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杏黄旗是官军符号。
1 因为杏黄旗是明朝中期设立的一种红旗,为明朝官军的标志之一。
2 杏黄旗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敬意、尊贵,所以在明朝时期,该旗是仅限宫廷或军队中才使用的一种象征,与士兵、百姓等无关。
3 官军旗帜的种类还有很多,比如大明国旗、关云长旗、五色旗等等,但杏黄旗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种,因为明朝中期(16世纪中叶)发生过很多关于杏黄旗的故事,比如说马超群下马过拜、豹子背包、鹰击长空等等,这些故事深受百姓喜爱。
杏黄旗
中文名杏黄旗
应用传统戏剧
相关《水浒传》、《西游记》
解释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1]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
《水浒传》第七三回: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
《西游记》第六八回:既识字,怎么那城头上杏黄旗,明书三个大字,就不认得,却问是甚去处,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