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婆姨绥德汉,清涧石板瓦窑堡碳;
天下美女数貂蝉,名州绥德出美男;
吴堡出了无烟碳;米脂的岩盐采不完;
神府煤田美名传,定靖油田富陕北汉。
子洲粿馅入口烂,绥德油漩人人赞;
米脂油饼天下绝,镇川干炉到海南;
佳米毛驴是特产,横山羊肉没有膻;
米脂人的好碗团,定靖到处荞麦滩;
榆林豆腐秤钩串,佳县红枣下江南;
米脂小米没宣传,横山绿豆销日韩;
榆林好事说不完,天然气输送上海滩。
红碱淖水中一游玩,再来神木二郎山;
镇北台上望沙川,红石峡看天下奇观;
佳县登了个白云山,又来镇川黑龙潭;
杨家沟故事没讲完,姜氏庄园更美观;
李自成行宫盘龙山,观望米脂讲河南。
榆林好榆林美榆林好事说不完
A,靠山的胜一半,靠河的一条线,进城的入了圈;
B,黑山科大枣,养马店的梨 ,岭下的姑娘爱赶集。
C,大花被给驴盖,反穿皮袄毛冲外。
弯路多,火车没有汽车快(七十年代)。
D,九女守一夫,抱着门框哭。
有道无人走,有房无人住。
陕西榆林市
榆林建置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爱心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市,中国城市竞争力100强,2012中国十大创富城市。
榆林拥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古城榆林古城,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高家堡古城等著名景点。2021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5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79%。
中文名榆林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地理位置陕西省最北端、毛乌素沙地南缘
面积43578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神木县、靖边县等1区11县
政府驻地榆阳区青山路8号
电话区号( 86)0912
邮政区码719000
气候条件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李自成行宫、红石峡、白云山、红碱淖、易马城、大夏统万城遗址
机场榆林榆阳机场
火车站榆林火车站
车牌代码陕K
人口33839万(2014年)
方言晋语-陕北方言
行政代码610800
大学榆林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市树槐树
市花菊花
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
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
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
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
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米脂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僭皇帝位。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榆林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收复,元符十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无常。宋高宗南渡后,又沦为金有,属鹿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
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横三县。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
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
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
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
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行政区划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国函[2015]209号)批复同意撤销横山县,设立榆林市横山区,以原横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横山区的行政区域,横山区人民政府驻横山街道北大街9号。
2017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以原神木县的行政区域为神木市的行政区域。神木市由陕西省直辖,榆林市代管。
截至2017年7月,榆林市下辖2区1市9县,面积42923平方千米,人口375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榆阳区。
榆林市行政区划(截至2017年7月)
地 名
驻地
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
邮编
榆阳区
青山路街道
55
6797
610802
0912
719000
横山区
横山街道
37
4299
610803
0912
719100
神木市
滨河新区街道
57
7481
610881
0912
719300
府谷县
府谷镇
24
3202
610822
0912
719400
靖边县
张家畔镇
34
4975
610824
0912
718500
定边县
定边街道
34
6821
610825
0912
718600
绥德县
名州镇
37
1853
610826
0912
718000
米脂县
银州街道
22
1168
610827
0912
718100
佳县
佳州街道
27
2029
610828
0912
719200
吴堡县
宋家川街道
9
421
610829
0912
718200
清涧县
宽洲镇
22
1850
610830
0912
718300
子洲县
双湖峪街道
32
2027
610831
0912
718400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陕西省延安市接壤。地理座标:北纬36°57′~39°35′,东经107°28′~111°15′。榆林市行政区划版图形似三角形。榆林最东端为府谷县皇甫乡段寨村,最北端为府谷县古城乡刘家坡村,最西端为定边县刘峁塬乡,最南端为定边县白马要乡铁角城。东西最大长度309公里,南北最大宽度295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21%,居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首。
地形地貌榆林市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
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榆林市面积的367%。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榆林市面积的5175%。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榆林市面积1155%。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
气候条件榆林市是中国日照高值区之一,在陕西省,日照时间最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5935~29144小时,东北部最高,南部最低。一年之中5~8月日照较多,12~翌年2月份较少。平均日照百分率59~66%,榆林市差异较小,一年中以降冬(12~翌年1月)最大,春夏逐月缓慢减少到夏末秋初(7~9月)最小,中秋到冬迅速增长。
气温四季明显,春温大于秋温,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受北方冷气团控制,气压高、天气晴朗,多高云,冬季平均气温-78~41℃,气温变化梯度大,梯度方向东南~西北。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为大地封冻期,一般年份冻土深度1~12米,入春以后,气温明显回升,平均日增温02℃左右。
但由于西伯利亚极地干冷气团仍不断南下侵袭,使得春季温度很不稳定,5月中旬局部亦可骤然降雪,到夏天受大陆气团和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的影响,气温高,天气炎热,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多年平均为22~68天。气温梯度小,梯度方向近东~西;秋季在极地气团的侵袭和稳定控制下,迅速降温,尤以10~11月最为剧烈,平均每天降温027℃。
水文条件榆林市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黄河,均较短小,较大的河流主要是四川四河: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无定河。汇入黄河的河流以黄河为侵蚀基准,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其中无定河上游流向三折),支流呈树枝状并从下游到上游增多。较大的河流下游为基岩峡谷,比降较大,支流少而短直;中游一般河谷宽阔,漫滩阶地发育,河道宽浅,较大的支流多在中游汇集。上游多发育在老谷涧上,河流深切成黄土(部分底部切入基岩)峡谷,比降大,多跌哨,流向受古地形的谷、涧走向控制,支流较多,但一般较直。
自然资源综述榆林市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煤炭预测694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天然气预测资源量41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气田4个,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石油预测资源量6亿吨,探明储量36亿吨;岩盐预测资源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7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湖盐探明储量1794万吨。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煤层气、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榆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占全国1/3。每平方米土地下平均蕴藏着6吨煤、140立方米天然气、40吨盐、115公斤油。
煤炭预测694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榆林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侏罗纪煤田是该市的主力煤田,探明储量1388亿吨,占榆林市已探明煤炭总量957%,埋藏浅,易开采,单层最大厚度125米,属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1%)、特低磷(0006-035%)、中高发热(28470-34330mj/kg)的长烟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是国内最优质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煤田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府谷、靖边、定边、横山六县区。石炭一二叠纪煤田是稀缺的焦煤和肥气煤,探明储量5474亿吨,单层厚度1547米,煤田主要分布在神木和府谷两县。
天然气预测储量6-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是迄今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中心主储区在该市靖边和横山两县。气田储量丰度06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属干气,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有机硫极微,在燃烧中不产生灰渣和地,含没面积2300平方公里。
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油源主储区在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四县。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50%,其潜在价值达33万亿元。探明储量8854亿吨,主要分布在榆林、米脂、绥德、佳县、清涧、吴堡等地。
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
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人口民族总量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242万人,出生率1119‰,死亡率689‰,自然增长率430‰。城镇人口20388万人,占5954%;乡村人口13854万人,占4046%。[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榆林市常住人口为3624750人。
民族榆林市地接甘、宁、蒙、晋四省区,主体民族为汉族,12个县(区)共有35个少数民族4890人。
政治现任领导市委
榆林市市委领导(2022年3月)
书记
张晓光
副书记
张胜利
杜寿平、李雄斌
常委
张晓光
李博
曾德超
赵西月
张启东
张守华
郭培才
张凯
李二中
张胜利
李雄斌
陈忠
单舒平
牛钧
杨成林
王华胜
杨向喜
贺湘如
谢杉
秘书长
冯光宏
市人大常委会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领导(2022年3月)
主任
王国忠
副主任
麻宝玉
马治东
杨怀智
李晓媛
李永奇
王效力
秘书长
王龙生
市政府
榆林市政府领导(2020年10月)
市长
张胜利
副市长
李博
赵勇
杨东明
马秀岚
王国忠
张胜利
邱祖满
王华胜
秘书长
赵志平
市政协
榆林市政协领导(2020年10月)
主席
曾德超
副主席
苏世强
惠德存
高苗
高怀和
任静波
王志强
拓耀飞
李和平
秘书长
柴自军
友好城市城市
所属国家
结好日期
贝敦市
美国
20080325
经济综合2020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40896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增速居全省前列,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2、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48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64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26155亿元,增长26%。
第一产业2017年,榆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21亿元,比2016年增长52%。其中,种植业产值16154亿元,比2016年增长69%;畜牧业产值10511亿元,比2016年增长11%;林业产值1208亿元,比2016年增长174%;渔业产值210亿元,比2016年增长1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39亿元,比2016年增长94%。
2017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48819千公顷,比2016年增长02%,总产量16589万吨,比2016年增长36%(增产581万吨)。其中,夏粮产量509万吨,比2016年增长47%;秋粮产量16080万吨,比2016年增长36%。蔬菜产量9312万吨,比2016年增长66%。
第二产业2017年,榆林市80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23464亿元,比2016年增长276%。其中,重工业总产值412353亿元,比2016年增长2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4%;轻工业总产值11111亿元,比2016年增长204%,占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5%。
2017年,榆林市规上企业能源工业产值334940亿元,比2016年增长307%,非能源工业产值88524亿元,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91%、209%。
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205930亿元,石油天然气开采业45173亿元,石油加工炼焦业完成产值50441亿元,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33396亿元。
非能源工业中:化学原料制品制造44265亿元,增长193%;有色金属冶炼业14073亿元,增长137%。
2017年,榆林市796户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不含6户省上反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465亿元,比2016年增长364%;利润总额7263亿元,增长1088%。
2017年,榆林市建筑业总产值23494亿元,比2016年增长298%,增加值7412亿元,增长71%。
第三产业商品贸易
2017年,榆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12亿元,比2016年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406亿元,增长15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703亿元,比2016年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509亿元,增长16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2196亿元,比2016年增长111%;餐饮收入5015亿元,增长183%。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22134亿元,比2016年增长188%。按用途分,吃类商品零售2682亿元,增长283%;穿类1098亿元,增长134%;用类18354亿元,增长178%。
出口贸易
2017年,榆林市进出口总值1240亿元,比2016年增长281%。其中,出口714亿元,增长746%;进口527亿元,下降59%。出口产品中,农副产品出口总值152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22%。化工产品出口总值517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17%。
金融
截至2017年末,榆林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0944亿元,比2016年增长125%,较年初增加3794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1106亿元,比2016年增长16%,较2017年初增加315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0608亿元,比2016年增长126%,较年初增加37970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71亿元,比2016年增长16%,较2017年初增加3138亿元。
证券和保险业
截至2017年末,榆林市有证券公司9家,期末证券开户总数1247万户,2017年新开188万户,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量87936亿元。
截至2017年末,榆林市有各类保险公司36家,全年保费收入5423亿元,比2016年增长326%。其中,财产险收入2009亿元,增长190%;寿险收入3414亿元,增长421%。各类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1824亿元,增长153%,其中,财产赔付支出1239亿元,增长233%;寿险赔付支出585亿元,增长14%。保险深度206%,保险密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