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知多少是说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联系前文,往事可能是春花秋月,春花秋月,原本是大自然赐于人类最美好的景观,人们只嫌看不够,赏不足。
可此时李煜却希望春花不要再开放,秋月不要再圆满。
这反常的心理正表现出李煜异常的生活境遇。
因为一见到春花秋月,就想起了幸福的过去和欢乐的往事。
然而过去美好的一切都已消逝,回忆的往事越多,现实的悲哀就越沉重。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话的字面翻译是:春天的花儿、秋天的月亮(即这样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而往前的事情知道的又有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而往事知多少表明了词人对当初做国君时纵情声色,不理朝政的追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作品名称往事知多少
作者李煜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南唐二主词》
作品体裁词
作品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
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