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传》。
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
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
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
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
现存《格萨尔王传》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就数量来讲,比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史诗,即:古代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的总和还要多。
迄今发现的藏文版本,已达50多部。
《格萨尔王传》在口头说唱中,艺人随时有所增减,内容原不十分固定。
有人记录整理成书,并辗转传抄,甚至被刻成木版印刷,这就使许多名篇逐渐形成固定或半固定的书面文学。
但这些刊本出自多人之手,形成不同的异文,再由艺人在传唱时不时加工,内容愈加丰富,情节也更加生动。
世界上最长的现代诗是:
《格萨尔王》,它不仅是中国最长的诗,也是世界第一长诗。
《格萨尔王》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全文长达60万诗行,估计一共有一千五百万字,是世界最长的史诗。
讲述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
在2006年5月20日,《格萨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上最长的现代诗,我认为长江就是非常好的现代诗,又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古今最美丽的风景如画诗意久远!
img src=”htts:
3douyiniccomlargetos-cn-i-00228beca9d480c34a8f8e2891077dfdd877″ width=”887″ height=”1024″
格萨尔王
中文名格萨尔王
外文名King Gelsall
别名阿吉觉吉
民族藏族
出生日期1038年月日
逝世日期
仙名格萨尔王
国家中国
妻子珠姆王妃
人物简介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享年81岁。格萨尔自幼家贫,于现阿须、打滚乡放牧,由于叔父间离,母子泊外,相依为命。16岁赛马选王并登位,遂进住岭国都城森周达泽宗并娶珠姆为妻。格萨尔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格萨尔去世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改为家庙;其显威迭事和赫赫功绩昭示后人不断。
岭葱土司翁青曲加于公元1790年在今阿须的熊坝协苏雅给康多修建了格萨尔王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原址处重建为格萨尔王纪念堂。格萨尔纪念堂64根梁柱、16根通天柱构成主体构架,四周以墙相围,堂正中塑格萨尔王骏马驰骋的巨像,背塑十三畏马战神,正墙左右方塑岭国十二大佛,其左右两边分立将士如云及烈女翩翩。整个纪念堂庄重典雅,雄奇壮观,实乃凭吊览古的盛殿。
历史功绩格萨尔王于公元11世纪前后诞生于今四川甘孜州德格县的阿须草原,那时的西藏正处于战乱纷争之中。自从公元9世纪时朗达玛统治的吐蕃王朝结束以后,整个吐蕃处于群雄割据、各霸一方、相互掠夺征战的分裂局面,在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各自为政、互不相属的许多邦国和部落。广大藏族人民生活在战乱频繁、杀伐相继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厌恶战乱、反对掠夺、盼望和平,期待有一个能为百姓造福、完成统一和平大业的英雄人物出现,带领他们过上像以前佛法兴盛时的和平安康、幸福美满、如天人般快乐的日子。
在广大藏族人民的热切期盼中,莲花生大师的化身——英勇威武、神通广大、天下无敌的大英雄格萨尔王诞生了,他带领由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化身的、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八十位大将降妖除魔、惩强扶弱、救护生灵,完成了统一和平的大业,使善良的百姓重新过上了太平安定、富足快乐的幸福日子。
神话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凡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
玉树建领国玉树是藏族聚居的全民信教区,藏传佛教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中原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上,以藏传佛教为中心的寺院颇多,宗教色彩浓厚。
玉树的藏语意为遗址,为万山之宗,百川之祖,相传为格萨尔王建立领国的地方,再加上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传说以及充满激情的康巴歌舞,被人们称为最后的天堂。每年的巴塘草原赛马会上美丽的藏族姑娘和伟岸的藏族小伙子会告诉你他们的家乡有多美。
百姓爱戴史诗纪念
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满怀着对民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深切热爱,千百年来不断地吟唱着对格萨尔王的崇敬和赞美,汇成了一部饮誉世界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部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英雄史诗,得到了当今世界惟一活着的最长的史诗和东方《伊利亚特》的最高褒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
民俗纪念
藏族人民抒发对格萨尔王的无比热爱和赞颂的另一种方式是跳格萨尔藏戏。格萨尔藏戏的发源地在佐钦寺。格萨尔藏戏是第五世佐钦法王土登·曲吉多吉于19世纪末创编的。现存于佐钦寺的80多具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面具,是第五世佐钦法王根据自己的清静显现而制作,从那时到现在,西藏其他各寺庙、各地方的格萨尔藏戏面具造型都是以佐钦寺的面具作为参照制作的。格萨尔藏戏在戏曲的编排上除了具有浓郁的西藏地方戏曲特色之外,第五世佐钦法王还将藏传佛教的金刚舞融入其中,使得格萨尔藏戏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教育性,还有殊胜的加持力。从此,格萨尔藏戏从佐钦寺开始传扬到青海等各地的佐钦寺分支寺庙,然后逐渐传播到藏区各地,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文化研究
佐钦寺还曾出现过许多格萨尔文化的专家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一世佐钦法王白玛仁增、佐钦巴珠仁波切、堪钦白玛班扎、米旁仁波切和第五世佐钦法王。第一世佐钦法王著述了《格萨尔王传》中的分部本《岭分达色财宝》;巴珠仁波切著述了分部本《辛丹之争》;堪钦白玛班扎著述了《雪山水晶宗》;米旁仁波切编写了格萨尔王护法经并创作了《岭舞之歌》等赞颂格萨尔王的、脍炙人口的诗歌;第五世佐钦法王编写了格萨尔王护法经并创编了格萨尔藏戏。
与格萨尔王有着极深渊源的佐钦寺,在每年的藏历2月1日,僧众们都要于清晨念诵格萨尔王的仪轨,白天跳格萨尔藏戏。佐钦寺的格萨尔藏戏堪称历史最悠久、最为标准,因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众前往观看。格萨尔王不仅是藏族人民心中永远的民族英雄,也是莲花生大师化身的大护法,他以慈悲、智慧和大力护佑着芸芸众生,使其脱离痛苦和灾难。
出版物2018年7月,300卷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全集》藏文版校样首次亮相。《格萨尔王全集》包含370部史诗,达8000余万字,是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编排、出版《格萨尔王传》的文化工程,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完整、最全面的《格萨尔王》藏文文库。《格萨尔王全集》由喜马拉雅文库搜集整理,该文库也是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的首家全国《格萨尔》资料中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