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又叫武二郎。
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
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武松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这武松兄弟虽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百斤力气。
武大郎却身长不到五尺,面目狰狞,短矮可笑,诨名三寸丁枯树皮。
武松,称号行者,因为在家排行第二,又名武二郎,生活在北宋年间,河北邢台清河县(也有记载武松是阳谷县人,经历史考证为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王什庄)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
他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梁山排名第14位。
武松人称行者,又称武二郎。
他是《水浒传》中的一个著名英雄人物,以勇猛善战、机智过人而著称。
在《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被描绘得非常生动。
他勇猛果敢、机智过人,尤其擅长使用棍棒,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对待朋友和亲人非常忠诚。
总的来说,武松是一个非常有个性和魅力的人物。
水浒传中的武松的绰号叫行者,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清河县(今山东省东平县)人,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
武松,字则信,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曾参加过宋江的起义,被封为忠义十三将之一。
由于他在小说中有勇猛、正直等特点,因此人们也称他为武大郎、武二郎,后来成为他的别称。
武松人称武二郎又称行者武松丶武督头
武松外号
细心观察《水浒传》会发现,绝大多数好汉一出场在报上自己姓名的同时,都会顺带说一下自己的外号。
这几乎是江湖上不成文的规矩,也是自己是江湖中人的一个证明。有点类似前些年街上的混混不纹个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黑社会一样。
二郎武松但却有极少的几位好汉,一上来是没有外号的,武松便名列其中。《水浒传》中武松第一次出场,是在小旋风柴进的庄子上,当时生了病的武松很是颓废,一肚子郁闷气差点跟宋江起了冲突,被柴进化解后,才算与宋江不打不相识。柴进介绍武松时说:
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
然后就没下文了,只要我们对比所有好汉相见的开场白,这其实颇有些尴尬,因为没有外号,间接说明武松根本就没混过江湖,因此根本算不得江湖中人。他在家乡失手打伤了人,却误以为对方已死,因此一溜烟跑到柴进这里混吃混喝。好在柴进有些胸襟,不然换户人家,谁肯让这种社会不良青年再待下去呢?
除此之外,我们又不得不佩服宋江为人处世之细心,就连武松这样不招人待见的不良少年,都能以礼相待,给予极大的尊重,让我们来看面对出于窘境的武松,宋江是怎么说的:
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
这和几乎算得上《水浒传》中排得上号的骗人话了,要知道人家武松之前都没出过清河县好不好?而且还是个靠哥哥买炊饼养活的不良少年,宋江压根就不可能听说过武松。但这句话恰恰打动了人生低谷中的武松。
所以说有时候谎言不一定是坏事, 有时也可以拯救一个人,甚至获得一个人的友情和信赖。
打虎武松拜别宋江后,武松踏上归程,之后便是众所周知的【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武松也因此获得了都头的官职,,自此之后我们会发现,武松每每与人相识后,便会有意无意的提到自己打虎这件事,客栈偶遇菜园子张青与孙二娘夫妇时,也三局离不开打虎·:
莫不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武松回道:然也。
与施恩介绍时说道:
景阳冈上,酒醉里打翻了一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便自打死了,何况今日!
甚至在鸳鸯楼中大杀四方后,还在墙上写下八个大字: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打虎这件事让武松闻名于江湖,也让武松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号。此时的武松正式进入了江湖,不再是那个尴尬的没有外号的愣头青了。不过正如所有初入社会的青年人那样,稍稍有点成就,就容易飘了,武松也难逃这个命运。
在替施恩夺回快活林时,看似是帮人,实则并非那么光明磊落,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至多算是个流氓打流氓,黑社会抢地盘,武松被人当枪使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为后来武松差点被冤杀埋下了伏笔。对于这点,施耐庵在对醉打蒋门神这段故事的诗评中就有所暗示:
夺人道路人还夺,义气多时利亦多。快活林中重快活,恶人自有恶人磨。
对于前半句我们很好理解,但最后一句就很值得玩味了,用恶人自有恶人磨而不是恶人自有英雄打,岂不正是暗示武松帮助的并非弱者,而是黑社会收保护费之间的斗殴!但因为武松是《水浒传》想要激励塑造的英雄,所以关于这点就一笔带过,不然会影响武松的英雄形象。
行者武松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用在武松身上再适合不过了,他不问青红皂白,只听施恩一面之词便打走了蒋门神,自然就要承担其后果。施恩本身是官二代,他的父亲是孟州牢房管营,相当于当地的监狱长。仗着父亲的社会关系,施恩在快活林大收保护费,《水浒传》原文中这样描述武松打走蒋门神后的情形:
自此施恩的买卖,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各店里并各赌坊兑坊,加利倍送闲钱来与施恩。
看出来了么,施恩做的哪里是正经买卖,根本就是黑社会,所以当武松可以仗着武力插手黑道纷争时,难道蒋门神背后就没有靠山,要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蒋很快便通过靠山张团练抱上了张都监的大腿,而张都监可是施恩老爸的顶头上司。
事情到这里其实就已经很明显了,官大一级压死人,施恩一方妥协是早晚的事。武松作为当初更好度用的枪,大概率会被施恩一方和张都监一方牺牲掉,毕竟选替罪羊和背黑锅的人,更好度是没背景的。
当武松杀完他所认为的仇人后,静下心来是否会反思:
他当初贸然去打蒋门神到底对还是不对?
施恩一家在其遇害时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