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清洁皮肤,清除残留在皮肤上的药物。
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根据病情服用阿托品等药物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案只能通过检查确定,不能从描述中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小心后不要让皮肤接触有毒物质,不要盲目服用农药,防止中毒。
敌敌畏中毒
名称敌敌畏中毒
拼音di di wei zhong du
病因及发病机制敌敌畏原药纯品为无色至琥珀色液体,微带芳香味。制剂为浅黄色至黄棕色油状液体,在水溶液中缓慢分解,遇碱分解加快,对热稳定,对铁有腐蚀性。对人畜中毒,对鱼类毒性较高,对蜜蜂剧毒。[1]
敌敌畏中毒的诊断(一)潜伏期短,口服后多在10~30min内发病;喷洒中毒者,多在2~6h内发病。
(二)具有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一系列表现。
(三)少数患者于中毒后2~3周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四)少数患者病程中出现中间期肌无力综合症。
(五)口服后消化道刺激症状明显,可致胃粘膜损伤,甚至引起胃出血或胃穿孔。
(六)敌敌畏乳油所致接触性皮炎较多见,往往是喷洒或为了灭虱等目的直接将敌敌畏洒在被褥、衣服上而污染皮肤,接触30min至数小时发病,皮肤有瘙痒或烧灼感,皮肤潮红、肿胀、水疱,局部可伴有肌颤。
敌敌畏中毒的治疗(一)皮肤污染者尽快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彻底清洗,尤其是头发、指甲。
(二)口服中毒者尽早催吐、洗胃。因敌敌畏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洗胃时要轻柔,以免出现消化道出血或导致胃穿孔。
(三)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以阿托品为主,并尽快达到阿托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