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看还是好的。
我无法提供实时的或具体学校的成绩信息。
学校的考试成绩通常由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负责发布和公布。
你可以向学校的教务处、招生办公室或相关教育部门咨询,获取相关的成绩信息。
他们将能够提供有关2023惠州一中田家炳分校中考成绩的准确和详细信息
惠州一中
截至2011年9月9日,学校校园总面积为40943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6022平方米。学校吸纳社会资金15亿元人民币建设新校区。分为南湖校区(初中部)和东江学府新校区(高中部)两个校区。截至2012年12月17日,学校高中部有79个教学班,学生5260人。初中部50个教学班,学生总数3250人。
中文名惠州市第一中学
创办时间
简 称惠州一中
校 训砺志 善学 创新
类 别公立完全中学
现任校长练伟平
所属地区广东惠州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惠阳县立第一中学
在惠州联合中学中,惠阳县立第一中学历史最长。1929年11月21日,惠州市一中建校成立。
1940年底,因校舍遭日军炸毁,学校面临着停办的危险。学校迁至丰湖书院,惠阳县立第一中学始得复校。
1945年春,惠州第四次沦陷,惠阳县立第一中学后在博罗县观音阁招秋季高中一班、初中两班。同年8月15日,日寇
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才回惠州复校。但丰湖书院已被广东省立粤秀中学迁用,学院衙旧址又残破不堪,于是选定府城曾经作过惠阳县女子简易师范校舍的秀水
湖旧协台衙门(现市林业局宿舍大院)为校址,10月学校迁址府城秀水湖原女师校舍,复课。
1947年秋,惠阳县立第一中学全校已办有高中3个班、初中10个班,学生总人数达639人。
私立持平中学
学校于1942年秋正式成立,命名为持平中学。
1946年,学校对贫苦学生的学杂费,仍坚持减免的办法。学校逐渐发展成为高中8个班,初中10个班的规模,全校约800人,成为当时惠州的完全中学。
私立梌山中学
梌山中学开办于1929年2月。校址在府城原梌山书院(即中山公园旁原城区政府大楼旧址,现为惠城区老人活动中心)。
1938年,日军侵犯惠州,学校被迫迁至惠东多祝,因日军侵犯多祝,学校迁至惠东安墩办学一年多,再迁回多祝。直至惠州解放,复在惠城原址设分教处。梌山中学在惠东办学。
1945年惠州光复,回迁惠州,于原址设分教处,部分师生仍留在多祝继续办学,学校易名为惠阳县立第五中学。现为惠东多祝中学,是惠东县一级学校。
私立文明中学
文明中学原设在广州,抗战爆发后迁至香港九龙。
1942年内迁至博罗罗浮山,1943年又迁至惠阳横沥深柏洞。
1946年秋,在惠州西湖元妙观设校,直至解放。学校设有高、初中各三个班,规模不大,却是完全中学,校长是原国民党国大代表罗伟疆先生。
四校合并1949年10月,惠州解放,学校获得新生。惠州军管会派出干部陈文光接收学校,把惠阳县立第一中学、私立持平中学、私立梌山中学和私立文明中学合并为惠州联合中学。校本部设在原持平中学旧址,原县一中校址作分教处。
1954年,学校建立了党支部,加强了党对学校的直接领导。
1956年,学校开始办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60年,惠州市一中被定为县的重点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惠州市一中作为地、市的先行点,成了重灾区。
1968年,学校的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
1978年,学校的教学秩序迅速恢复正常。8月,惠州市一中被定为广东省的重点中学。
1992年,学校定为广东省体育传统(田径)学校,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
2004年,学校被定为广东省新课程样本学校。9月1日,学校分为南湖校区(初中部)和东江学府新校区(高中部)两个校区。同年,东江学府新校区(高中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7年,通过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和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终期评估。
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同年,惠州一中分金山湖高中校区和南湖初中校区。
办学条件硬件设施截至2011年9月9日,学校校园总面积为40943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6022平方米,吸纳社会资金15亿元人民币建设新校区。学校有六幢(70户)教工宿舍大楼。新建设施有新校门、生物园、地理园和印刷厂,安装变压器和改装水管等。
学校有一座800平方米的大礼堂和四幢课室大楼,一幢2500平方米的科学实验大楼和一幢800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学校图书馆有藏书2万多册,有价值20多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和各种教具也比较齐全。
南湖校区(初中部)截至2012年12月17日,校园内有校园网,装配了电脑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多功能电教室、语音室等教学硬件设施。
金山湖校区(高中部)截至2009年7月21日,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教学区,教学楼、实验楼、资讯楼、艺术楼、办公楼宽敞
明亮,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高大典雅;运动区,体育馆、游泳馆、各种球类运动场、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齐全现代;生活区,食堂、宿舍宽大洁净;此外,校内有
1000兆主干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惠州一中高中校区成为一座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型、人文式的读书园区。
为打造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型、人文式的校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校园文化惠州市第一中学办学思路
办学理念
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主动发展。
培养目标
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所长、有探究能力、有主动发展观念的人。
办学特色
人文育德,教研兴学。
教风
善教、善导、求实、求新。
学风
勤奋、博学、严谨、灵活。
校风
尊师爱生、团结进取。
校训
砺志、善学、创新。
学校精神"奋发向上,福荫天下"
由"榕树文化"发展而来。因为学校南湖校区有一棵近500年的古榕惠州一中高中部,
它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榕树又是岭南特有的树种,具有独特的气根、高大的树形、宽博的浓荫和顽强的生命力;榕树在广东人的风俗里还是吉祥之树。学校把"榕树
文化"和学校历史结合起来,确定"奋发向上,福荫天下"的榕树精神为学校精神,以激励师生具有"奋发向上"的人生追求和"福荫天下"的宏伟抱负。
校庆在惠州联合中学中,当推惠阳县立第一中学历史最长。学校创建于1929年1月,同年11月21日,经省教育厅批准立案。此后便确定是日为学校建校纪念日(惠州市一中建校历史即从此时算起)
教学理念学校秉承砺志、善学、创新的校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尊师爱生、团结进取的校风、善教、善导、求实、求新的教风和勤奋、博学、严谨、灵活的学风。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治校方针,确立了走扩张和高品质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培育优质学生进入优质大学的立校理念。
校歌惠阳县立一中时期首任校长叶史村曾作《惠阳县立第一中学校歌》歌词,由孙慎谱曲。
2012年,惠州一中的校歌为《理想从这里起飞》,李冠理、丘金贝作词,毕践新、黄泽顺作曲。
校园环境学校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初中部)和东江学府校区(高中部)。
南湖校区占地60000多平方米。校园内有古榕、绿树、亭台、花园、地理园、生物园等。
东江学府校区(金山湖高中校区)位于惠城区金山湖附近。占地约20万平方米(校区占地约300亩),总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校园内有地理园、生物园、山顶凉亭、宿舍花园等。校园宽敞、幽雅,绿化率达86%。
学校介绍为打造更大区域范围内的优质教育品牌,创建全国千所示范高中,学校成功吸纳社会资金15亿元人民币建设新校区。2004年9月1日,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分为南湖校区(初中部)和东江学府新校区(高中部)两个校区。南湖校区占地60000多平方米。校园内古榕生翠,绿树成荫,亭台楼榭,曲径通幽,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单位和庭院绿化先进单位。学校建成了地理园、生物园和校园网,装配了电脑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多功能电教室、语音室等教学硬件设施。新校区占地约300亩,总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
校园宽敞、幽雅,绿化率达80%。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教学楼、实验楼、资讯楼、食堂、宿舍、办公楼、图书馆、艺术楼、学术报告厅、体育馆、游泳池、标准塑胶运动场、地理园、生物园、天文台、1000兆主干校园网等教育教学设施配套齐全,为打造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型、人文式的校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共331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9人,一级教师89人。其中研究生毕业8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9人,参加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以及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4人。先后有7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0多人次被评为省、市杰出教师、劳动模范等,5人评为南粤教坛新秀。全体教职工安教乐教,锐意进取,无私奉献,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保证。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63个,学生3600多人;初中教学班27个,学生1600多人。
学校秉承砺志、善学、创新的校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尊师爱生、团结进取的校风、善教、善导、求实、求新的教风和勤奋、博学、严谨、灵活的学风。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治校方针,确立了走扩张和高品质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培育优质学生进入优质大学的立校理念。
1993年以来,学校三次获取省高考总分状元,一次获取文科榜眼,9人获得高考单科状元,80多人获高考总分800分以上,200多人(次)获高考单科800分以上,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8%以上。每年有100多人(次)在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004年我校学生有9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一等奖。
学校设有李元经奖学金、香港旭日集团品行优秀奖学金、大洋集团奖教奖学金和陈正义扶贫助教助学金四种奖教奖学基金,奖励善教勤学的师生,帮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