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的名人有魏氓,他是八十年代的校园诗人,青年文学家,1967年毕业于海伦师范学校,1984年发表诗歌作品,是是那时候的黑龙江绥化市文联的秘书长,市作家协会的主席,写过,粮仓的诗歌,还有首,纸飞机,都广为传颂。
海伦县
海伦市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区。
全市幅员面积4,667平方公里,处于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从东北到西南由低丘陵、高平原、河阶地、河漫滩依次呈阶梯形逐渐降低,平均海拔239米。海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20天左右,日照时数2,600至2,800小时,有效积温2,200至2,400℃,年降水量500至600毫米,暖季水、光、热同期。
2020年,海伦市生产总值(现价)1252752万元,比上年增长16%。
中文名海伦市
外文名Hailun City
别名海伦县
行政区划代码231283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黑龙江省绥化市
地理位置绥化市北部
面积4667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3个镇、10个乡
政府驻地海伦镇
电话区号0455
邮政区码152300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三圣宫、雷炎公园、东方红水库、海伦市博物馆、天主堂
火车站绥化站、海伦站
车牌代码黑M
方言黑龙江话
人口数量480216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1252752 万元(2020年)
建制沿革海伦,是黑龙江省建治较早的县份之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已经劳动和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在秦、汉、唐、辽、金、元、明时期,境内即有少数民族生息、繁衍、劳动。
海伦市,以海伦河得名。海伦,为开凌之音转,满语水獭之意。因海伦河中盛产水獭,故名。海伦设治时便由此得名。海伦一带,为清皇室围场。先后为呼兰城守尉、呼兰副都统辖地。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设置绥化厅后,归绥化厅管辖。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始建通肯副都统衙门,海伦县境域即为其所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裁通肯副都统,设通肯协领署;宣统元年(1909年),海伦直隶厅改为海伦府;清末,大量汉人闯关东谋生来到海伦。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大清国灭亡,1913年海伦府改为海伦县,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通肯城 1917年1月设望奎设治局,从此,海伦、望奎分治,恢复海伦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2年,日本入侵,海伦县归属伪滨江省。1945年8月15日,伪满洲国覆灭,全县人民获得解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45年11月,建立了人民政府,至1949年前夕,海伦县曾先后归黑嫩省、黑龙江省管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海伦县一直属于黑龙江省管辖。
1985年,县境内共有7个镇,10个街道;22个乡,360个村。
1989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伦县,设立海伦市(县级),以海伦县的行政区域为海伦市的行政区域,仍隶绥化地区。
1990年1月11日,正式撤县设市。
2016年8月,海伦市长发乡、永富乡、向荣乡撤乡设镇,原行政区域、原隶属关系、政府所在地不变。
2020年,撤销海伦市永和乡设立永和镇,撤销海伦市东林乡设立东林镇。
行政区划截至2020年,海伦市下辖15个镇、8个乡:海伦镇、海北镇、伦河镇、共合镇、海兴镇、祥富镇、东风镇、百祥镇、前进镇、向荣镇、长发镇、东林镇、永和镇、海南乡、共荣乡、乐业乡、福民乡、丰山乡、永富镇、联发镇、永和乡、爱民乡、扎音河乡、双录乡;六个国营林场、东方红水库、海伦农场、红光农场。共243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20个社区。海伦市人民政府驻海伦镇新大道。[5]
地理环境地域位置海伦地处松嫩平原东北端,小兴安岭西麓,北纬46度58分至47度52分,东经126度14分至127度45分。
地形地貌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均海拔239米。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20天左右,有效积温2200至2400℃,年降水量500至600毫米。境内有通肯河、扎音河、克音河、海伦河、三道乌龙沟5条主要河流。幅员面积4667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水资源海伦市资源丰富,是世界三块黑土地之一,素有粮仓之称。 通肯河、克音河、海伦河等五条河流横贯东西,东方红、联丰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30多座小型水库星罗棋布。西部平原盛产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和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北部山区盛产红松、白杨等木材和甘草、党参等中药及猴头、蕨菜等山产品。
矿产资源地下蕴藏丰富的煤炭、砂金、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人口民族截至2020年5月,海伦市总人口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伦市常住人口为480216人。
海伦境内民族995%是汉族,还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僮族、土家族、彝族、壮族、黎族、锡伯族、苗族、藏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
民族村2个:扎音河乡东太朝鲜族村和东风镇宝星朝鲜族村。
政治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
海伦市市长:韩启彬
经济综述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8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32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25亿元,同比增长28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685亿元,同比增长34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35亿元,同比增长3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3053元和6682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03%。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亿元,同比增长8%;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7亿元,增长3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41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1亿元,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39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2亿元,增长1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17,852元和8,250元,分别增长82%和102%。
2020年,海伦市生产总值(现价)1252752万元,比上年增长16%。[3]
工业2013年全年集中开工产业项目95个,投资总额1089亿元,三年产业项目建设圆满收官;加强园区基础建设,新建园区1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411平方公里;园区新入驻项目40个,项目总数达88个,投资总额132亿元。
2013年新增规上企业15户,规上企业总户数达3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58亿元,同比增长287%;销售收入实现665亿元,同比增长32%;利税实现271亿元,同比增长478%。
农牧业2013年打造了225公里科技示范带,建设21个千亩以上科技示范园区,乐业园区被评为省院县共建优秀园区,乐业园区、海北园区、四化所园区晋升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树立种、养、加等各类典型652个、示范户3000个,落实了24个国家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引带作用不断加强;推进农业合作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07个;推进农业规模化,流转土地3078万亩,规模经营总面积达3659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创收30亿元;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市农机合作社达22个,海北农机合作社被评为省十佳规范社,农机总保有量达37万台,农机总动力达864万千瓦;推进农业水利化,投资353亿元;持续发展畜牧业,新增规模养殖场83个,畜牧业实现产值271亿元。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外贸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1亿元,同比增长153%,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96万美元,同比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启动建设了投资10亿元的兴隆大家庭购物中心项目和投资12亿元的锦江城市广场项目;新增个体工商户1200户;强化农资、建材、食品、药品等市场监管,商品流通环境规范有序。
交通运输海伦市交通方便,海望(海伦-望奎)、海拜(海伦-拜泉县)、海明(海伦-明水)公路横贯东西,哈黑高速、鸡讷公路、滨北铁路贯穿境内
社会事业教育海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满足人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更好进行工作生活,促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构建和谐社会。
2020年5月19日,海伦市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6]
社会保障2013年新增就业5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发放社保补贴1240万元,涉面5800人;新增低保对象3846人,资助低保、五保对象86478人次参合、参险、参保,救助特困群众302人。
医疗事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职工个人医疗保险帐户统筹基金划入比例提高到1%,普通疾病医药费最高支付限额达到5万元,城市低保对象大病救助上限由5000元提高到7000元。
基础设施投资136亿元,新建、改扩建教育基础工程13处,为131台送子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市卫生监督所综合楼、2处乡镇卫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场改造主体工程竣工,4处农村体育文化休闲广场、1处市内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485万元,推进25个贫困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和海伦剪纸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伦剪纸1993年,海伦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号。海伦剪纸也必将为黑龙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以及宣传黑龙江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名列八个革命样板戏之首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曾经风靡全国,享誉全世界,《红灯记》的故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
宗教场所4处:海伦天主教堂、海伦基督教堂、海北天主教堂、共合三圣宫。
风景名胜三圣宫海伦市三圣宫,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共和镇境内,共有十楼、一亭、八十一座殿。
海伦博物馆海伦市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739件/套、珍贵文物12件/套,举办展览12个,开展教育活动5次,参观人数59万人次。
著名人物武大伟,1946年12月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海伦市,大学毕业,是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曾历任中国驻韩国大使、中国驻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务。
赵晓波,东北二人转传承人之一,1974年9月出生,现任东北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
刘卫平,1949年出生于海伦市,原任海伦市文化馆馆长,现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顾问。
韩作荣,作家,出生于黑龙江海伦县,1968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1981年至1999年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副主任、主任、副主任。
赵家三郎,1984年生人,黑龙江省海伦市双录乡双兴村人。中国历史草根研究学者。
张伟星,剪纸艺术家,黑龙江省海伦市人,从事剪纸创作30余年,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先生弟子。
赵秀凤,1976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一个农村的家庭。在继承和发扬了苏绣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风格的刺绣艺术。
刘彦卿,1982年出生,青年影视演员,在《永不磨灭的番号》,《战雷》,《秀才遇到兵》中出演重要角色人物,硬朗的表演风格,扎实的表演基础,人物角色诠释的生动形象!
城市荣誉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7]
参考资料
1走进海伦·中国·海伦
22020年绥化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绥化市统计局
32020年海伦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海伦市人民政府
4黑龙江:黑土地保护试点试出生态高效益·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