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难进。
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简称星海附中)地处广州,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中等音乐专业学校,由广东省教育厅和星海音乐学院主管。
学校创建于1957年,原名广州音乐学校。
1985年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学校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继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第三家国家级重点中等音乐专业学校。
学校以培养高等音乐院校优秀后备生和复合型的中等音乐人才为目标。
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生。
现设有钢琴(含双排键)、管弦、民乐、声乐、作曲、音乐舞蹈等六个专业。
其中,钢琴为广东省首批重点建设专业。
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中文名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简称星海附中
创办时间
院系设置钢琴、管弦、民乐、流行乐
旧称广州音乐学校
办学理念求真、尚美、崇德、敬业
简介纪念馆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简称星海附中)地处广州,毗邻港澳,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音乐专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57年,原名广州音乐学校、广州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1985年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学校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1]
学校现设有钢琴(含双排键)、管弦、民乐、声乐、作曲、音乐舞蹈、乐器修造等七个专业,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生。学校以培养高等音乐院校后备生、复合型中等音乐人才和拔尖音乐人才为目标,以坚持精英教育、关注社会需求、服务区域文化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形成了办学资源丰富、实践性强、开放度高、专业与文化均衡发展的办学特点。
学校以培养高等音乐院校优秀后备生和复合型的中等音乐人才为目标。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生。现设有钢琴(含双排键)、管弦、民乐、声乐、作曲、音乐舞蹈等六个专业。其中,钢琴为广东省首批重点建设专业。
校史沿革得益于广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音乐届前辈李凌、赵枫、李鹰航等有识之士的倡议下,又及时得到广东省委和政府的重视,决定在广州创办音乐专科学校。
1956年在广东省文化局领导下,成立建校筹备组,设址在广州光孝寺内,最初梁得灵、苏克担任正副组长,梁得灵调走后由苏克任组长,组员有梁芷琼、张文倩、雷琼、黄佩珍等人。校址定在广州沙河顶广州军区某团营房内。后由华南歌舞团团长陆仲任任主任,参加首批建校工作的教工还有李素心、吕培生、汪容琛、赵碧珊、黄佩珍、林克、李吉荪等十余人。
1957年夏季,以广州音乐学校名义正式招生(初一、高一各一班)。
1957年10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定为校庆日。
1966年初广州音专暨附中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成广东艺术专科学校。
1970年受文革影响,广东省决定将音乐舞蹈美术三院合并成广东人民艺术学校,校址迁至广州美术学院内。
1981年该校按照1959年规划定名广州音乐学院暨附中。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音乐学院改名为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改名为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简称星海附中)。
在1985年至1997年期间,一个相对独立体制初步确立,大大地调动了积极性,使附中事业蒸蒸日上。附中和附中党(总)支部多次分别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及先进党(总)支部,音乐基础训练学科组被评为南粤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现今,学校设有键盘、管弦、民乐、声乐、作曲、音乐舞蹈和乐器修造七个专业,其中钢琴(键盘)专业为首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积极恢复、开设新专业,在2012年恢复开设音乐舞蹈专业,新增了声乐专业流行音乐演唱方向的基础上,今年又恢复了乐器修造专业。目前,已形成了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主体,兼及理论作曲、音乐舞蹈教育等门类齐全的专业布局结构,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中等音乐教育体系。
学科介绍钢琴学科钢琴钢琴学科是广东省教育厅首批重点建设学科,设有钢琴及双排键电子管风琴专业方向。该学科师资力量强大,近三年来所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大奖,累计20余项。学科负责人朱晓蓓副教授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着,曾获得优秀园丁奖,现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高等音乐教育学会理事、澳门青年交响乐团海外顾问,在专业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
管弦学科管弦学科设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古典吉它、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萨克斯、小号、长号、圆号、打击乐等专业,拥有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育背景丰厚的教学梯队,近三年来师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大奖16项。学科负责人侯东蕾老师具有中外教育背景,教学经验丰富,先后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和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民乐学科民乐学科是附中规模较大的表演专业学科,设有二胡、高胡、扬琴、琵琶、古筝、三弦、中阮、笛子、笙、唢呐、民族打击乐等专业,该学科坚持以岭南音乐为特色,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近年来师生在全国各类专业比赛中频创佳绩。学科负责人张帆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现任中国竹笛学会理事、广东省竹笛协会副会长、广东音乐家教育学会副会长,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声乐学科声乐学科是附中重要的学科之一,设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流行音乐演唱专业方向。近年来,声乐学科学生在表演舞台上崭露头角,获得了孔雀奖全国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比赛银奖等奖项。学科负责人王明祥老师为国家一级演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等称号。
作曲学科作曲学科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作曲、作曲理论的后备人才,以及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独立作曲创作能力的文艺工作者。多年来,作曲学科教学成果显着。学科负责人黄永才副教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所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得大奖。
视唱练耳学科视唱练耳学科承担着全校学生的视唱练耳、乐理等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该学科拥有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育背景丰厚的教学梯队。近两年来所培养的学生在全国视唱练耳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科负责人张炜副教授,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文化学科文化学科担负着全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开设有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及体育11门课程。该学科师资力量强大,具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20人。近几年来,学科在文化课高考方面成果迭出。学科负责人杨苏老师、经验丰富,曾多次获得先进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机构设置学校领导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高,管理能力强,能够解放思想,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群众当中具有较高的威信。班子成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并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的荣誉称号和奖励。校长杨晓同志为星海音乐学院党委委员、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校办公室学校校办公室是负责学校行政日常工作的综合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完成组织协调、公文处理、信息调研、督查督办、信访接待、机要保密、对外联络、综合事务管理等工作。办公室队伍结构合理,人员精干,负责人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和高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