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分隔线的宽度。
分隔线的宽度与版心宽度保持一致。
小编以版心尺寸156mm×225mm(格式公文上都是写宽×高)为例进行说明。
该版心宽度为156mm,那么分隔线的宽度也设置为156mm。
具体如何设置请看第五步。
02
分隔线的高度。
首条分隔线与末条分隔线的高度一致,小编根据公文要求设置为035mm,中间一条分隔线的要细一些,小编根据公文要求设置为025mm。
03
分隔线的位置。
版记代表着一篇公文的结束,位置选择在最后一页的最下方,应调整行距等使末条分隔线与版心下边缘重合。
04
分隔线的行距。
行距与正文的行距保持一致,选用285磅。
05
设置分隔线的高度。
将鼠标放在需要修改的横线上,等鼠标变成十字箭头符号时右击,选择设置对象格式,进入对话框。
点击线条—粗细(W):后面磅后面的下拉箭头,修改为毫米,然后将数字选中,在键盘中输入035,点击确定。
首先,插入表格。
将鼠标光标定位于公文最后一页的最下方,点击【插入】-【表格】,选择1×2表格。
然后,设置分隔线的粗细。
选中整个表格,右击选择【边框和底纹】-【边框】-【无】,选择1磅的实线,并点击第一条和第三条横线,选择075磅的实线,再点击第二条横线。
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1 版记中的分隔线可以通过输入三个或以上的连字符 ;-; 或星号 ;*; 或下划线 ;_; 来实现。
2 这些分隔线的使用是为了在文本中划分不同的段落或内容,使得阅读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3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分隔线前后加上空行来进一步突出分隔效果,使得文本结构更加清晰易读。
公文版记
中文名版记
外文名Edition mark
属于行政公文
包括主题词、抄送单位、印发单位、印发日期。
详细解释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面(封四),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本标准规定版记置于最后一面(封四),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也就是说版记一定要放在公文的最后即公文的最后一面(本标准规定公文双面印刷)的最下面的位置。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因为公文的开始部分很明显,即印有红头的首页,而结束部分就是本标准规定的版记。这样,红头与版记之间的所有部分都是公文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此可以准确认定公文是否完整,确定版记的位置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以下情况:
(1)公文主体之后的空白容不下版记的位置,需另起一页标识版记,此时版记要放在最后一面,即使前一面完全空白也没有关系。
(2)公文的篇幅如果在一个折页(即有四面)以上,这时公文的页数一般应是4的倍数,此时版记也一定要放在最后一面,而不管前面的空白有多少(一般不会超过3面)。
(3)公文有附件。如果附件最后的空白能够容下版记,而该页又正是4的倍数,此时版记应置于该空白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附件是被转发的文件,该文件后面也有版记,此时被转发文件的版记不能代替转发文件的版记,转发文件还应标识自己的版记。
注意事项(1)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35mm),中间部分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25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的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2)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
(4)版记中的反线。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