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新邵县属于哪个市 湖南省新邵县中考什么时候放分

1 湖南省新邵县中考放分时间为2021年7月9日。

2 这是因为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规定,中考成绩于7月9日放榜,考生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者短信查询成绩。

3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可以提前了解查询成绩的方式和时间,以便及时获取成绩信息,为后续的升学和择校做好准备。

同时,也可以关注当地教育局和学校的通知,了解相关政策和安排。

新邵县属于哪个市

新邵县,素有湖南之心的美誉,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已成为湖南交通最为便捷的县(市)之一。被评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最佳绿色生态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邵县常住人口为612943人。2020年,新邵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68595万元,比上年增长40%。

中文名新邵县

外文名Xin Shao

行政区划代码430522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省邵阳市

地理位置邵阳市北部

面积1763平方公里(2012年)

下辖地区辖13个镇2个乡

政府驻地酿溪镇大新街70号

电话区号0739

邮政区码422900

火车站邵阳北站

车牌代码湘E

人口612943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1668595万元(2020年)

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初设楚郡,后置长沙郡,县境属之。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沙国,领13县,县境分属昭陵县和益阳县。汉平帝元始五年析昭陵县置昭阳候国,分属昭陵县、昭阳候国、益阳县。

东汉,分属昭陵县、昭阳县、益阳县。

三国初属蜀,后属吴。吴孙皓宝鼎元年(226年)置高平县,县境分属昭陵、昭阳、高平县。

晋武帝以父讳昭,改昭为邵,太康元年(280年)改高平曰南高平,后又复称高平。县境分属邵陵县、邵阳县、高平县。

南朝陈,邵陵、高平两县并入邵阳县,县境属邵阳县。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年~617年)萧铣占邵阳。置建州,并复邵陵县。县境分属邵阳、邵陵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建州为南梁州,七年,又将邵陵并入邵阳,太宗贞观十年(636年)更南梁州为邵州,领邵阳、武冈二县,县境太部属邵阳县,小部为梅山峒地。

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年间(936年~941年)楚文昭王马希范改邵阳县为敏政县,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楚废王马希广复称邵阳县,县境大部属邵阳县,西北部为梅山峒地。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湖南转运副使蔡煜重开梅山,以上梅山之太阳、永宁、石马等地置新化县。

元、明、清,县境分属邵阳县和新化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县境分属宝庆县和新化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宝庆县改名邵阳县,分属邵阳县、新化县。

1949年10月13日,成立邵阳县人民政府;10月21日,成立新化县人民政府。随之,县境分属于邵阳县和新化县的区人民政府相继建立。

1951年11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办事处行使县级政府职权。[2]

1952年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奉中南军政委员会2月24日电转中央政务院2月16日电令,批准设立新邵县。4月1日,撤邵阳县人民政府新办事处,成立新邵县人民政府,属邵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县治设酿溪。

1977年10月,划属涟源地区。

1982年12月改名娄底地区。

1983年8月改属邵阳市。

1997年,将陈家桥乡(原属酿溪镇)划归邵阳市北塔区管辖。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邵县常住总人口686810人,其中,酿溪镇80655人,严塘镇48533人,雀塘镇47207人,陈家坊镇61415人,潭溪镇32678人,寸石镇39585人,坪上镇73753人,龙溪铺镇45963人,巨口铺镇47891人,新田铺镇52868人,潭府乡27176人,太芝庙乡25974人,大新乡33013人,迎光乡24954人,小塘乡45145人。

2004年,新邵县辖11个镇、4个乡:酿溪镇、严塘镇、雀塘镇、陈家坊镇、潭溪镇、寸石镇、坪上镇、龙溪铺镇、巨口铺镇、新田铺镇、小塘镇、潭府乡、太芝庙乡、大新乡、迎光乡。

2005年,新邵县辖10个镇、5个乡,659个村、25个居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邵县常住总人口743073人,其中,酿溪镇92299人,严塘镇51702人,雀塘镇52682人,陈家坊镇64306人,潭溪镇35358人,寸石镇43551人,坪上镇79480人,龙溪铺镇52234人,巨口铺镇51107人,新田铺镇56362人,小塘镇46260人,潭府乡29123人,太芝庙乡27130人,大新乡34691人,迎光乡26788人。

新邵县行政区划区划沿革1952年新邵县有319个乡、镇。

1952年全县面积为1893平方公里,合284万亩,有319个乡、镇,104863户。[3]

2000年,新邵县辖10个镇、5个乡:酿溪镇、寸石镇、巨口铺镇、龙溪铺镇、严塘镇、坪上镇、陈家坊镇、雀塘镇、新田铺镇、潭溪镇、大新乡、小塘乡、太芝庙乡、迎光乡、潭府乡。

2005年,新邵县辖10个镇、5个乡,659个村、25个居委会。

区划详情截止2012年,新邵县辖11个镇:酿溪镇、严塘镇、雀塘镇、陈家坊镇、潭溪镇、寸石镇、坪上镇、龙溪铺镇、巨口铺镇、新田铺镇、小塘镇,4个乡:潭府乡、大新乡、迎光乡、太芝庙乡。651个行政村,28个社区(居委会)。

2016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新邵县大新乡、太芝庙乡建制,分别以原大新乡、太芝庙乡的行政区域为大新镇、太芝庙镇的行政区域。

新邵县地图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新邵县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位于湖南省雪峰山脉东侧,资江中上游,邵阳盆地和新(化)涟(源)盆地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南抵邵阳市区和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北靠新化县、冷水江市,东北紧连涟源市,东南毗邻邵东县,与7个县、市接壤,县境线长35894公里。东西686公里,南北436公里。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

地质新邵县境内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白垩系等。其中震旦系主要出露于龙山、岱山、大形山、板子山一带。寒武系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周围,以及白云铺—易家岭和坪上的小河里一带。奥陶系零星分布于下源、中源、枫树坑、厚里冲等地。志留系出露于中部山地边缘部分地带。

泥盆系分布于龙山山麓,新田铺、龙溪铺、龙口溪、筱溪、坪上、张家冲、严塘、高桥、易家岭、曹家坝、陈家坊、扶锡等地。石炭系广布于县境南部丘岗地区。二迭系主要分布于雀塘铺、陈家桥一带。三迭系分布于大花塘等地。白垩系分布于县南部岗地及酿溪至寺门前一带。其它第三系、第四系仅见片段,稍有发育。

新邵县境内岩浆岩主要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加里东期花岗岩见于县境迎光一带,面积较少。印支期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主要见于下源、迎光一带。

新邵县境内地层存有褶皱和断裂。褶皱主要有:陈家坊以北、孙家桥以东的龙山穹窿,沿穹窿核部,金锑矿化普遍;大形山——龙口溪背斜;坪上——豹马岭半背斜;田心坪—库里向斜;长冲铺—陡岭向斜;十字路—铁坑向斜。断裂带主要有:分布在扶锡至太芝庙、麦子排一带的龙山穹窿东缘冲断带;位于大形山、龙口溪背斜与财溪至豹马岭之间的铜柱滩——高桥冲断带;发育于五湖庙、龙溪铺、中源铺一带的龙溪铺——中源铺冲断带。

地貌新邵县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面积多,呈北高南低,南向敞开,逐级递降形态。境内资江、湘江两条水系纵贯,地表切割强烈,形成的山地、丘陵、平原、岗地和水面面积比例大致为47:22:15:12:04。

新邵县平原面积为2818612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总面积的1600%。以江河、溪谷平原为主,分布在资水干、支流和湘江支流较平缓的地带,如资江沿岸的王家坪、塘口、小庙头和筱溪等处。溶蚀平原处在石灰岩山丘包围之中,零散分布县境各地。

新邵县岗地主要集中在县境南部和北端,面积约为19806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部面积的1123%。其中低岗地大部属邵阳盆地范围,占县总面积的507%。高岗地散布各地,占县总面积的688%。

新邵县丘陵多分布于南部岗地和中部山地的过渡地带,面积为39893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面积的2263%。

新邵县山地分布在县境东、中、西的偏北地带,面积为8710256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总面积的4941%,主要山脉有天龙山、大形山、板竹山、川岩山、金龙山、朗概山和龙山,海拔公里以上山峰136个,其中较大的31座,最高峰为龙山岳坪峰,海拔15136米。

大山东部大山是大龙山(当地人俗称龙山,有湖南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大山是金龙山,西部大山是天龙山(到新化县了)。

气候新邵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0℃,最高为1998年177℃,最低为1984年162℃。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4805小时,日照百分率33%。以2003年最多,16883小时、日照百分率38%;1982年最少,12583小时、日照百分率28%。降水量属衡邵低值区边沿与梅城高值区之间。年平均总降水量13652毫米。自北向南递减,北部1500毫米,中部1350~1450毫米,南部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总蒸发量12016毫米。最多1978年达13854毫米,1982年只有10112毫米为最少。7月份以偏南风为主,其它各月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10米/秒。年平均总霜日数19天。年平均初霜期11月25日,终霜期2月26日。年平均无霜期271天,1980年多达304天,1986年只有237天。年平均降雪日数12天。1985年多达25天,1981年只有2天。年平均初雪期12月19日,终雪期2月25日。

新邵县气候特征:

(一)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

(二)4、5、6月多大雨,7、8月高温干旱。

(三)光热水资源较丰富,但干旱、洪涝、低温等灾害频繁,大风、冰雹、冰冻、雷击灾害也不少见。

(四)地形复杂,造成温度、降水、光照的地理差异明显。北部和南部因海拔低而气温偏高,中部因海拔高而气温偏低。降水量年度和季节差异很大,又因地形和海拔不同,差异更显著。据新邵县12个雨量点记录显示,潭溪、洪溪、大河滩、坪上等地的大雨、暴雨、雨日、雪日、年降水量等比其它地方明显偏多,以潭溪暴雨最多。最大年降水量是1994年坪上达2351毫米。最大月降水量是1995年6月龙溪铺达547毫米,该月降水量占该年降水量的36%。最大日降水量是1998年5月22日坪上达2255毫米,占该年降水量的13%。日照,山脉南坡比北坡每天多05~20小时。

(五)近20年来冬季有偏暖趋势,在冰冻和严寒期(日平均气温≤00℃且连续≥5天)天气很少出现。20世纪60~80年代,冬季多有冰冻天气出现,1984年冰冻多达10天。90年代以来冰冻天气明显减少,1993~2005年的13年里只出现冰冻2天(高寒山区外)。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截至2005年,新邵县土地总面积为176286平方公里,约合26443万亩,减少152%。其中农耕地5313万亩(含水田4120万亩),占2008%;后备耕地24万亩,占091%;园地619万亩,占234%;林地12353万亩,占4672%;草地816万亩,占309%;水域1028万亩,占39%;难利用地1503万亩,占568%;非农耕性占地4571万亩,占1728%。

矿产资源2011年,新邵县金、钨、铅、锌、铜、镉、银、硫铁矿及石灰岩保有储量居湖南省第一,锑居第二。1995年境内蕴藏矿产资源总潜在价值达889967亿元,按年采千分之一计,年矿产值可达88亿元。至1995年县境共发现矿种33个,其中有色金属有金、银、铜、锑、铅、锌、镍、铬、钴、钨、钼、汞等;黑色金属有铁、锰、钒;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半烟煤、烟煤、石煤;非金属矿有石灰石、花岗岩、白云石、硅石、重晶石、大理石、陶瓷土;化学工业矿有硫、磷、钾、砷、维尼龙石灰石等。新邵县有矿区(点)139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5处,矿点108处。有开发价值或前景的33处。

水资源2011年,新邵县地表水资源总量137222亿立方米,其中县境地表径流量123017亿立方米,客水13877亿立方米,资水过境水机电提水量32845万立方米。境内河流69条,属资水水系63条,流域面积15911平方公里,地表水总量1111835亿立方米;湘江水系6条,流域面积1719平方公里,地表水总量118335亿立方米。新邵县多年平均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70752万千瓦,其中资水干流12188万千瓦,占714%;石马江19892万千瓦,占116%;龙口溪河07379万千瓦,占43%;麻溪河03517万千瓦,占21%;龙山河04199万千瓦,占25%;其它河流13884万千瓦,占81%。

新邵县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1144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67%。其中资水干流95万千瓦(筱溪电站75万千瓦,晒谷滩电站2万千瓦),石马江0813万千瓦,麻溪河016万千瓦,龙山河01875万千瓦,龙口溪河0653万千瓦,其它河流01345万千瓦。

动植物资源2011年,新邵县植物资源有被子植物243科868种,含乔木86科336种,灌木50科147种,藤木19科41种,草本88科344种;裸子植物7科42种,主要有马尾松、黄山松、华山松、油松、雪松、黑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柏木、侧柏、云柏、罗汉松、三尖杉、银杏等;还有蕨类植物、菌类植物(蘑菇、草菇、平菇、金针菇、木耳、茯苓、灵芝等)以及苔藓、藻类等植物。

新邵县自然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并有部分热带林成分。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植被垂直差异明显。除农业植被外,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丛8个群落类型,9个群系型,24个群丛。原始植被无存,分布上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被打乱,相互参杂,群落界限不很明显。

新邵县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野生动物资源生态分类属中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种类繁多。截至2011年,脊索动物中:哺乳类有7目18科33种。鸟类有12目29科66种。爬行类有3目10科84种。两栖类有2目7科。鱼类有7目16科89种。

节肢动物中:昆虫有13目74科206种。蛛形类有16科32种。还有虾、蟹等甲壳类,蜈蚣、百足虫等多足类动物。环节动物中常见有蚯蚓、水蝗、山蝗等。软体动物有4目10科。主要有园田螺等10余种螺。园顶蚌、背瘤蛎蚌、背角无齿蚌、河蚬、湖蛛蚬、蜗牛、大蜗、蛞蝓等。

人口民族人口2018年末,新邵县公安户籍总户数为24万户,户籍总人口8308万人。常住人口78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91万人,乡村人口468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公安登记出生人口7320人,出生率881‰;死亡人口5563人,死亡率67‰;自然增长率为21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邵县常住人口为612943人。[4]

民族截至2005年,新邵县民族25个,总人口739159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75%。新邵县少数民族按人数多少排列为:回族865人,苗族528人,土家族281人,侗族179人,布依族69人,满族40人,傈僳族38人,壮族36人,彝族34人,土族32人,维吾尔族22人,藏族19人,水族15人,佤族12人,瑶族11人,朝鲜族9人,怒族7人,纳西族6人,哈尼族6人,白族5人,傣族、畲族、仫佬族各2人,黎族1人。

经济综述2019年,新邵县完成生产总值1600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7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4056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8544亿元,增长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0269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13:253:53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8187%、14187%。

2019年,新邵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10210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税收收入85509万元,比上年增长62%。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76%。一般预算收入68016万元,增长89%。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9%。

2019年,新邵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工业投资3974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782亿元,民生投资1492亿元,生态投资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6亿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887亿元,第二产业3965亿万元,第三产业6302亿元。

2019年,新邵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67元,比上年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6元,增长88%。其中:工资性收入15697元,增长52%,经营净收入1390元,比上年增117%,财产性净收入1921元,下降04%,转移净收入9918元,增长1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8元,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4886元,增长131%,经营净收入2456元,比上年增长188%,财产净收入112元,增长40%,转移净收入4874元,增长33%。

2020年,新邵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68595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3803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78879万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795913万元,增长32%。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36:287:4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6:295:489。[5]

第一产业2019年,新邵县落实粮食种植面积5059千公顷,实现粮食总产3026万吨,分别下降023%、012%。油料种植面积769千公顷,油料总产量145万吨,分别增长446%、32%。水果总产量85万吨,增长098%。蔬菜种植面积126千公顷,增长556%,蔬菜总产量2344万吨,增长549%。全年出栏肉猪612万头,下降2493%,出栏牛251万头,出栏羊742万头,分别增长458%、378%。全年肉类总产量554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54万吨,分别下降1944%、2321%。禽蛋产量3052吨,增长773%。水产品产量11983吨,比上年下降544%。

全县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81家,实现销售收入898亿元,实现利税52亿元。

2019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12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3133213万千瓦时。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第二产业2012年,新邵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95512万元,比2011年增长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比2011年下降843%,重工业比2011年提高2188%。规模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843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973%。2012年新邵县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为81家,亏损面0%。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124亿元,比2011年增长1475%。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58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36227%,比2011年提高1152%。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9894%。规模以下工业2012年完成总产值185939万元,比2011年增长160%。

2012年,新邵县建筑业增加值40317万元,比2011年增长125%。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3万元。

第三产业2012年,新邵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3725万元,比2011年增长20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29309万元,比2011年增长1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4416万元,比2011年增长2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4249万元,比2011年增长1965%。其中:短期贷款190061万元,比2011年增长1892%,中长期贷款314188万元,比2011年增长2009%。

2012年,新邵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390万元,年末局域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0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0119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72670户。电话普及率为404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32743户。

2012年,新邵县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65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4200万元,比2011年增长2923%。

交通运输2018年末,新邵县公路里程2290公里。全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132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50%,旅客周转量817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0%。

铁路。东西走向的沪昆高铁邵阳北站设站我县坪上镇,南北走向的呼南高铁即将动工,一纵一横两条高铁大动脉有望在我县境内交汇而过。怀邵衡、长娄邵城际高铁连南接北和承东启西,新邵县城距邵阳南站仅12公里。湘黔铁路跨县而过,在境内设有石泉货运车站;洛湛铁路邵阳北火车货运车站毗邻我县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

公路。沪昆、二广、邵坪、衡邵、娄新5条高速在县内及周边设有落地互通9个、连接线5条。9条国省干道连接成网。

航运。资江自南向北贯穿县境54公里,直达洞庭湖。

新邵,素有湖南之心的美誉,坐拥沪昆高铁邵阳北站,毗邻怀邵衡城际高铁、长娄邵城际高铁邵阳站,沪昆高速、二广高速、娄新高速、衡邵高速、邵坪高速等高速公路四通八达,320国道、207国道、217省道等贯穿全境,新邵,已成为湖南交通最为便捷的县(市)之一。

新邵,地处大湾区、长三角各大经济板块的重要中枢,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承接地。从新邵出发,乘高铁到北京、上海仅7个小时,到昆明仅5个小时,3个小时直达广州,1小时经济圈覆盖全省各大主要城市!

新邵县社会事业文化2012年,新邵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8个,文化馆1座,公共图书馆1座。县级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用户98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广播人口覆盖率96%。新建农家书屋180家。

2016年,新邵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座,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788场。县级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用户1552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广播人口覆盖率97%。

教育2018年年末,新邵县拥有各类学校297所。其中:小学167所,特殊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1177万人,其中在校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幼儿园分别为14977、27549、54552、1759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100%。各类民办学校72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5856人。

截至2016年末,新邵县拥有各类学校299所。其中:小学172所,特殊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116万人,其中在校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幼儿园分别为14598、30861、59076、206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100%。各类民办学校70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3966人。

卫生截至2016年末,新邵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3097张床位,卫生技术人员195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74人,注册护士732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体育2016年,新邵县共有体育场30个。开展全面健身项目12项次,全面健身运动参加人数6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个。

科技2016年,新邵县专利申请202件,授权专利112件,签订技术合同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10万元。2016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38亿元,实现增加值113亿元。

社会保障2020年,新邵县新增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45125人,新增创业主体17785户,发放创业贷款17452万元,完成各类技能培训23083人;五类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保障功能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各项政策保障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应保尽保,补助标准逐年增加;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5亿元,社会救助更加规范。[6]

风景名胜白水洞景区白水洞景区位于新邵县严塘镇白水洞村,距县城酿溪镇12公里,区域以白水洞村为主体,包含洞口村、岱山林场部分土地,总面积1190平方公里。精彩景点有:白龙洞、吸潮岩、简氏节孝坊、卓笔峰、武士崖、飞虹瀑布、银涛峡、水帘洞瀑布、罗山洞水库、七仙瀑布、雷公山等。

白云岩景区白云岩景区坐落在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距S217两公里,始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续建于明清。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全国各地前来拜佛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白云岩古建筑群由妙音寺、毗庐寺、牧云寺、关龙亭、会仙桥等组成。

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邵县东北部,距邵阳市50公里,其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25公里,号称百里龙山,历史上药圣唐朝孙思邈和御医申泰芝曾在此采药炼丹,留有药王殿和炼丹池古迹,故百里龙山又称药山。龙山主峰岳平云顶海拔15136米,比南岳衡山祝融峰还高2236米,为宝庆十二景之一。境内有人文景观8处,自然景区37处。包括有数百年历史的香枫、银杏、摇钱树,壮观的天然瀑布、峡谷、溶洞,数百年历史的风情山寨和工农运动的革命遗址等。

园内群山漫舞,似蛟龙出海。林涛浩荡,如大海扬波。山腰云缭雾绕,林间鸟语啾啾。白马湖碧波荡漾,飞水涯怪石嶙峋,铁狮坪瀑布飞泻。岳坪峰顶能观日出,彩凤湖畔可赏晚霞。园内有珍贵稀有的银杏、珙桐、伯乐树,形如其名的金钱松,难以觅踪的三尖杉,叶形奇特的鹅掌楸,芳香淡雅的兰花,均极具观赏和科研价值。这里是中国南方金钱松种子园,其面积之广、数量之多、全国独一无二,世界无与伦比。[7]

资江风光带资江是新邵的母亲河,干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途经县城及酿溪、新田铺、严塘、大新、坪上等5个镇乡,流程545公里。境内的资江素有小三峡之称,沿途景点有赛双清、将军石、护江石林、石门献翠、清溪滩、铜柱滩、水洞岩、岩鹰石、金猴迎客、海豹出江、蛇形山、骆驼峰。

著名人物新邵县有唐文斌、隆义清、谢道新、谢友文、彭润民、廖怀章、石忆邵、何署坤、陈清林、周继华、邓辉楚、李子明、岳松华、邓普辉、朱有志、简怀玉、王双桥、刘志坚、吴正治、肖祥海、罗星凯、黄明开、周集中、肖贞堂等名人。

所获荣誉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8]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新邵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9]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创建达标县市区)。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3月,入选教育部公示的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称号。[10]

参考资料
1新邵最新县情推介片:新邵欢迎您!·新邵县人民政府

2新邵县有多久的历史?有哪些名胜古迹·历史新知

3新邵历史沿革·新邵县人民政府

4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邵阳市统计局

5新邵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邵县人民政府

6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新邵县人民政府

7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林业局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新邵县属于哪个市 湖南省新邵县中考什么时候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