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进行资产配置,这是目前大部分人都想了解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大家口袋里面的钱就越来越多了,面对家里一定数量的钱到底该怎么配置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也问题!
第一、”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资产配置最忌讳的就是把大部分钱投入到一种配置里面去,这样风险太大,一亏就全部亏点,甚至还会产生负债,由富裕到破产就在一瞬间。
所以要把钱投入到多种配置中去!
列举集中资产配置类型:
1、从范围上看,可分为全球资产配置、股票债券资产配置和行业风格资产配置;从时间跨度和风格类别上看,可分为战略性资产配置、战术性资产配置和资产混合配置;
2、从资产管理人的特征与投资者的性质上,可分为买入并持有策略(Buy-and-hold Strategy)、恒定混合策略(Constant-mix Strategy)、投资组合保险策略(Portfolio-insurance Strategy)和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
3、在现代投资管理体制下,投资一般分为规划、实施和优化管理三个阶段。
投资规划即资产配置,它是资产组合管理决策制定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
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机构投资者资产和负债问题的本质、对普通股票和固定收入证券的投资特征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
第二、把握资产配置三大黄金原则
资产的合理配置有简单分法,也有较为复杂的高级分法,黄金三原则就是针对更高净值人群的一种投资理财方案。
具体来讲就是:一个是要检视货币层面的资产规模,是否有缺位的配置。
第二是要关注投资机会,丰富资产投资,使得资产配置更为多元化。
第三是要加大另类资产的占比,比如私募股权、对冲资金的投资,达到整体希望的收益率。
曾有财经专家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介绍自己的理财方案:我自己会把家庭资产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部分,短期可以以自身3-6个月的日常开支做匡算,这一部分资产我会放在现金宝这样的货币基金里面;中期以1-3年为一个投资期限,这一部分会以银行理财这样比较稳固的方式对待;长期会放在和权益类资本市场相关的部分,比如基金定投。
这就是根据资产配置黄金三原则来进行的。
第三、熟悉资产配置流程
1目标和限制因素
通常需要考虑到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和时间跨度要求,还需要注意实际的投资限制、操作规则和税收问题。
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就常被投资者作为短期现金管理工具,因为其流动性好,风险较低。
2资本市场期望值
这一步骤非常关键,包括利用历史数据和经济分析,要考虑投资在持有期内的预期收益率。
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在这一步骤具有相对优势。
3资产组合类项
一般来说,资产配置的几种主要资产类型有:货币市场工具、固定收益证券、股票、不动产和贵金属(黄金)等。
4有效组合边界
找出在既定风险水平下可获得最大预期收益的资产组合,确定风险修正条件下投资的指导性目标
第四、寻找最右组合
1保护型资产配置组合
对于在未来12个月内对资金有一定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而言,往往不希望冒可能因获得一定额度的投资收益而损失本金的风险,诸如要给儿女支付留学学费的父母,有买房需求的夫妻等等,对于这部分人群,更多的诉求是资产保护,所以通常会在货币,国债等方面进行配置。
这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获得回报可能赶不上通货膨胀的步伐,实际上会削弱购买力。
2收益型资产配置组合
对于追求高收益的投资人群而言,投资组合通常包括大型盈利公司的投资级固定收益债务,房地产,国库券以及具有长期持续股息收益的股票。
典型的以收益为导向的投资者是即将退休的人。
3平衡型资产配置组合
对于大多数的投资者而言,平衡投资组合是最佳选择,基于此逻辑的投资组合可以在长期增长和当前收入之间达成平衡,既能产生现金又能随着时间推移升值,本金的波动要小于增长型投资组合。
平衡的投资组合倾向于将资产分配给中期投资级固定收益债券和知名企业的普通股股票,其中许多可以以现金支付股息。
4增长型资产配置组合
刚刚步入职场生涯或者是对积累长期财富的年轻人群往往比较中意此类型的资产配置组合。
这些资产不需要当前产生收益,因为投资者处于就业期间,他的工资可以支付当下所需的费用。
与收益型资产配置不同,投资者可能通过存入额外资金来增加其每年的头寸。
在牛市中,增长投资组合往往明显优于同行; 在熊市中,它们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在大多数情况下,增长型投资组合可以选择投资于普通股。
无论是哪种类型资产配置组合,投资者都会发现你的需求会随着生活各个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四十岁的你距离退休还有十几年,你会选择将自己每年10%的资产配置到以盈利为导向的投资中,但当你快退休的时候,可能会调整到另一种全新的资产配置组合中,因为你的目标不一样了。
最后,资产配置不仅仅不需要理论,更多需要操作实践,希望粗浅一点解答能对你有一点帮助!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5a25801a68764d0ca4d4d8f3e87c1a6b” width=”541″ height=”300″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7b9dc782e0fc48778b89688ae21e7278″ width=”500″ height=”281″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b308def40b0e4f3cacaf05a408deccc4″ width=”500″ height=”342″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846496605f3f4311b4909c35ec590aef” width=”500″ height=”318″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cac5080289044a389603f3a1ef36ad9c” width=”500″ height=”406″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7e2bc94c35934edba4eb03e7f366eca9″ width=”500″ height=”353″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3676b7fe65af451aababa364f3b653a8″ width=”951″ height=”1832″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cb7aa0257e1c43c183ad669f816a38c0″ width=”549″ height=”565″ 在想知道答案的同时,你首先要弄清楚你自己的风险把控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低风险,就去存银行,买理财,都是风险较小的投资手段。
中等风险的就是投资股票,股票基金。
高风险就是投资期货,黄金,白银这些高回报的。
国际上有专门的资产配置方式图,叫标准普尔象限图,里面把人的一年所能挣的钱划分为10%,20%,30%,40%。
10%对应在第一象限,表示年收入的10%用于平常的生活开支,一般为2—3个月月收入。
第二象限的数字为20%,表示保命的钱,专款专用,此项款项一般为重疾或者意外保险;第三象限的数字为30%,表示生钱的钱,一般用于搞投资,比如做生意或者基金股票等(可承担一定风险)。
第四象限的数字为40%,叫保本的钱,用于孩子的教育或者自己的养老规划。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8513706bc3db48cf94f1502adab8c066″ width=”1024″ height=”614″ 合理的资产配置需要从获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个方面去安排和运用资金,同时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来达到相应的财务目标。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资金!也就是所谓的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下面给你两个配置的方案和模型供您参考
配置方案一: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这个图的广泛和权威来自于调研了全球10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从而分析出他们的配置方式得出的!
它把资产按比例分配给四个账户!
账户一:现金账户
通俗来说就是短期要花的钱,可以按总资产的10%去准备,也可以留有3~6个月的生活费,目的是一旦暂时不工作,或者换工作时期帮助家庭依然维持现状!用活期储蓄,支付宝等工具来做。
账户二:保障账户
通俗来说就是保命的钱,可以按资产的20%去准备,此账户目的是专款专用,以小博大,解决由于家庭成员因疾病或意外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补偿。
用保险规划。
账户三:理财账户
通俗来说就是保本升值的钱,可以用总资产的40%来准备,目的是解决生活必须面对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等的储备!用定期储蓄,债券,信托等本金安全,收益稳定的工具来做。
账户四:投资账户
通俗的说是生钱的钱,可以用总资产的30%来储备,目的是适当的忽略风险,来追求相对较高的收益。
用股票,基金,房产来做!
配置方案二:4321分配法
我们可以把资产分为四个部分,40%用来投资,为你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渠道,30%用来消费,让您的生活节制有度,20%用来储蓄,强制性的做好原始积累,10%用来买保险,帮您的生活减少后顾之忧!这个分配法就是一种资产上涨后,就减少这种资产的总额,把它平均分配在其他资产中,始终让您的配方保持在4321的比例,举个例子,假如您年薪10万,拿4万元来投资,3万元来消费,2万元来储蓄,1万元买保险,你的投资赚了2万元,或是你的工资涨了2万元,就可以把这多余出来的2万元再按照4321的比例平均分配到前面说的四部分上,这样你各部分投入的金额都会上涨,而且还有保障。
以上两种资产配置的模型,让您的资产在追求增值的同时做到安全与稳健!是最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
如果我的解答能为您多一份帮助和支持,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您还有其他保险方面的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给我,或者私信给我,我们共同学习交流!愿与您一起分享,共同成长!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fb7061a88be44aba9fc24b87fd6dbc40″ width=”1124″ height=”844″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9fa05ce883fe4cad9620bc2c164b2787″ width=”1124″ height=”768″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就说过: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
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那么,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通常需要考虑到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和时间跨度。
一、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种因素,包括投资者的年龄或投资周期,资产负债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风险偏好等因素。
二、影响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相关关系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动向、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监管等。
三、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与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四、投资期限。
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之间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合理的管理资产,应该至少有四个账户!
1生活账户,这个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账户,需要我们每天,每月支出的,健康的生活账户大约占比为家庭收入的10–15%,当然现在很多人都不能达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后期努力去争取。
2保障账户,也可以称之为应急账户,这个账户里面的钱一定是专款专用的,是为了我们防备着以后的突发事件的,一般可以选择做风险转移,买保障性的商业保险,作为杠杆。
这个账户一般占家庭收入的10%–15%。
3短期投资账户,这个账户主要用于短期的投资,将资产进行增值,因为此账户存在风险,所以,建议投入为家庭收入的30%左右。
4最后一个是我们的长期收益账户,这个主要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我们的养老,一个是子女扶养,这个账户至少需要20%
投资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要进行资产配置,如何优雅的通过资产配置,培育出投资之花,修炼出胜利之果。
所谓资产配置,其实就是一种投资策略,通过选择并定义各种资产类别,以资产类别的历史表现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比价。
其实,资产配置这个概念,既不新鲜,也不复杂,更没什么高大上。
究其根本,其实就是帮助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战胜人心。
我们来分享一个实际案例:
陈总原本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2014年下半年开始股市大涨,无意中了解到几个大客户、好朋友都在炒股,于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加入了股民大军。
当时是2014年年底,股市行情一路上涨,陈总投入的50万,短短一个月就赚了一倍,在利益的刺激下,又马上追加了200万转进股票账户。
看着自己的账户中那些数字不断的疯涨翻倍,陈总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欣喜不已。
2015年春节过后行情一路暴涨,陈总不断追加资金,很快帐户高达1000万,陈总不满足于此,继续马不停蹄的找配资公司,加大投资杠杆,到了2015年5月,陈总的账户盈利已经过亿。
巨大的收益使陈总冲昏了头脑,不断的买入、不断的加码、不断的孤注一掷。
万万没想到,刚到年中,股价就掉头向下,陈总手里的股票猛跌个不停,短短几天就把之前的浮盈回吐。
即使如此,陈总依然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每下跌一次,就加大补仓,越补越亏,越亏越补,最后出现了巨大的亏损。
原本身价颇丰的陈总,最终败给了自己人性中的贪婪。
资产配置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资产配置模型在海外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积累,并且受到持续关注。
美国经济学家,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科维兹,早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资产选择:有效的多样化》,就已经通过理论和实证证明:资产配置有益于财富长期稳定增值。
后来的多半个世纪里,资产配置理论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通常人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自己拥有的财富涨得多还是少,主要取决于配置的某项金融产品收益回报率高不高,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有全球资产配置之父之称的加里布林森研究表明:
投资组合收益方差的因素:
915%取决于资产配置;
46%取决于产品选择;
18%取决于市场实际;
21%取决于其它因素;
也就是说,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组合收益的决定性因素,现在这个结论获得了投资界的普遍认可,同时也为资产配置在资产管理业务中树立了无法撼动的地位。
资产配置的方法很简单
资产配置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无比简单。
首先来解释一下资产的定义。
资产:你买了这个东西。
他可以为你赚钱的叫资产。
如房产。
反之,你买了这个东西不仅不能为你赚钱。
而且。
你还要不断的为他掏钱。
叫负债。
如车子。
如果你现在的财富是1000万以下。
80%买入资产。
20%投资其他。
如果你现在的财富是1000到5000万。
50%买入资产。
50%投资其它。
如果你现在的财富是五千万以上。
80%投资其它。
20%买入资产
人类的五大资产如下:
1:可以自动化运营的公司。
2:房地产
3:有价证券(如股票等)
4:古玩黄金字画
5:专利权著作权。
有效资产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蕾 以光大银行为研究对象,计算出该行目前的数据资产价值超过千亿元。瞭望智库与光大银行8月联合发布《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光大银行为例,完成了对其首次数据资产价值计算。
尽管数据已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热门资产,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对数据资产进行定义、确权、估值及交易流转,仍是难题。
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表示,数据确权是数据要素流通的前提,能充分保障数据流通各参与方的权益;数据定价是数据要素流通的基础,保障数据在市场的参与下逐步趋于公允价格;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通过逐步完善的交易机制,实现数据要素的有序流通。
银行数据如何进行合理的估值和定价?数据资产价值的计算方法,就像我们解一道应用题,使用最朴素的、都能理解的方法,就是先确定算什么,再知道怎么算,最后采集数据、代入公式得到最终的价值。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史晨阳如是总结。
数据资产怎么估值
据了解,《白皮书》以光大银行为研究对象,针对17个估值对象确定了17个数学计算公式,结合111个计算参数,明确出198个计算指标及口径。最终,采集了198个指标数据,计算出光大银行目前的数据资产价值超过千亿元。
具体来看,《白皮书》首先将银行数据资产分为原始类、过程类和应用类,共17个估值对象。其中,原始类包括内部采集类数据资产和外部获取类数据资产两个估值对象,过程类数据资产作为一个估值对象,应用类包括统计支持类数据资产一个估值对象,和收益提升类数据资产的三大类,共13个估值对象。
估值方法来看,因为数据资产目前有货币度量估值方式和非货币度量估值方式,考虑到普适性、数据资产特征、业务收益对应性等因素,对于这17个估值对象,《白皮书》采用货币度量估值方式中的成本法和收益法来估值(如图)。
其中,收益提升类数据资产是指在业务开展环节中,输出业务洞察,直接赋能产生业务收益的数据资产,包括模型、数据产品等。算法模型便是一种典型的收益提升类数据资产,业务应用前景范围广,业务支持与决策方式多,被认为是银行最广泛、最重要的收益提升类数据资产类型。
以银行业常用算法模型类数据资产为例,根据其与业务价值产生关联程度,可分为直接收益模型和全领域通用模型两大类型。直接收益模型包含能直接支持营销、运营和风险管理三大领域的收入增加或损失减少的模型,其输出价值可以根据细分业务领域收益情况直接进行估值。全领域通用模型主要指输出结果可以被跨领域、跨条线、跨部门使用,或作为面向高层业务决策算法模型输入的的一类模型,其输出价值体现在上层直接收益模型中,具体来说,如下图,直接收益类模型可分为3大类,其中通用营销模型、通用运营模型、通用风险模型并称为分领域通用模型,作为一个估值对象。
以其中的营销类模型为例,《白皮书》提到,在大数据营销类模型应用之前,银行业务人员主要通过地毯式营销将相关产品推荐给一类客群。这种粗放式营销,一方面会导致有限的营销资源被过度分散,另一方面无法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购买偏好,导致营销转化率低。
各金融机构逐步开始应用大数据营销类模型,通过预测能力强大的集成算法、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模型开发,能有效识别出高营销成功率的客户名单,协助业务人员最大限度的开展精准营销,促进客户购买产品,并最终提升产品销售收入。
因此,大数据营销类模型输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模型应用前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上,可以通过客户人次增量和产品客均收益获得进行对比。营销类模型基于客户和产品的关系可进一步分为促进新客首购产品的交叉营销类模型、促进老客回购产品的向上营销类模型以及通用购买预测模型三类。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朱勇认为,数据要素被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但并非所有的数据都能称之为数据资产,只有关乎到国家治理能力,能够成为优化分配和使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关键依据或具备重大商业价值的数据资源才是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的对象。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面临五方面挑战
构建数据资产估值体系的终极目标,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这其中,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以及数据要素的生产大户和需求大户,是我国最有可能率先培育出数据要素市场的垂直领域。不过,从现状来看,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存在五大方面的挑战。
第一,数据确权应更多关注使用权,淡化所有权。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李连三表示,很多数据的产生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主体多、权益关系复杂,从数据所有权视角看,很难界定数据权属,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立法和实践中并没有对数据所有权进行清晰界定,而是侧重于数据合规使用问题。从数据使用视角看,数据涉及产生数据的各利益相关方利益,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共治,在采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应保证各利益相关方权益,例如,金融机构在推动信贷信息共享中需要征得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等。数据资产价值的发挥取决于数据合规使用的机制安排,在兼顾各利益相关方权益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交互、使用,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裁谭少慧表示,数据确权是机构面临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在以个人信息作为交易对象的场景中,数据的所有权大概率属于个人;但对于将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后的数据,目前仍缺乏相应的确权机制和保护体系。
第二,数据加工处理方式有待升级。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表示,数据资产可以被多维度加工,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数据资产。作为连接数据与应用的桥梁,变量加工体系越来越重要,传统以代码编写为核心的变量加工方式在日益增长的规模化数据处理需求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传统变量加工方法通常由科技人员依据业务人员提出的加工需求进行代码编写、测试和验证工作,工作量极大且极为繁复;另一方面,手工编写的代码不具备跨平台的通用性,数据在不同平台的协同对接过程中,兼容性也较差。
第三,机构、市场的数据治理和应用能力面临更高要求。李健以金融业为举例称,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内部各个业务条线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对业务的重要性也有差异;另一方面,数据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呈现零散式分布,横向纵向割裂,部门之间、条线之间对客户数据配置水平比不一致,加大了后续数据整合和应用的难度。如何规范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挖掘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数据治理举措来实现数据的可见、可管、可用,如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应用的优良数据资产,都面临着更高要求。
第四,数据资产的估值方法还不够科学、客观。由于数据资产的概念不清晰,且现行的会计评估与计量方法难以有效满足数据资产估值的实际需求,导致其未能被有效确认与计量。部分企业已经确认的数据资产只能以专利的形式记录在无形资产条目上,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未实现数据要素与知识、管理等其他要素的有效区分。
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副总经理潘润红认为,由于数据确权和估值缺乏相应依据,造成了两大困境:一是金融机构按照审慎管理的原则,不愿、不想、不能共享;二是由于缺乏针对金融数据的评估体系、可信流通体系,进而无法实现数据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第五,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仍然突出。潘润红表示,尽管监管部门连续出手,但数据的采集、存储、共享等环节隐私泄露问题仍时有发生,数据黑产仍然猖獗。同时,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大数据杀熟等数据垄断现象也亟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