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题

县级课题是指由县级教育教研部门主管的县一级教研课题,它包括课题的选项,立项以及成果评定和向上一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成果推荐等,课题由县级管理。

而校本课题则是学校一级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由学校及教师确定课题选择、立项、方案制定以及课题实施和成果申报,学校评定成果,可以向县级推荐。

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更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虽是一个外来语,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许多中小学对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 *** 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我国中小学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

一、校本课程的涵义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 *** 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校本课程的关联性,是指课程计划中的校本课程与同一课程计划中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校本课程只是新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但决不能取代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特有的重要功能,因而它必然要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其关联性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国家课程、一地方课程各自的总体目标具有互补性;第二,校本课程的总课时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总课时具有整体性,第三,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国家课程的育人功能具有辅助性。

校本课程的校本性,是指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这是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根本特征。首先,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一方面,校本课程的生成要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要为学校办出特色而服务;另一方面,它又以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即为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而设置。所以,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有力补充。其次,校本课程须依靠学校而生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以校长为首的本校教师。第三,校本课程深深植根于学校。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由师生对它的感情和智慧、本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资源以及经过师生加工处理了的网络信息资源有机构成的一片沃土。它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的根深深扎在这片沃土里。

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是指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学生要想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作为育人蓝图和育人媒体的学校课程应适当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然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只提供学生极有限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校本课程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当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时,它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种种特别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门类,让学生自由选择。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是逐步增强、分层推进的。

二、校本课程的特点

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指校本课程的结构、功能与国家课程的结构、功能之间的差异。这集中表现在:校本课程大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换言之,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决定于构成校本课程内在结构的三种基本成分(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与构成国家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之间的差异。校本课程以贯彻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协调充分、各有特色的发展为主要目标,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参与的实际操作、评论创作、调查研究、问题探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由这样三种成分组成的校本课程具有四个突出的特征。

其一是实践性。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显然,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

其二是探索性。成熟的校本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凡有显著育人功能的各门校本课程大多是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的,学生便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实际材料,进而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各个课题或主题的答案多为实际答案(即拿出各种作品),也有认识性答案。有些课题或主题有多个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操作有据,就可获得优良的成绩。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