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比尔盖茨身价 知识资本的定义是什么

提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继财务资本和劳动之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第三资源,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知识资本的投资和知识资本的运作。

本文在讨论知识资本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价值的衡量及运作管理。

人类在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三个阶段后,目前正进入第四个阶段—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时代。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经济定义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产品的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企业的成长乃至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

据有关资料报道,英、法、美等14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不是来源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而是依靠知识资本的贡献。

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在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升到60?80%。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生产和传播知识的智力资源已取代传统的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并且形成新的资本形式,即知识资本,又称为智力资本、隐形资本。

它包括员工素质、产品创新、专利和商标等资产,是传统的会计体系反映不了的无形资产价值,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新作《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就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继财务资本和劳动之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第三资源,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智力资本的投资和智力资本的运作。

一、知识资本的含义

关于知识资本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说法。

该领域的实践先驱、瑞典的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Skandia公司的首席知识资本执行官LeifEdvinsson对知识资本的定义为:知识资本是所有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职业技巧。

用两个等式就能够说明知识资本的内涵:

1、Annie Brooking给出的一个等式:

企业=有形资产+知识资本,即知识资本是使企业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2、Skandia公司首次提出的衡量模式: 知识资本(IC)=市场价值(MV)-帐面价值(BV),即知识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差。

二、知识资本的构成

企业的知识资本可分成三部分:

1、人才资本。

是指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经验以及为客户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包括员工知识更新、共享公司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即学习的能力,以及员工对公司和工作的态度等。

人才资本是企业中每个人优秀品质和能力的总和。

2、结构资本。

是支持人才资本的基础设施或知识平台,如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信息技术系统、组织结构形式、企业形象、知识产权等。

它还包括一整套的企业特有的能力与系统,如企业促进创新的能力、提高和创造自身价值的能力,以及使得员工学习知识的时间缩短并更快、更容易和更有效的共享公司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3、市场资本。

是指市场营销渠道、营销网络、公司信誉及长期客户关系等。

在知识资本向市场价值转化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性资本起着桥梁和催化作用,市场资本是人才资本、结构资本发挥作用的主要条件,是企业创造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人才资本是核心,是企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重要基础;结构资本的作用是为激励人才资源创造知识并发挥知识的增值作用提供环境支持;市场资本的作用是保证人才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有效互动和匹配所创造出的知识的价值实现,没有强有力的市场资本,没有完善的营销网络和相应的顾客忠诚,即使是有价值的知识,也难以走向市场,实现其价值。

知识资本通过人才资本、结构资本、市场资本的相互作用、共同整合来推动企业发展,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未来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

三、知识资本的特点

知识之所以被称作资本,是因为知识具有资本的共同特征:一是知识是一种未被消耗掉的劳动。

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资本的共同特征和功能,但也是具有与劳动力和财务资本迥然不同的特点。

1、高度的增值性

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具有增值性,但知识资本的增值性与非知识资本的增值性相比,其增值速度要大得多,而且,非知识资本的增值性以知识资本的运作为支撑,非知识资本的增值性源于知识资本。

因此,把知识资本与非知识资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综合经营,就会产生1+12的效果。

2、长期受益性

知识资本一旦形成,所有者可以终身受益,尤其是对基本知识的积累、基本规律的把握和重要经验的吸收。

3、与主体不可分割性

一般的非知识资本可以通过产权的二重性,把其经营权转让他人经营,并且从中获利。

其之所以能够借贷或转让,是因为这种借贷或转让行为并不影响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非人性的东西。

但是知识资本却不能借贷或转让,它属于人性的东西,如果要借贷或转让知识资本,则必须伴随它的所有者借贷或转让,不能把二者分割开来。

4、不可继承性

一般的非知识资本都是有形的,或是住房、设备、土地,或是货币资金,它可以与原先的所有者相分离,不会随原先所有者的死亡而消失。

但是知识资本与所有者不可以分离,会随主体的灭亡而消失。

5、磨损折旧的无形性

知识资本的磨损主要表现为精神磨损,而不是物质磨损。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加快了知识的老化速度和技术的衰退速度。

四、知识资本的衡量

随着知识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日益凸现,企业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难以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真正的价值是隐藏在传统资产负债表后的知识资本,如何衡量知识资本的价值是知识企业管理者和资产评估机构面临的严峻挑战,是进行知识资本管理的基础,也是跨世纪的会计难题。

世界上对知识资本评估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成果诞生于1995年5月,瑞典的Skandia公司。

经过几年内部实践,在隐去了数字之后,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开的知识资本年度报告,作为传统报表的补充。

1997年公司副总裁LeifEdvinsson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与美国商业和高科技作家MichaelSMalone合作,出版了《智力资本》一书,在书中介绍了知识资本量化评估模型—Skandia导航器的组成,知识资本方程,以及知识资本模型的深远影响。

他们提出,一个企业成功的因素包括五个部分:财务、顾客、运作过程、更新和发展、人力资源。

Skandia设置了一系列指标来评价以上五个方面,将它们综合起来,便是一个新的动态的整体报表模型,称之为Skandia导航器,用它来协助反映公司的知识资本。

导航器作为一种真正的知识资本衡量系统,它不仅反映知识资本的存量,更重要的是揭示和分析知识资本的变动及其原因,关注知识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Skandia的实践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有的专家称知识资本的量化评估是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重要里程碑。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关于知识资本的度量及其价值决定,只有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资产的衡量得到一定体现,多数知识资本还不能用货币计量。

但应该做到,对于能够比较可靠地计量的知识资本在财务报表上给予反映,其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以反映知识资本的实际价值;对于目前不能计量的知识资本,则在财务报表表外予以披露。

五、知识资本的运作管理

如何管理与利用智力资本,保护和发展知识资本已成为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在观念上接受知识资本

要想对知识资本进行管理,必须在观念上首先接受知识资本,承认知识资本是比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更重要的生产要素。

知识资本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理应取得剩余索取权。

知识的资本化是产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其运作提供实施支持和保护。

2、将智力资本纳入企业总资产

现在世界上许多大企业的市场价值往往大大高于其实际的资产总额,大部分高速增长的公司如英特尔、微软等,其价值更远远背离帐面价值。

比如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约5000亿美元,其总资产仅相当于其市场价的10%,市场价与资产价差体现的就是智力资本的价值。

由于体现了智力资本的价值,才使比尔·盖茨以1000亿元列个人总资产世界榜首。

在名牌产品企业和高技术企业中,智力资本在企业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公司应当改变过去企业总资产的计算方法,把智力资本列入企业资产的一部分。

3、建立知识管理制度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知识资本的重要源泉。

企业首先应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加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鼓励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同时要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鼓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全面提高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量。

4、确定知识资本的利润分享形式

知识资本的利润分享形式,既可以用现金方式,也可以用股份方式。

其中股份分配是当今全球企业竞争中的共同做法,能有效地吸引人才,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在知识经济的热土——美国加州硅谷,股份分配已成为吸引管理人才与高技术人才的常规做法。

在进行人才的知识资本量化时,一定要兼顾知识资本的高低和产出。

一方面,将知识资本的量化与其自身价值挂钩,通过员工受教育的程度、工作年限、职务、技能高低等体现出来,这可在知识资本形成之前确定;另一方面,把知识资本的量化与其产出挂钩,要遵循市场交换原则,这可在知识资本运作之后加以确定。

所有的可以叫资本的

都有稀缺性

普通人不懂、半懂不懂

你懂,就是资本

知识可以解决问题,当然是资本

而且是无形资本

随着信息大爆炸和互联网的发展

知识资本的价值越来越变得更以实用为导向

比如我懂,我不懂,我上网一查也懂了

你的知识资本就显得贬值了

但你的知识融会贯通,变得更加实用

其价值就更加凸显了

另外,知识不如见识

见识包涵了对未来的判断

我们所有的事不就是争取未来吗

见识就是未卜先知的预见事物发展

谁抓住了发展规律,谁就厉害

知识资本Knowledge Caital,简称”KC”。

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赖的根本动力。

广义的知识资本量是指以人及其知识成果为载体所凝聚的知识资本总量。

它包括人力、管理、技术、经验及其成果等要素。

狭义的知识资本量是指以人或其知识成果为载体的知识总量在工作岗位上一定期间内释放出来的现值,包括员工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及正在创造的知识及其成果等。

其可以被看作是公司所拥有的全部股本或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净值。

也可以被看成是转化为公司的知识产权和智力资产的知识本身。

在知识资本中,这些财产是在会计结账中被正式认可的惟一形式。

用知识的眼光来看待企业,企业的组织就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生产中的关键投资和价值的基本来源都是知识;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体现而已。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据知识的内在特性。

可以将知识资本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

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

像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存在于书本、计算机数据库、CD—RoM 之中的知识。

所谓隐性知识。

或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 knowl—edge),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

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

资本新形式:知识资本

——————————————————————————–

提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继财务资本和劳动之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第三资源,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知识资本的投资和知识资本的运作。

本文在讨论知识资本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价值的衡量及运作管理。

人类在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三个阶段后,目前正进入第四个阶段—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时代。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经济定义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产品的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企业的成长乃至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

据有关资料报道,英、法、美等14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不是来源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而是依靠知识资本的贡献。

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在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升到60?80%。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生产和传播知识的智力资源已取代传统的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并且形成新的资本形式,即知识资本,又称为智力资本、隐形资本。

它包括员工素质、产品创新、专利和商标等资产,是传统的会计体系反映不了的无形资产价值,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新作《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就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继财务资本和劳动之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第三资源,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智力资本的投资和智力资本的运作。

一、知识资本的含义

关于知识资本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说法。

该领域的实践先驱、瑞典的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Skandia公司的首席知识资本执行官LeifEdvinsson对知识资本的定义为:知识资本是所有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职业技巧。

用两个等式就能够说明知识资本的内涵:

1、Annie Brooking给出的一个等式:

企业=有形资产+知识资本,即知识资本是使企业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2、Skandia公司首次提出的衡量模式: 知识资本(IC)=市场价值(MV)-帐面价值(BV),即知识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差。

二、知识资本的构成

企业的知识资本可分成三部分:

1、人才资本。

是指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经验以及为客户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包括员工知识更新、共享公司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即学习的能力,以及员工对公司和工作的态度等。

人才资本是企业中每个人优秀品质和能力的总和。

2、结构资本。

是支持人才资本的基础设施或知识平台,如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信息技术系统、组织结构形式、企业形象、知识产权等。

它还包括一整套的企业特有的能力与系统,如企业促进创新的能力、提高和创造自身价值的能力,以及使得员工学习知识的时间缩短并更快、更容易和更有效的共享公司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3、市场资本。

是指市场营销渠道、营销网络、公司信誉及长期客户关系等。

在知识资本向市场价值转化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性资本起着桥梁和催化作用,市场资本是人才资本、结构资本发挥作用的主要条件,是企业创造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人才资本是核心,是企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重要基础;结构资本的作用是为激励人才资源创造知识并发挥知识的增值作用提供环境支持;市场资本的作用是保证人才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有效互动和匹配所创造出的知识的价值实现,没有强有力的市场资本,没有完善的营销网络和相应的顾客忠诚,即使是有价值的知识,也难以走向市场,实现其价值。

知识资本通过人才资本、结构资本、市场资本的相互作用、共同整合来推动企业发展,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未来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

三、知识资本的特点

知识之所以被称作资本,是因为知识具有资本的共同特征:一是知识是一种未被消耗掉的劳动。

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资本的共同特征和功能,但也是具有与劳动力和财务资本迥然不同的特点。

1、高度的增值性

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具有增值性,但知识资本的增值性与非知识资本的增值性相比,其增值速度要大得多,而且,非知识资本的增值性以知识资本的运作为支撑,非知识资本的增值性源于知识资本。

因此,把知识资本与非知识资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综合经营,就会产生1+12的效果。

2、长期受益性

知识资本一旦形成,所有者可以终身受益,尤其是对基本知识的积累、基本规律的把握和重要经验的吸收。

3、与主体不可分割性

一般的非知识资本可以通过产权的二重性,把其经营权转让他人经营,并且从中获利。

其之所以能够借贷或转让,是因为这种借贷或转让行为并不影响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非人性的东西。

但是知识资本却不能借贷或转让,它属于人性的东西,如果要借贷或转让知识资本,则必须伴随它的所有者借贷或转让,不能把二者分割开来。

4、不可继承性

一般的非知识资本都是有形的,或是住房、设备、土地,或是货币资金,它可以与原先的所有者相分离,不会随原先所有者的死亡而消失。

但是知识资本与所有者不可以分离,会随主体的灭亡而消失。

5、磨损折旧的无形性

知识资本的磨损主要表现为精神磨损,而不是物质磨损。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加快了知识的老化速度和技术的衰退速度。

四、知识资本的衡量

随着知识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日益凸现,企业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难以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真正的价值是隐藏在传统资产负债表后的知识资本,如何衡量知识资本的价值是知识企业管理者和资产评估机构面临的严峻挑战,是进行知识资本管理的基础,也是跨世纪的会计难题。

世界上对知识资本评估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成果诞生于1995年5月,瑞典的Skandia公司。

经过几年内部实践,在隐去了数字之后,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开的知识资本年度报告,作为传统报表的补充。

1997年公司副总裁LeifEdvinsson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与美国商业和高科技作家MichaelSMalone合作,出版了《智力资本》一书,在书中介绍了知识资本量化评估模型—Skandia导航器的组成,知识资本方程,以及知识资本模型的深远影响。

他们提出,一个企业成功的因素包括五个部分:财务、顾客、运作过程、更新和发展、人力资源。

Skandia设置了一系列指标来评价以上五个方面,将它们综合起来,便是一个新的动态的整体报表模型,称之为Skandia导航器,用它来协助反映公司的知识资本。

导航器作为一种真正的知识资本衡量系统,它不仅反映知识资本的存量,更重要的是揭示和分析知识资本的变动及其原因,关注知识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Skandia的实践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有的专家称知识资本的量化评估是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重要里程碑。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关于知识资本的度量及其价值决定,只有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资产的衡量得到一定体现,多数知识资本还不能用货币计量。

但应该做到,对于能够比较可靠地计量的知识资本在财务报表上给予反映,其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以反映知识资本的实际价值;对于目前不能计量的知识资本,则在财务报表表外予以披露。

五、知识资本的运作管理

如何管理与利用智力资本,保护和发展知识资本已成为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在观念上接受知识资本

要想对知识资本进行管理,必须在观念上首先接受知识资本,承认知识资本是比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更重要的生产要素。

知识资本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理应取得剩余索取权。

知识的资本化是产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其运作提供实施支持和保护。

2、将智力资本纳入企业总资产

现在世界上许多大企业的市场价值往往大大高于其实际的资产总额,大部分高速增长的公司如英特尔、微软等,其价值更远远背离帐面价值。

比如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约5000亿美元,其总资产仅相当于其市场价的10%,市场价与资产价差体现的就是智力资本的价值。

由于体现了智力资本的价值,才使比尔·盖茨以1000亿元列个人总资产世界榜首。

在名牌产品企业和高技术企业中,智力资本在企业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公司应当改变过去企业总资产的计算方法,把智力资本列入企业资产的一部分。

3、建立知识管理制度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知识资本的重要源泉。

企业首先应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加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鼓励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同时要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鼓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全面提高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量。

4、确定知识资本的利润分享形式

知识资本的利润分享形式,既可以用现金方式,也可以用股份方式。

其中股份分配是当今全球企业竞争中的共同做法,能有效地吸引人才,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在知识经济的热土——美国加州硅谷,股份分配已成为吸引管理人才与高技术人才的常规做法。

在进行人才的知识资本量化时,一定要兼顾知识资本的高低和产出。

一方面,将知识资本的量化与其自身价值挂钩,通过员工受教育的程度、工作年限、职务、技能高低等体现出来,这可在知识资本形成之前确定;另一方面,把知识资本的量化与其产出挂钩,要遵循市场交换原则,这可在知识资本运作之后加以确定。

比尔盖茨身价

根据媒体报道,由于微软股价上升,比尔盖茨超越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再次成为世界首富,总资产达到1100亿美元。

据悉,这次反超的神助攻是五角大楼,微软最近获得了五角大楼一份1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股价因此上升。为此亚马逊深表不服,因为在云计算方面,它并不比微软差,至于贝佐斯会采取什么措施,我们只能静候佳音。

1100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因为这些钱实在太多,足以能够影响市场的价格,所以利用价格来量化就很难了,好比用热胀冷缩的尺子,去丈量一个温度很高的物体,这样是永远测量不准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

1、这1100亿美金是市值而不是现金首付的财富是按市值来统计的,所谓市值就是按持有的股票数量和股价相乘得出来的,因此它和现金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如果他要变成现金,需要把股票卖出,但是这样就会导致股价下降,所以这1100亿市值实际上要小于1100亿现金。

2、11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1100亿美元可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如果换算成人民币,价值是7700亿元,按我国14亿人口计算,相当于人均550元。这些钱如果用于购买北京上海的住房,我们按平均每套500万元计算,可以购买154,000套。

但是前面说过,这些钱是市值而不是现金,同样的道理,假如北京上海的房产现在是500万元一套,如果斥资1100亿美元去购买,将影响市场价格,房价会因此升值,实际购买量就达不到154万套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当市值比较小的时候,它的价值等同于现金,当市值比较大的时候,它的价值要小于现金价值,原因就是,当资金规模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时候,用价格来衡量它的价值,就不现实了。

所以比尔盖茨的1100亿美元的财富,只能是一个参考值,用北京的房产这样的实物去量化是很难的。

朋友们好!

比尔盖茨最新的财富总额是1100亿美元,大概折合7700亿人民币。这样的财富总额可以说真的是富可敌国了。那么比尔盖茨的财富到底值多少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

1比尔盖茨财富超过1100亿美元根据最新的统计,比尔盖茨的身价超过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达到了1100亿美元,这也让比尔盖茨重新成为世界首富。

这样的身价可以说真的是非常高了,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根据2018年世界银行国家GDP排名榜。比尔盖茨的财富总额超过了62名以后国家的GDP。

可以看出来,比尔盖茨的财富总额超过了斯洛伐克的1069亿美元,也超过了厄瓜多尔的107266亿美元,也超过了委内瑞拉的96328亿美元。

21100亿美元如果买房子上海大厦总造价在148亿元人民币,大厦高632米,主体建筑是118层,总层数是地上127层,地下五层,总建筑面积是578万平方米。

如果是1100亿美元建造上海中心大厦的话,11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7700亿元,可以建造52栋上海中心大厦。

31100亿美元如果投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线路总长度是1318公里,2008 年动工、2011 年竣工,总投资 2209 亿元,每公里造价是16亿元。

如果是用1100亿美元投资京沪高铁的话,那么大概能够投资349条京沪高铁。

京广高铁总造价接近4000亿元人民币,总长是2298公里,它所穿越的大半是山岭、山区,桥梁、隧道比例占了80%。

如果使用1100亿美元投资京广高铁的话,大概能够投资1925条京广高铁线路。

41100亿美元如果是投资大桥珠港澳大桥总造价是1269亿元,桥梁和隧道总长大概是55公里。

如果1100亿美元投资建设珠港澳大桥,那么可以建设6座珠港澳大桥。

如果是建设渤海湾跨海隧道的话,大概投资需要3000亿元。如果1100亿美元投资这个的话,能够建设25个跨海隧道。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比尔盖茨身价 知识资本的定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