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起义,93年前的初春,在1928年2、3月间,朱德、陈毅等率南昌起义余部,由粤北进入湘南地区。
1928年1月12日宜章县城年关暴动后,朱德等率南昌起义余部克郴县、取永兴、占耒阳、打安仁,以耒阳为中心,组织指挥湘南起义和农民革命运动最为激烈、最是高潮的时期。
1928年3月底,面对湘、赣、粤、桂四省军阀向湘南起义部队实施四面围剿的险恶形势,朱德在敖山庙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挥师井冈山。
从耒阳上井冈山的队伍主要有五路,总数一万多人。
其中第一路是朱德、王尔琢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第四师共3000人,从耒阳水东江出发上井冈山,几天后,邓宗海和李天柱带领5000人也从这里出发,沿朱德部队路线上井冈山
湘南起义
中文名湘南起义
主演陈大伟,侯煜,朱义,源维杰,郭鑫,王嘉,方川,陈姝,魏东,吴卫东
类型剧情,战争
时间1928年1月12日
地点宜章县
片长98min
结果组建了湘南第一支农军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领导者朱德、陈毅
交战各方共产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领导党派中国共产党
评分24
起义人数南昌起义军余部2000多人
背景大革命失败后,湘南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下仍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冬,中共湘南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在湘南各县城镇和乡村中恢复和建立了工会、农会及起义队、赤卫队等组织,为湘南起义创造了条件。
湘南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大革命失败后,湘南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下仍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冬,中共湘南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为湘南起义创造了条件。朱德了解到宜章县城敌人力量空虚,就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由地方游击队领导人胡少海(共产党员,出身豪门,身份没有暴露)以国民革命军第16军140团团副的名义,率领一支先遣队进驻宜章,稳住宜章的上层统治者后,大部队随即跟进。
经过1928年春节前后,中共湖南省委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先后发动了38次武装起义,统称年关起义。其中,由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取得了重大胜利被载入史册。
湘南与广东省山水相依。1928年1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2000多人从粤北进入湘南,并与当地党组织共同完善和实施了《湘南暴动计划》。湘南特委所属宜章县委即找朱德、陈毅等汇报了宜章的敌情。朱德了解到宜章县城敌人力量空虚,就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智取宜章的胜利,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1928年1月22日,朱德化名王楷,与陈毅率部打着国民党军第60军第140团的旗号进入宜章县城,将前来欢迎聚宴的反动官吏及豪绅全部逮捕,并解除了国民党县团防局和警察的武装。湘南起义以智取宜章县城为开篇,拉开了整个湘南起义的序幕。随即,朱德、陈毅将部队整编为工农革命军1师,并在广东坪石一带消灭了前来镇压起义的国民党军许克祥师。此后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农民攻入县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起义烈火燃遍了整个湘南。
参加湘南起义的共有11个县,100多万农村人口,7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湘南起义让大革命失败处于低潮中的革命群众看到了希望。1928年1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近800人由韶关北上进入湘南宜章县境,与宜章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朱德、陈毅经与宜章县委研究,决定趁国民党李(宗仁)唐(生智)战争爆发,湘南敌人兵力薄弱之机向湘南发展,夺取宜章,发动武装起义。
1928年1月12日,南昌起义军余部利用宜章县委委员胡少海(出身豪门,曾任程潜第六军营长,因不满国民党军叛变大革命弃甲还乡,并秘密参与领导农民斗争)在当地的影响,把部队伪装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所部,公开开进宜章县城。果然,全县官吏劣绅听到胡少海带领军队进城的消息后,都纷纷出城相迎。
县长还设宴为朱德、陈毅、胡少海等官长接风洗尘。席间,部队按计划一举拘捕了国民党政府官吏和豪绅,解除了团防400余人的武装,缴获长短枪360余支。接着发动群众开仓放粮,并打开监狱,解救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智取宜章县城打响了湘南暴动第一炮(朱德评语)。南昌起义军占领宜章县城后,按照中共中央以前所给的番号,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与此同时,建立了宜章苏维埃政府和农军独立团。
工农革命军占领宜章给当地反动势力以打击和震动,驻防广东乐昌的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深感受到严重威胁,亲自率部直扑宜章,企图乘工农革命军在湘南尚未站稳脚跟之际,予以剿灭。为给许克祥部队坚决打击,扫除湘南革命斗争的障碍。朱德率部和农军主力主动撤出宜章城,向黄沙堡方向转移。国民党军占领宜章城后,许视工农革命军撤出是力弱惧歼,便下令即向南追击工农革命军。
工农革命军在农军配合下,在运动中创造战机,在岩泉、栗源地区击溃独立第三师一部,并乘胜追击到乐昌县的坪石,歼该师主力1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资,后回师重占宜章县城。2月6日建立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开展打土豪的斗争,人民群众积极报名参加工农革命军和农军,革命武装迅速扩大。工农革命军打败许克祥和宜章苏维埃政府建立的消息很快传遍湘南。湘南各县县委先后派人与工农革命军联系,请求发兵支援农民起义。
时值李宗仁对唐生智的战争重新开始,湖南国民党军无力顾及湘南,中共湘南特委和各地党组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纷纷组织领导工农群众起义。为支援农民起义,工农革命军挥师北上,在黄泥坳打垮国民党军何键部两个营后,于2月上旬占领湘南重镇郴县,帮助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随后分兵协助当地农军占领资兴、永兴、耒阳、桂东等县城,并相继建立了县、乡、村工农兵政府。
1928年2月23日上午,中共宜章县委在西门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庆祝起义胜利。朱德宣布起义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为参谋长。年关暴动的枪声使反动派惊恐万状,国民党当局命令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即日进剿,不得有误。许受命后立即带着全师人马,妄图扑灭湘南起义的烈火。朱德率部队秘密撤出宜章县城,隐蔽在乡间。坪石一战,击溃了许克祥的兵力,随后重占宜章,成立了宜章县苏维埃政府。
在此期间,祁阳、安仁等11个县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建立苏维埃政府的运动在湘南轰轰烈烈地展开。
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太平楼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在湘南各地起义过程中,中共湘南特委将宜章、永兴等5县的农军,分别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三、第四、第七师和两个独立团,共8000余人。3月上旬,李宗仁与唐生智之间的新军阀战争,以唐生智失败出洋而结束。10日,南京国民政府向湘粤两省国民党军下达了协剿湘南工农革命军和苏维埃运动的命令。17日,国民党军7个师向湘南地区反扑。由于中共湘南特委执行盲动主义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致使工农革命军无法在当地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陈毅率部于4月上旬撤出湘南地区,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移。不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领导人朱德(1886年~1976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9年~1976年)。四川仪陇人。原名朱代珍,后曾改名朱建德,字玉阶。
抗日战争爆发后,同周恩来、叶剑英代表中国共产党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就共同抗日问题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后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后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还兼任军委前方军事委员会分会(后改称华北军分会)书记,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对日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继续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9年庐山会议后受到错误的批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他进行了抵制。1976年7月6日卒于北京。主要着作收入《朱德选集》。
陈毅(1901年~1972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字仲弘。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押解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担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遭到严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卒于北京。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着和诗词,1977年出版有《陈毅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