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新西兰国家 新西兰在全国地图位置

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西南方向,地理坐标为南纬41度19分至47度18分,东经171度东至166度西之间,包含两个主岛和许多小岛。

总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如果用地图呈现,它通常被放置在南太平洋地区的西方,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方向。

新西兰是一个岛国,位于南太平洋西南部,在澳大利亚东面的海域。

它由两个主要岛屿,北岛和南岛组成,以及许多周围小岛。

您可以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太平洋西南部的位置,或查看世界地图以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新西兰国家

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市场经济。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新西兰也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拥有3项世界遗产、14个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

2020年3月23日,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说,随着新西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急剧增加,社区内已出现人传人现象,全国防控疫情响应等级升至三级,并将在48小时后升至最高等级4级,所有人被要求居家隔离。2020年11月2日,新西兰新增设新冠疫情应对部长。

中文名新西兰

外文名New Zealand

所属洲大洋洲

首都惠灵顿

主要城市奥克兰、基督城、达尼丁、哈密尔顿、北帕默斯顿等

国庆日

国歌《天佑新西兰》《天佑女王》

国家代码NZL

官方语言英语、毛利语

货币新西兰元(NZD)UTC 12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领袖总督帕齐·雷迪(Patsy Reddy)

主要民族英裔新西兰人、毛利人、亚裔新西兰人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

国际电话区号64

国际域名缩写nz

道路通行靠左行驶

时区UTC 12

人口数量5112万(2020年12月)

人口密度183人/平方公里(2020年)

国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2020年)

水域率16%

GDP总计3220亿元(3220亿新元(2020年))

人均GDP约63000元(约63万新元(2020年))

历史沿革10世纪,来自库克群岛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亚航海家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到12世纪,全国受青睐的地区已分布了许多定居点;1350年起,毛利人在新西兰定居。

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扬松·塔斯曼在远洋冒险中发现新西兰的西海岸区,但在企图登陆时遭到毛利人的攻击而迅速离去,但他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这块土地为Nieuw Zealand,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但并未在此登陆。

1769—1777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西兰。1769年,英国海军舰长詹姆斯·库克及其船员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随后,捕捞海豹和鲸鱼的人们也来到这里,传教士也很快接踵而来,定居点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后英国向新西兰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

19世纪,来北岛居住的人多于南部,到19世纪80年代,全国人口增加到20万,并开始建设铁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农场已经成为新西兰经济的支柱,1893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当时,英国仍然是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经常被喻为家乡。

1907年,新西兰独立,成为英国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受英国控制。成千上万的新西兰人代表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有一半的参战者死于战争或在战争中负伤。

1935年,选出新西兰工党政府,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以及国家拨款的卫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新西兰再次派出军队,大约全国人口的10%出国作战。

1947年,新西兰成为主权国家,同时为英联邦成员。

地理位置区域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相距1600公里。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南、北两岛被库克海峡相隔。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75%以上,平原狭小。河流短而湍急,航运不便,但水利资源丰富。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南岛的库克峰海拔3754米,为全国最高峰。海岸线长约15万公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夏季20℃左右,冬季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1500毫米。[3]

气候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新西兰水力资源丰富,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森林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生态环境非常好。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川与湖泊。

新西兰的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天,6月至8月为冬天。夏季平均气温20℃左右,冬季平均气温10℃左右,全年温差一般不超过15℃。全国各地年平均降雨量为600~1500毫米。

自然资源新西兰的矿藏主要有煤、金、铁矿、天然气,还有银、锰、钨、磷酸盐、石油等,但储量不大。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为1700亿立方米。

新西兰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81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其中630万公顷为天然林,180万公顷为人造林,主要产品有原木、圆木、木浆、纸及木板等。渔产丰富。

行政区划全国设有11个大区,5个单一辖区,67个地区行政机构(其中包括13个市政厅、53个区议会和查塔姆群岛议会)。主要城市有:惠灵顿、奥克兰、克赖斯特彻奇(基督城)、哈密尔顿、达尼丁等。[3]

国家象征国名新西兰(New Zealand),英文缩写NZ。

国旗新西兰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为英国国旗,右边有四颗镶白边的红色五角星。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四颗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该国位于南半球,同时还象征独立和希望。

国徽新西兰国徽的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五组图案;四颗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象征新西兰;麦捆代表农业;羊代表该国发达的畜牧业;交叉的斧头象征该国的工业和矿业;三只扬帆的船表示该国海上贸易的重要性。盾徽右侧为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左侧是持有国旗的欧洲移民妇女;上方有一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典礼时用的王冠,象征英国女王也是新西兰的国家元首;下方为新西兰蕨类植物,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新西兰。

国歌新西兰有两首地位等同的国歌:《天佑新西兰》(God Defend New Zealand)与《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如果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歌改为《天佑国王》(God Save The King)。《天佑女王》是英国的国歌及英联邦的皇室颂歌,一般不作国歌演奏。新西兰国歌前半部分为毛利语,后半部分为英语,有关新西兰国歌的应用,由新西兰文化及传统部负责管理。

人口5112万(2020年12月)。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70%,毛利人占17%,亚裔占15%,太平洋岛国裔占8%(部分为多元族裔认同)。官方语言为英语、毛利语。近一半居民信奉基督教。[3]

政治政体新西兰自1935年起,工党和国家党轮流执政。1993年11月,全民投票决定将议会选举制度由简单多数制改为混合比例代表制。1996年10月举行首次混合比例代表制大选,国家党与新西兰第一党组成联合政府。1998年8月,联合政府解体,总理希普利组成以国家党为主的少数政府。

1999年11月大选后,工党与联盟党组成少数联合政府。2002年7月大选后,工党与进步党组成少数联合政府。2005年9月大选后,工党和进步党再度组成联合政府,并获得新西兰第一党和联合未来党的财政和信任支持。2008年11月,国家党在大选中获胜,并获得行动党、毛利党和联合未来党的财政与信任支持,组成少数政府。2011年11月,国家党再次赢得大选。

2017年9月,新西兰举行新一届大选。10月,工党与新西兰第一党、绿党联合组成新一届政府,工党领袖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任总理。

政党(1)工党(Labour Party):执政党。1916年成立。主要代表中低收入者利益,工会组织和毛利人是其传统支持者。主张实行民主社会主义,重视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政策上加大政府干预。多次执政。2017年大选后同新西兰优先党、绿党联合执政。2020年与绿党共同组建本届政府。现任领袖杰辛达·阿德恩。

(2)国家党(National Party):最大反对党。1936年由自由党和改良党合并而成。主要代表农场主、大企业家、律师等的利益。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严格规范福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多次执政。2017年大选后成为反对党。现任领袖朱迪斯·柯林斯(Judith·collins)。

(3)绿党(Green Party):前身为价值党,1972年成立,1990年与绿色和平组织合并,改为现名。积极致力于反战、反核、环保运动和维护老年人、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利益。1991年加入联盟党。1999年脱离联盟党。2017年大选后同工党、优先党联合执政。2020年与工党共同组建本届政府。现任领袖詹姆斯·肖(James Shaw)和马拉马·戴维森(Marama Davidson)。

(4)行动党(ACT Party):前身是工党政府部长罗杰·道格拉斯(Roger Douglas)创立的消费者及纳税人协会,1994年11月改为现名。代表企业界利益,支持者多为大财团及富商。现任领袖大卫·西摩(David Seymour)。

(5)毛利党(Maori Party):2004年4月,因在毛利人问题上与工党政府意见相左,协理毛利事务部长塔里安娜·图里娅(Tariana Turia)辞职并组建毛利党。主张维护毛利人传统利益,保护毛利文化、习俗和语言。现任联合领袖约翰·塔米希尔(John Tamihere)和黛比·恩加雷瓦·帕克(Debbie Narewa packer)。

(6)新西兰优先党(NZ First Party):1993年成立,曾于1996年至1998年与国家党联合组阁,2005年至2008年与工党联合组阁。主张加大对大城市以外的其他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主张限制外来移民,反对向外国人出售战略性土地和资产,反对放宽外国留学生数量。2017年大选后同工党、绿党联合执政。2020年大选未进入议会。现任领袖为温斯顿·彼得斯(Winston Peters)。

其他政党有: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机会党(Opportunities Party )、前进党(Advance Party)等。

政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兼新西兰国家元首;女王委派总督代行其职权。

总督帕齐·雷迪(Patsy Reddy)。女,生于新西兰北岛玛塔玛塔地区。获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加入新西兰最大律所铭德律师事务所,专长税法、公司法和电影法。1987年起在布赖尔利投资公司工作。1999年作为创始人之一成立私人投资公司。此外,历任新西兰电信公司、南方石油公司、邮政局、电影档案馆、电影委员会、新西兰运输局等部门顾问和管理职务。2016年9月就任新西兰第21任总督。

2021年5月24日,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在惠灵顿宣布,辛迪·基罗将于今年10月接替现任总督帕齐·雷迪任新西兰新总督。

经济综述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3]

工业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近年来,陆续建立了一些重工业,如炼钢、炼油、炼铝和制造农用飞机等。

农业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2020年,乳制品出口额为165亿新元,肉产品出口额为83亿新元,水果出口额为425新元。[3]

外贸截至2020年9月,新西兰在海外投资存量为2990亿新元,主要投资目的地为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

文化民俗民风新西兰400万人口中约15%是毛利后裔,或属于某个部落。毛利人藉由华卡帕帕(whakapapa,系谱图)可追溯到乘着瓦卡(waka,独木舟)横渡辽阔的太平洋而来的祖先。毛利人有着丰富又活泼的文化,保留了他们长久以来与精神和自然世界的连结。他们以自己特别的米希(mihi,问候)方式透过来传承自己的家世。毛利人在米希中说出他们的芒加(maunga,山)、阿瓦(awa,河)、玛雷(malae,会堂)、瓦卡、尹维(iwi,部落)和提布那(tipuna,重要的祖先)的名字。

传统节日名称

日期

1月1日

元旦(NewYear'sDay)

1月2日

元旦次日(Day afterNew Years Day)

2月6日

怀唐伊日(Waitangi Day)

1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劳动节(Labour Day)

12月25日

圣诞节

12月26日

节礼日(Boxing Day)

军事总督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国防部长在国防军司令协助下行使对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国防军司令是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也是三军参谋长委员会主席。国防部秘书长是国防部首席文职顾问,负责研提防务政策建议、装备采购和维修更新等。1951年同澳大利亚和美国签订《澳新美安全条约》。1984年,工党执政后采取反核立场,新西兰议会于1987年通过《新西兰无核区、裁军和军备控制法案》,禁止美国核舰艇访新,美国因而中止双边防务合作。与澳大利亚签有防务合作协定和《进一步密切防务关系协定》,同东盟和南太岛国签有军队互助计划。与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于1971年签署《五国联防安排》,1997年五国在南海进行签约后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3]

交通交通运输发达,通讯联络畅通。进出口货物主要靠海运,但空运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日增。[3]

社会教育国立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入学年龄为5岁;对6~15岁青少年进行义务教育。主要大学包括:奥克兰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怀卡托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梅西大学、奥塔哥大学、林肯大学。新西兰国际留学生主要来源国有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3]

媒体新西兰广播电台遍及全国,共190多家,多数为商业电台。除新西兰广播公司为国有外,其余电台分属广播网(The Radio Network)和媒体工厂(MediaWorks)两大广播网络。前者主要股东为澳大利亚地方报业集团(APN)公司,后者原为澳大利亚铁桥资本公司(Ironbridge Capital)控股,2013年6月因负债严重进入破产接管程序,由澳大利亚柯达曼萨(KordaMentha)公司接管。政府资助成立了一些反映多元文化的公益性电台。

卫生2019年11月13日,新西兰国会议员投票通过安乐死合法化法案。新西兰议员在三读该法案时,以69票赞成、51票反对通过法案,将让末期病患得以要求医疗辅助死亡,终结多年来的国会激烈辩论。不过,在立法生效之前,该法案还需在2020年大选时接受全民公投,并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对外关系强调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世界、特别是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以保障新西兰主权与安全,维护经济利益。将同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作为对外政治、防务和经济关系的立足点;将亚太地区作为对外关系优先领域;积极发展与美国关系,维护与欧洲国家传统关系,强调发展与拉美新兴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援助,寻求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倡导多边主义,主张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主导作用。[3]

新中关系自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新经贸关系一直稳定、健康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增长较快。1991—1999年,据中国海关统计,双边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达12%。1997年8月,新西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市场准入问题达成协议。2004年4月,新西兰政府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与新西兰自1972年12月22日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保持频繁互访与接触。

新澳关系2013年2月,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访新,与新总理约翰·基举行两国总理年度会晤。4月,新西兰国防部长科尔曼在奥克兰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史密斯举行双边会见。

新美关系2013年5月,第五届新美合作伙伴论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新西兰外长麦卡利、贸易部长格罗泽、国防军司令琼斯以及美副国务卿伯恩斯出席。麦卡利外长与美国务卿克里举行会谈。同月,新美第四次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新西兰外交贸易部秘书长艾伦、国防军司令琼斯、财政部秘书长瓦尔特以及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代表参加,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出席开幕式。

特产奇异果(kiwi)

kiwi这个词除了用来称呼奇异鸟,还用来称呼新西兰人,相关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当年新西兰士兵的绰号。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新西兰的基本货币单位——新西兰元,也常被称为奇异,因为钱币一面上头的有只奇异鸟。而最著名的奇异可能是美味的奇异果。

奇异果原产于中国,移植到新西兰时被称为中国醋栗。但是新西兰果农在大量出口这种水果时,为它取名为奇异果,闻名于全世界。

猕猴桃

靠种猕猴桃成为百万富翁北岛的丰盛湾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盛产各种水果。当地的主要城市陶朗加和蒂普基镇一带是新西兰的猕猴桃种植中心,而仅蒂普基一地就生产了新西兰70%的猕猴桃,故它被誉为奇异果之都。新西兰1906年从中国引进猕猴桃后,在丰盛湾引种得最为成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猕猴桃产国,当地的猕猴桃干是旅游必不可少的美食。

葡萄酒

新西兰的主要葡萄栽种地是在干燥、阳光普照的东部地区,其中包括吉斯伯恩、霍克湾和马尔堡三个主要地区。其他主要地区还有奥克兰、马丁堡、尼尔森和中奥塔哥。这些地区位于纬度36至45度之间,纵长1600公里。类似于北半球从波尔多(纬度在44至46度之间)到南边的西班牙。在这样一个气候与土质都十分合适的地区栽种葡萄,结果就发展出种种不同的风格。

新西兰的品酒观光越来越受重视,业者常鼓励游客沿着经典新西兰美酒公路(Klassic New Zealand Wine Tlail)探访酒庄,参与活动。几个主要产酒区每年都会举办美酒与美食节,而且大多数酒庄开放游客品酒。不少大型酒庄还兼经营餐厅与咖啡馆,并提供零售和网上销售。

旅游自然景观北岛:艾格蒙特国家公园(Egmont National Park)、乌雷威拉国家公园(TeUrewera National Park)、东加里罗国家公园(Tongalilo National Park)、旺加努伊国家公园(Whanganui National Park)

南岛:阿贝尔·塔斯曼国家公园(Abel Tasmen National Park)、亚瑟隘口国家公园(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库克山国家公园(Aoraki/Mount Cook National Park)、峡湾国家公园(Fiordland National Park)、卡胡朗吉国家公园(Kahulangi National Park)、阿斯派灵山国家公园(Mt Aspiling National Park)、尼尔森湖国家公园(Nelson Lakes National Park)、帕

帕罗瓦国家公园(Papaloa National Park)、西区国家公园(Westland/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
斯图尔特岛:雷奇欧拉国家公园(Lakiula National Park)

文化遗址汤加里罗国家公园(1990年,1993年)

新西兰亚南极群岛(1998年)

蒂瓦希普纳穆—新西兰西南部(1990年),包括四个国家公园,分别是奥拉基/库克山国家公园、峡湾国家公园、艾斯派林山国家公园及韦斯特兰泰普提尼国家公园。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新西兰国家 新西兰在全国地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