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板芙属于中山市十八个城镇之一,并不属于那个区。
板芙镇隶属于广东省中山市,位于中山市南部,东傍五桂山,西临西江,南连珠海,北枕中山城区,因地处板尾水与芙蓉沙而得名。
以家具、鞋业、服装、化工、电光源等为主要产业,境内有金钟山郊野公园、滨江路带状公园等旅游景点。
截至2012年,全镇面积82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3万人,户籍人口354万人。
板芙
中文名板芙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广东省中山市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西南部
下辖地区辖10个村委会
电话区号0760
邮政区码528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站
车牌代码粤T
面 积8201平方公里
人 口77万(六普常住)
方 言粤语-广府片-香山沙田话
机 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珠海机场
简介地理位置板芙地处中山市南部,东傍五桂山,西临西江,南连珠海经济特区,北枕石岐中山城区,毗邻港澳,占据大珠三角的中心地带,紧靠江门、珠海、佛山等经济强市,距离中山市区约12公里,北往番禺、顺德约50公里,南到珠海横琴、澳门约40公里,东往中山港约28公里,西到江门约40公里,距离神湾深水港码头约14公里,珠海国际机场和高栏深水港也仅50多公里。陆路有105国道、古神公路、广珠西线高速穿境贯通,镇内10分钟内可以到达板芙站高速公路出入口,三纵三横无缝覆盖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水路有岐江河纵贯南北12公里,西江航运水道约40公里,经磨刀门可直抵港澳,以板芙为中心,向外围辐射,到珠三角重点城市全部在1小时经济圈内,具有优越、便捷的水陆交通优势。[1]
文化产业板芙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半部,依山傍水、一河两岸,105国道和石岐河穿镇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全镇土地面积8201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常住人口30000多人,外来人口近80000人,旅居海外华侨6000多人。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财政收入115亿元。
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在于文化的竞争。镇党委、镇政府对此认识相当明确,提出了文化强镇的思路。从2000年起,镇政府在文化设施、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活动创新等方面累计投入经费1000多万元,2003年镇文化站建成省一级文化站。六年来,板芙镇的文化事业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2007年8月,镇文化站成功创建成省特级文化站,目前,镇文化站拥有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包括镇文化活动中心、镇图书馆、镇影剧院、镇文化站办公楼)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及占地7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健全完善了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资源共享工程、影剧院、展览厅、舞蹈排演厅、培训辅导中心、老年活动室、少儿活动室等文化配套设施。全镇80%的村都建有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全镇现有音像店12家,书店9家,游艺机室5家、卡拉OK舞厅4家,大型桌球室3家,影剧院3家、溜冰场3家,网吧3家,棋牌室3家,据统计,全镇范围内参与各类文化娱乐场所活动者每天多达1000人次,日均文化消费10多万元。
先有白泥坑,后有香山城的板芙镇有着丰厚的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普及,民歌对唱、水上拔河、醒狮表演、民间曲艺,民间陶艺、剪纸版画等已成为板芙的民间特色文化,节日文化也日益规模化、常规化、特色化。
镇文化站在编人员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80%。近3年来,全镇现有各类社团组织11个,人数达300人,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骨干力量。获省、市奖项10多项,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文章约150篇,镇文化站也被市、镇评为先进单位。
工业经济板芙镇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镇区。近年,板芙镇大力推进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战略,凭借便捷的交通、优惠的政策、日臻完善的投资环境、热忱周到的服务,工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全镇现有各类外资厂企600多家,私营企业近800家。皮革、家具、玩具三个行业,家具、玩具、皮具、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产值达3304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6%,是板芙镇的特色产业。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71748亿元,工业总产值718281亿元,农业总产值31815亿元;税收32790亿元;财政收入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169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403万美元;出口总值38750亿美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亿元;农村人均年收入8489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10368元。
该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一是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建立项目联合审批制度,对项目进行评估,从中筛选出耗能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第一季度引进规模项目12个。二是大力发展玩具、皮具、家具三大产业,打造区域特色经济牌。首季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01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0%。三是大力开拓劳工市场,缓解企业用工短缺。一方面积极开拓劳工市场,密切同外省市劳动部门联系引进劳工;另一方面引导本地劳动力端正就业观念,加强培训,促进本地就业。四是实施名牌名标战略,凸现品牌效应。
板芙镇家具制造业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镇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板芙镇家具业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零散发展阶段、大规模引进阶段,目前已进入整合提高阶段。2006年该镇家具业总产值达到16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2256%;家具业的税收达7000万元,占全镇收入总额的1842%。
板芙镇镇长黄顺欢透彻地分析了该镇家具业存在的薄弱环节,表示将采取各项措施加快该镇家具业的发展,如:建设家具专业镇、加快推进家具产学研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推动行业联合、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等措施。
目前,板芙镇党委、政府正在借助各种社会资源着力打造美式家具专业镇,该镇有关职能部门正在就建设板芙镇家具产学研基地、建立家具创新平台、建设家具博物馆等做各项筹备工作。
农业经济继续加强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努力培育产业聚集群。形成了沿西江的水产养殖基地、沿山边的荔枝龙眼生产基地、东北走向的粮食生产基地、围垦滩涂的香蕉生产基地,区域特色日渐明显。
继续培育南美白对虾品牌,全年共养殖南美白对虾14493亩,产值18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85%。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年整治低产鱼塘6920亩,建设农路149公里、农桥1座、涵闸9座,疏深排灌渠15公里,清理土方59万立方米。
实施科技兴农。全年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9期,参加培训人员近千人次,组织农业技术骨干和流通大户外出参观交流4次。
2006年农业生产再夺丰收,实现农业总产值330亿元,比增2594%;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人均收入达到8835元,比增1657%。
旅游鹿鸣湖旅游景区鹿鸣湖属火山堰塞湖,原名三号泡子。湖泊距内蒙古阿尔山市区90公里,位于兴安林场西侧,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湖面宽阔,湖水平静,面积为157公顷。鹿鸣湖呈马蹄形,三面环山,南面是湖的出口。从出口流出的水与从杜鹃湖流出的水汇合在一起,向西流入哈拉哈河。湖区水草丰茂,常有鹿群出没。鹿鸣呦呦,故称其为鹿鸣湖。[2]
鹿鸣湖旅游景区位于中山板芙镇白溪村,距中山城区16公里,离珠海、澳门约30分钟车程,紧靠105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群山环抱、溪水汇聚、山青水秀、泉清石奇、竹木成林、鸟语花香,凭借丰富的水资源,天合人造一碧湖水,湖光山色颇为优美。附近更有中山八景之南台夜月、鹿鸣故乡、二门槛水库、禽蜞塘水库、白溪水流槽等自然景观互相辉映;还有历史悠久的新石器时代的沙丘遗址,明清时期的古瓦窑遗址,古代民间利用水力椿米的水对遗址,壮观的明代何述铉古墓(中山市保护文物)等文物古迹源远流长,耐人寻味,民间有先有白泥坑(白溪村),后有香山城的说法。这些构成了一幅真实而动人的自然画卷,现正期盼您的光临和赏识。古沙丘上寻古迹,鹿鸣湖畔觅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