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牛散排名分别是:陈发树,葛卫东,何雪萍,夏重阳、张素芬,周信钢、李欣、周晨、王孝安、屠文斌。
以上为中国牛散最新排名
中国股市十大最牛散户榜单:
1、刘元生2、王一虹3、王素芳4、黄木顺5、张克强6、赵一系、吴鸣霄8、章建平9、蒋菲10、叶晶。
张克强
中文名张克强
籍贯广东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60年
职业企业家
毕业院校澳大利亚梅铎大学
简介张克强张克强,男,1960年生地于广东,毕业于澳大利亚梅铎大学,硕士学位。广东华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且担任旗下的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广东海外留学培训学校、天津英华国际学校、香雪城、内蒙古华美国际汽配城等五家单位的董事长。
张克强曾任广州军区联勤部军官,曾下过乡,也当过兵,还做过加拿大移民。1993年,当张克强以留学生身份回国的时候,他是一心要圆教育梦。他和四名海外留学生一同投资创办了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这在当时是广州市第一所全寄宿民办学校。到了2002年,华美学校已经成为广东省第一所民办的省一级学校。
2000年11月,购并广东海外留学培训学校,是华美集团化进程的第一步。到2001年7月,张克强正式组建了广东华美教育集团,后来变更为广东华美国际投资集团。目前张克强的广东华美旗下的学校还包括广州华美中加高中、天津英华国际学校等。张克强对外表示,他的主要精力和心血会一直放在教育方面。
一心办教育的张克强没想到副业造就了自己的暴富。2002年当保利地产股份化改造过程中,社会股东张克强以及其控股90%的广东华美成功入股,广东华美成为第二大股东,张克强自己成为第三大股东。
保利地产2007年7月31日成功上市,让张克强的身家出现了飞跃式发展。当保利地产股价达到985元/股的最高价时,张克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保利地产市值达到1265亿元,即使跌到如今的14元/股,张克强控制的保利地产市值仍然超过36亿元。
财富2008年6月底持股市值826亿元,在上市公司高管财富排名中列第29位。2009年,多次入选胡润百富榜的张克强因频繁减持保利地产股票累计套现20亿元,位列《2009胡润套现富豪榜》第6名。根据2010年胡润百富榜张克强以55亿元财富名列国内第227位。
荣誉2003年当选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
2005年荣获首届全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此外还兼任广州市侨商会副会长、广州市专业市场商会副会长,
2006年被评为广东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同年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并当选为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市政协侨事顾问、广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等职。
代表资格终止2011年1月13日上午,广东省人大通过决议罢免了张克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职务。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终止了张克强等人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张克强此前涉嫌诈骗犯罪。
盐湖股权案张克强现年54岁的张克强,依靠投资保利地产的成功,2007年曾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的41位。投资青海盐湖,成为张克强人生的转折点。2006年,盐湖集团拟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长期为张克强打理理财的宋世新,把该项目推介给了云南烟草旗下兴云投资的子公司深圳兴云信。其后,受烟草系统清理非烟项目的影响,兴云投资无力继续投资。
2006年12月,华美集团子公司华美丰收及另外两方,组成联合体,投资328亿元从兴云信手中受让了盐湖集团的股权。
2007年12月,兴云投资将深圳兴云信以80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华美丰收。后来的调查显示,此次转让中的部分资料系由中介伪造。
2008年,盐湖集团借壳S*ST数码上市,股价一飞冲天。华美丰收联合体所持有的股票,市值一度超过了70多亿元。
2011年年底,昆明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张克强等人提起公诉。公诉方指控称,增资扩股时,盐湖集团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股东资格进行了限定——只能是国有企业,张克强等人不具备成为盐湖集团股东的条件,便利用深圳兴云信的国有企业身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国家资产。[1]
诈骗罪名最终将张克强送上法庭。2011年12月30日,盐湖案一审在昆明中院开庭。张克强、宋世新等5名华美系高管被控诈骗罪,对于转让盐湖股权负有责任的兴云投资董晓云、深圳兴云信崔伟则被控受贿罪。
警方刑拘我时,出具的是一份罪名空白的通知书,也不让我请律师。刑拘后,直到2011年8月1日才见到律师。2月21日,张克强在法庭上如此回忆当年情形。
第一次庭审时,张克强的辩护人朱征夫认为,此案是由一系列民事行为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根本不存在诈骗行为。朱征夫称,从证据显示看,张克强等人的行为都是职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按照现行刑法规定,诈骗罪一般属于自然人犯罪,单位不能成为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因此,张克强等人不构成诈骗。
兴云投资总经理董晓云也喊冤。其辩称,转让深圳兴云信符合国家政策,并且不但没有造成国资流失,反而实现了保值增值。
该次庭审中,青海盐湖增资扩股有没有设门槛要求投资者必须是国企,以及华美丰收等收购深圳兴云信合不合法等问题,成了控辩双方争议焦点。该次庭审历时3天,未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