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明穆宗。
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朱载垕继位,他原本是嘉靖第三子,但前面两位哥哥都去世了,所以他运气好,直接升级为皇帝,继位不久他就施行了改革制度,史称;隆庆新政;,这项政策不仅仅有;减税减赋;、;厉行节俭;等,还有对外贸易的规定。
明穆宗在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下,跟蒙古议和,史称;隆庆议和;,之前总有蒙古鞑子来中原捣乱,在这项政策之下,明朝没了后顾之忧,便跟蒙古人通贡和互市,开放了11个边境贸易口岸,让蒙古跟中国可以进行贸易。
隆庆议和在历史上意义颇大,史料记载;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不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省下了很大一笔钱,当时的后金也跟着受益,朱载垕继位之后,还有另一项举措,他开放了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跟洋人交易,史称;隆庆开关;。
如果说隆庆议和让明朝取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那么隆庆开关就为中国赚得到了大量白银,在政策的促进之下,明朝的外贸发展得很迅速,出现了全面开放的局面,根据史料记载,朱载垕在位仅仅六年,但在这一项举措,却让海外3亿多白银流入中国,这相当于当时世界白银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将近一半。
传位给了朱载垕。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明世宗驾崩,裕王朱载垕即位,改元隆庆,是为明穆宗。
明穆宗立即纠正其父的弊政,之前以言获罪的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抚恤并录用其后,方士全部付有司论罪,以前的道教仪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赋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赋;又停止明世宗为博孝名强行施行的明睿宗(即明世宗本生父兴献王)明堂配享之礼(即秋季祭天,要以在位皇帝之父合祭,为此导致明太宗庙号被改为明成祖)。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嘉靖皇帝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将皇位传给了他的三子裕王朱载后。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嘉靖帝传位给隆庆帝。
朱载垕(1537年-1572年),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
张居正大传
系列。
书名张居正大传
作者朱东润
类别人物传记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数352
定价32
装帧平装
ISBN9787561345504
内容简介张居正是明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万历首辅、神宗皇帝老师,以及明朝中兴的奠基人。
张居正对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是,为了推行改革措施,张居正也曾经使用过不光彩的手段,其个人生活也难说检点。生前,他位高权重,一言九鼎;死后,却被剥夺谥号,查抄家产,祸及子孙。否定了张居正改革成果的大明帝国,也走向了灭亡之路。
阅读本书,读者会对张居正这位专制王朝的著名改革家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传主所置身的那个时代有更清醒的认识与反思。本书不仅有相当突出的学术成就与研究价值,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作品目录序言
第一章
荆州张秀才
第二章
政治生活的开始
第三章
休假三年
第四章
再投入政治漩涡
第五章
内阁中的混斗(上)
第六章
内阁中的混斗(下)
第七章
大政变
第八章
初步的建设(上)
第九章
初步的建设(下)
第十章
第一次打击以后
第十一章
从夺情到归葬
第十二章
元老的成功
第十三章
鞠躬尽瘁
第十四章
尾声
附录
隆庆、万历十六年间内阁七卿年表
作品鉴赏本来想看传记故事的,没想到看到了是明朝历史,通过张居正,我们看到明朝的各种政治制度和文化。 主要介绍了张居正的政治经历,施政主张和过程,大概了解了他和徐阶、高拱和万历的关系,矛盾。其中夹杂了大量的信件、奏折原文史料,对应历史研究者或许很适合,但是对于普通读者略显艰辛芜杂。另外,我们也看不到张居正性格、形象和心路历程,与现在的人物传记差别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