地有分布。
赤松可作抗风植物,可用作木材。
油松:
油松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为中国特有树种,生于海拔100-2600米地带,多组成单纯林。其垂直分布由东到西、由北到南逐渐增高。相关变种有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油松树皮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树树冠平顶,小枝较粗,褐 *** ,无毛,幼时微被*;冬芽矩圆形,顶端尖,微具树脂,芽鳞红褐色,边缘有丝状缺裂。其主要价值在于其药用价值高,观赏价值次之,目前在辽宁、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有人工林。
马尾松:
马尾松是松科,松属乔木,别称青松、山松、枞松(广东、广西)。马尾松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湖南(慈利县)、台湾,东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一般在长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约1200m以上,上游约1500m以下均有分布。是中国南部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高可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广东两轮),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针叶,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叶鞘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紫红色,种子长卵圆形,4-5月开花,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为长江流域以南重要的荒山造林树种。
如何更好度的区分马尾松和油松?区分方法如下:
油 松:树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块
马尾松: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
油 松:针叶长10-15cm,深绿色,叶子粗硬。
马尾松:针叶长12-20cm,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 , 细柔。
简介对比如下:
油松
马尾松
油松与马尾松的区别是什么?一、外型上不同:
1、油松的针叶两针一束,较粗硬,长不过10~15厘米,球果(俗称松塔)的种鳞有刺尖。
2、马尾松的针叶两针一束,细弱,较长,长12~20厘米,球果的种鳞无刺尖。
二、花粉颜色不同:
1、油松花粉的颜色为金 *** 。
2、马尾松花粉的颜色为淡 *** 。
三、生态习性的不同
1、马尾松生态习性
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光、喜温。适生于年均温13-22℃,年降水量800-1800毫米,绝对最低温度不到-10℃。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菌。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
2、油松生态习性
油松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不耐水淹,不耐盐碱,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喜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
四、主要产地的不同
1、马尾松主要产地
产于江苏(六合、仪征)、安徽(淮河流域、大别山以南),河南西部峡口、陕西汉水流域以南、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南达福建、泉城红、泉城绿、广东、台湾北部低山及西海岸,西至四川中部大相岭东坡,西南至贵州贵阳、毕节及云南富宁。
在长江下游其垂直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长江中游海拔1100-1200米以下,在西部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越南北部有马尾松人工林。
2、油松主要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