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桫椤是什么植物 桫椤是树吗

不是,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

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

桫椤是什么植物

桫椤属于哪种植物?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8米,属于蕨类植物。现存的蕨类植物大多是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只有极少数在大陆变迁时幸免于难,桫椤即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

桫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常生长在林下或河边等阴湿之地。从外形看,桫椤有些像椰子树,其树干为圆柱形,直立而挺拔,树顶上丛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如果把它的叶片反转过来,背面可以看到许多星星点点的孢子囊群,其中生有许多孢子。桫椤是没有花的,当然也无果实和种子,它是靠孢子来繁衍后代的。

蕨类植物的孢子和常见植物的种子不同,落在适宜的土壤上不能生根发芽,长成新植物。而是先萌发长成一个心形的片状体,称为原叶体。原叶体是绿色的,下面生有假根,能独立生活。通常,在原叶体上长着颈卵器和 *** 器。当 *** 器成熟以后, *** 可在水中游动或颈卵器里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合子仍不断吸收原叶体的养料,继续发育方可形成一株新的桫椤。

桫椤体态优美,是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桫椤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桫椤的茎富含淀粉,除可食用或制花瓶等器物外,还可人药,中药里称之为龙骨风。有小*,可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

桫椤是什么植物?桫椤,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

桫椤茎干高达6米或更高,直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段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

两侧有窄而色淡的啮齿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有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有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

病虫防治

桫椤在自然环境下基本无病害,但经过移栽施肥后也有病害产生。只要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每月对树体和树盘喷施一次就可消除病害。害虫主要有蚂蚁和蜗牛,蚂蚁可用百树得或功夫农药喷雾灭杀。

桫椤是什么植物桫椤(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别    名,台湾桫椤、蛇木、树蕨,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

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植物界的活化石——桫椤 桫椤(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别名蛇木;是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素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唯一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其种群历史可追溯到恐龙时代,有活化石之称。

桫椤基本介绍

形态特征

桫椤茎干高达6米或更高,直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

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有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有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15米,三回羽状深裂;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裂,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

孢子囊群孢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囊群盖球形,薄膜质,外侧开裂,易破,成熟时反折覆盖于主脉上面。

生长习性及分布

生于山地溪傍或疏林中,海拔在260-1600米范围内。桫椤为半荫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多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气温在5-35℃的山区、坝区和庭院均可栽培。

桫椤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东南亚和日本南部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日本、越南、柬埔寨、泰国北部、缅甸、孟加拉国、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

主要价值

研究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观赏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物种现状

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受第四次纪冰期的影响,桫椤经历过无数沧桑,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坏,分布区也大幅度收缩,桫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渐变得恶劣,自然繁殖越来越困难,种类濒临灭绝。脆弱环境中避难引起国家植物学家及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焦虑。

濒危原因

桫椤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自然繁殖率低

桫椤成年株每年产生孢子数量多,但死亡也多。在自然界,有幸存活的孢子,从萌发至形成幼孢子体这一过程,费时达1年以上,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或延迟以后的发育进程。

桫椤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胚胎等过程对环境要求严格,发育对环境有严重的依赖性,限制了它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生栖繁衍,而成年株在周围5米范围内也限制了生长桫椤幼株,因此适宜生长的区域更小了。尽管桫椤偶尔也能侵入并幸存在新的森林区域,但它竞争不过当地迅速生长的植物。

桫椤是木本生植物,生殖周期很长,生殖过程在离体情况下进行,发育进程完全受变化的环境控制,不利于生存发展。桫椤无完善的根系,很难适应现存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由于原始森林逐年破坏,桫椤赖以生存的温暖、潮湿、荫蔽、水分充足、土层肥厚和排水良好的环境受到毁坏或消失,桫椤本身也就受到威胁或毁灭。人为直接砍伐,使生长数年的或几十年的桫椤毁于一旦,不法分子盗挖盗卖桫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保护措施

由于桫椤随时有灭绝的危险,更由于桫椤对研究蕨类植物进化和地壳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所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桫椤科的全部种类,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名录(红皮书)中,成为受国际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由于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中国早期公布的保护植物名录,也将桫椤与银杉、水杉、秃杉、望天树、珙桐、人参、金花茶等—道,列为受中国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植物(将桫椤科全部种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并在贵州赤水和四川自贡建立了桫椤自然保护区,广东也在五华县建立了旨在保护桫椤的七目嶂自然保护区。

桫椤种植技术

一、起苗和运输:1米高的树,要挖60厘米的树盘,把树盘外的根全部断开,深度视根系情况而定。因桫椤无主根,深度不必过深,在须根不多时,一般在30至 50厘米之间可以了。挖起后将10厘米以上的羽状主叶全部剪掉,10厘米以下的2至3个主嫩叶留下。用鲜苔藓泡水后挤去70{bf}左右的水,将桫椤根部和茎部包好后扎上绳子装入木箱,箱内的空间再用鲜苔藓填满就可长途运输。

二、土壤整地:桫椤喜酸性土壤,适生长在透气松酸性腐叶土上,更好度选用山林中的腐叶土来栽培。可根据树体的大小,挖深50至100厘米,60至120厘米见方的坑来移栽。亦可用花盆栽种。

四、定植措施:将准备好的腐叶土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按说明书兑水消*杀菌。树体和根部也用此法消*,将坑的底部填上消过*的腐叶土踩紧。在操作过程中一边给树 *** ,一边在腐叶土上撒上呋喃丹杀死地下害虫。栽完后浇透水。桫椤喜高湿环境,因此应搭架盖上黑色遮阳网,遮去60{bf}以上的直射阳光。冬季还应防霜。

桫椤怕干旱、忌水涝,所以树盘周围应排水良好。根据地理环境情况,每天可对树茎和树盘喷雾状水以保证湿度。30天后3个新主叶就可长大,其他嫩叶也开始萌发。

五、施肥方法:

1.有机肥,每年可施两次经发酵的猪牛羊粪,每株树20至50公斤。

2.无机化肥,每年除冬季外均可施用。两个月施一次复合肥,根据树体大小,每次施o1至1公斤。先把树盘内盖的腐叶土拿去一层,洒上化肥再将腐叶土盖上浇透水。

六、养护管理:为了使桫椤长得快,除了经常向树盘和树茎喷水保湿外,还要对羽状主叶进行修剪。当长出10至12片主叶后,应由下至上剪除多余的老叶残叶。这样每日可长出2至3匹主叶,桶栽的每年可长高度10至15厘米,地栽的可长15厘米以上。

七、病虫害防治:桫椤在自然环境下基本无病害,但经过移栽施肥后也有病害产生。只要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每月对树体和树盘喷施一次就可消除病害。害虫主要有蚂蚁和蜗牛,蚂蚁可用百树得或功夫农药喷雾灭杀。蜗牛喜潮湿环境,主要危害树体嫩叶和嫩秆,可用农药蜗克星和灭蜗灵等撒在树盘表面灭杀和人工捕捉。

植物文化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桫椤是什么植物 桫椤是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