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内迁移
凭户口本、公民身份证直接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属婚迁的,须附交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等复印件;属分房、购房、建房办理迁移的,须附交房产证复印件。
(2)所间迁移
凭户口本、公民身份证到入户派出所办理准予迁入证明;属婚迁的,须附交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等复印件;属分房、购房、建房办理迁移的,须附交房产证复印件。
凭入户派出所开具的准予迁入证明,到迁出派出所办理《市内迁移证》后,再到入户派出所办理迁入手续。
(3)跨区迁移
凭户口本、公民身份证到入户派出所办理申请,填写《入户申请表》,派出所受理后呈分局审批;属婚迁的,须附交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等复印件;属分房、购房、建房办理迁移的,须附交房产证复印件。
经分局审核同意后,凭入户派出所开具的准予迁入证明,到迁出派出所办理《市内迁移证》后,再到入户派出所办理迁入手续。
分局审核同意后,凭入户派出所开具的准予迁入证明,到迁出派出所办理《市内迁移证》后,再到入户派出所办理迁入手续。
开封市面积
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相连,西与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和周口,北与新乡隔黄河相望。开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开封亦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中文名开封
外文名Municipality of Kaifeng
地理位置北纬34度48分东经114度20分
面积6444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区、4县
政府驻地开封市晋安路2号
邮政区码4750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龙亭、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等
火车站开封站、郑开城际站、开封北站(高铁站)
车牌代码豫B
地区生产总值193495亿元(2017年)
别称东京,汴京,大梁,汴梁
人口45426万人(2015年)
市花、市树菊花、杨柳
地方特产汴梁西瓜、杞县酱菜、杞县大蒜、五香豆腐干、桶子鸡、花生糕、尉氏青豆
城镇人均收入43万元(2017年)
地方方言郑开片、开封话
电话区码0371
行政类别地级市
简介开封市,简称汴,是一个位于中国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
开封市人口为543万(2012年),其中市区面积约为362平方公里,现下辖五县五区。当地居民以汉族的河南人为主,母语为中原官话的河南方言。
历史沿革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至21世纪初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开封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
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开封作为当时的首都是历史上最为繁华的年代,当时的开封人口过百万,经济文化位居世界前列,从十一世纪到十二世纪,开封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开封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时,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宋都东京,古代开封犹太人同汉、回民族保持着和睦的关系,按照本民族习俗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绵延700余年。由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开封犹太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
1948年10月24日开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省会迁郑州,开封为省辖市。
1982年开封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八朝古都
2013年10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河南开封市曾经是夏朝的都城,使这座有着七朝都会之称的古城荣升八朝古都,而其最早建城的时间也被大大提前。中国古都学会的研究成果显示,公元前21世纪左右,夏朝的第七位王杼将都城迁至老丘,定都200余年,而老丘经考证为今开封市区东20余公里的国都里村一带。
此前被认定曾在开封建都的朝代及古国共有7个,为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而这次新的学术发现,将把开封最早的建都间由公元时前364年提前至公元前2020年前后,而最初的建城时间也由公元前8世纪提前至约4000年前。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开封界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34°11′43″—35°11′43″。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海拔69米至78米。东临商丘市,西连省会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地区,北靠黄河,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气候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452℃,年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
水文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美誉,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流域面积2638平方公里;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5913平方公里。
地貌开封地势平坦,土壤多为粘土、壤土和沙土,适宜农作物种植,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及落叶乔木等,是全国著名的小麦、棉花、花生、大蒜、西瓜及泡桐生产和出口基地。
开封市地下,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行政区划截至2016年底,开封市下辖5个市辖区、4个县: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区、祥符区、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
注:开封新区为开封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党工委、管委会党政级别为副厅级(副地级),接受开封市市委、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并享有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开封市土地总面积为628,24026公顷,其中:
耕地面积434,732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20%;
园地面积10,45684公顷,占166%;
林地面积24,02626公顷,占382%;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3,75085公顷,占1333%;
交通用地17,82206公顷,占284%;
水域46,96421公顷,占748%;
未利用土地10,48790公顷,占167%。
矿产资源开封所辖区域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为56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85亿立方米,已大量开采利用。
煤炭资源埋藏较深,预测可靠储量为779亿吨。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藏。
水资源开封市境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835亿立方米(不含过境水)。其中地表水为351亿立方米,占资源总量的42%,地下水484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58%。
生物资源树木以桐树、柳树、槐树为主。黄河滩区、柳园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众多鸟类的天然栖息地。农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为主。
人口状况开封当地居民原以汉族的河南人为主,开封人口在同一时期最辉煌的时代当属北宋,作为北宋的首都,人口达150万。明朝末期的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淹没开封城,城中人口由37万人减少至3万余人。近代,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开封人口约为36万,而同时期的洛阳和郑州分别只有7万和3万。1954年,河南省会自开封迁移至郑州后,有将近7万人迁至郑州。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67615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十年共增加96159人,增长210%。其中,男性人口为2370608人,占5070%;女性人口为2305551人,占493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82。0-14岁人口为999585人,占2138%;15-64岁人口为3289335人,占7034%;65岁及以上人口为387239人,占828%。
交通状况公路开封至郑州、洛阳、三门峡、商丘均有高速公路相连,经郑州向北可通达新乡、安阳直至北京;向南可通达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直至深圳。
开封长途汽车客运站共有六个,分别为火车站广场客运总站、迎宾路客运西站、中山路相国寺客运站、汴京大道东段客运东站、滨河路长青客运站和金明大道金明客运汽车站。上述各个客运站均与省内外建有固定运营线路,并有定时发往北京的卧铺汽车。其中,市客运总站、西站、相国寺站、金明站发往郑州的郑开城际公交车每10分种一班。来往十分方便和快捷。
铁路欧亚大陆桥东段的陇海铁路横贯全境,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左右为邻,黄河公路大桥横跨南北,310、106国道纵横交汇。国家东西交通大动脉连霍高速公路,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开高速公路(大广高速)、日南高速公路、郑民高速公路,使开封成为国内重要的高速公路密集交织的枢纽城市。
经开封火车站可直达上海、北京、连云港、青岛、西安、西宁、乌鲁木齐等各地。开封距郑州70公里,距商丘150公里,由此中转经京广、京九铁路可达全国各地。郑徐高铁平行于陇海铁路,将联通国家高铁东西交通大动脉郑西高铁、徐兰高铁和南北京港高铁。
郑开城际铁路将于2013年投入运营,连接郑州高铁新客站郑州东站,郑开两大都市间18分钟高速铁路到达,极大的促进郑开城市一体化进程。
航空2011年12月,郑民高速公路郑州开封段一期工程竣工通车。郑民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双向四车道,设杏花营、南苑两个出入口和开封金明服务区、开封南停车区,是开封通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一条高速便捷通道,使开封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时间缩短至30分钟。
2016年9月,郑民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往返开封、郑州及商丘三个地市更加便捷。
2017年9月,商登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在河南境内中部与连霍高速公路平行、承东启西的大通道商登高速全线贯通。商登高速公路是开封市南部至商丘市、郑州市、郑州航空港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登封市的一条便捷大通道。
市内交通公交
截止2012年3月,市内开通公交运营线路共计46条,运营车辆约300余台,可到达市区和周边的各旅游景区。
出租车
截止2012年3月,全市共有出租车2500余辆,以轿车为主。
经济开封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市区核心成员城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河南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河南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2016年,开封生产总值(GDP)完成174800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高于全省(81%)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7%)18个百分点,与南阳、周口并列居全省第5位,增幅排在开封前面的分别是第1位许昌88%、第2位濮阳87%、并列第3位洛阳和商丘86%。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87亿元,增长43%,增幅高于全省(42%)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703亿元,增长80%,增幅高于全省(75%)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758亿元,增长108%,增幅高于全省(99%)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从贡献率和拉动点数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89%、386%、525%,分别拉动GDP增长07、33、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64:402:434,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低于郑州(508%)、洛阳(461%),居全省第3位。
2017年,开封市GDP(生产总值)完成193495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开封市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及落叶乔木等,是全国主要的小麦、玉米、花生、大蒜、西瓜及泡桐种植和出口基地。
2014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786万吨,比上年增长22%。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26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社发展到6620家,家庭农场达到490家,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409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1%。
茂盛粮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全市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6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无公害农产品26个。全年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0个,肉蛋奶产量稳定增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柳园口、赵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扎实推进,油改电工程顺利实施,新增改善灌溉面积约35万亩。
第二产业
开封的工业经济基础形成于建国之初的一五和二五时期,是河南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河南省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缝纫机、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都出自开封。当今的开封已经成为全省新兴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25亿元,同比增长90%,增幅高于全省(8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0%)3个百分点,与漯河并列居全省第5位。增速比一季度(82%)、上半年(88%)和前三季度(89%)分别提升08、02和01个百分点,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从3项支撑指标看,增幅和位次均比1-11月有所提升,这也是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次双双提升的主要原因。
其中,全社会用电量:12月当月增长55%,居全省第2位(11月为第11位),1-12月增长36%,居全省第8位(1-11月为第11位);工业用电量:12月当月增长82%,居全省第1位(11月为第15位),1-12月增长02%,居全省第7位(1-11月为第8位);工业增值税:12月当月增长539%,居全省第2位,1-12月增长62%,居全省第7位(1-11月为第9位)。
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实现1527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省(137%)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81%)7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增速比一季度(121%)、上半年(128%)和前三季度(139%)分别提升32、25和14个百分点。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13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全省(80%)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实现78亿元,同比增长133%,高于全省(89%)4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96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全省(94%)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第三产业
2014年,开封成功举办了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中国开封第32届菊花文化节、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第八届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等国内外重大节日、论坛和赛事。
一河两街三秀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小宋城、七盛角民俗文化街区建成开业,守望阁、珠玑巷、开封古城墙保护五期工程建成开放,开封东京极地海洋馆正式运营,中原明珠文化产业园、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汴京公园及周边环境改造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开封国内外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6%和159%。
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41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高于全省(119%)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4%)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增速比一季度(121%)、上半年(121%)和前三季度(123%)分别提升05、05和03个百分点,从3月到12月,增速一直稳居全省前三甲。
政治体制侯红,女,1967年1月生,河南社旗人,汉族,198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
朱丽萍,女,1957年3月生,河南方城人,汉族,1984年12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开封市市长级干部、党组成员。
黄道功,男,1963年6月生,河南安阳人,汉族,1987年12月入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现任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开封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王载飞,男,1960年3月生,河南安阳人,汉族,1987年12月入党,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马璞,男,1959年4月生,河南巩义人,汉族,1984年9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孙晓红,女,汉,江苏沛县人(出生地:山东邹城),1969年3月生,1992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1月加入农工党,大学毕业,文学学士。
张扬,男,1964年8月生,河南省泌阳县人,汉族,1985年5月入党,硕士研究生,现任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张松文,男,汉,河南许昌人,1968年4月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郑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社会科技2012年全市实施各类科技计划297项,其中科技攻关209项、科技创新平台9项、科技成果推广16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43项,其中3项获省级奖励。全市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3家。全市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3家。全市申请专利为669件,同比增长267%;获专利授权418件,同比增长66%。
卫生2012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68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134人,其中执业医生8688人,注册护士8354人,药剂人员1119人,其他卫生专业人员2676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83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
活动2012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演出场次1810场,国内演出观众18336万人次;艺术表演场所8个,演(映)出场次426场;群艺馆、文化馆14个,组织文艺活动686次;文化站121个,组织文艺活动1498次;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量8536万册。
教育截至2012年,开封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88所,在校生12508万人,专任教师56558人,兼任教师3791人。其中,全市研究生培养单位1个,在校生5756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113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5所,在校生605万人;技工学校14所,在校生205万人;普通高中46所,在校生938万人;普通初中232所,在校生2023万人;小学1406所,在校生529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588人;幼儿园690个,在园幼儿1587万人。各级各类学校中,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校656所,在校生866万人。
文化汴绣北宋时开封刺绣工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开封云集各地的巧匠绣工,官办的有文绣院,民间的有秀巷。汴绣即在此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近些年开封的汴绣独树一帜,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绒彩夺目,丰神宛然,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成为国内外游人必买的佳品。
曲艺在开封,能看到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开封享有戏曲之乡、木版年画之乡、汴绣之乡、菊花之乡等美誉。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祥符调是豫剧的一支重要流派。明末清初,陕西人来汴经商定居,其家乡戏秦腔也随之传入,并与地方戏曲汴梁腔、梆子秧腔、女儿腔以及镇南技、山坡羊、打枣杆等民歌长期融会贯通而逐步形成豫剧祥符调。唱、念俱用标准的汴梁音韵,发音多假嗓,音域属上五音。
民俗庙会、灯会、鸟市、花市、夜市、风筝、斗鸡、盘鼓。
饮食传统名菜:开封灌汤包、鲤鱼焙面、套四宝、清汤东坡肉、白扒豆腐、卤煮黄香管、炸八块、一鸭三吃、蒸羊等。
小吃:灌汤包子、逍遥镇胡辣汤、桶子鸡、庞记桶子鸡、沙家牛肉、开封套四宝、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风干兔肉、五香羊蹄、酱瓜鸡丁、菊花火锅、大京枣、烩面、双麻火烧、芝麻翅中翅、炒红薯泥、花生糕、黄焖鱼、锅贴、羊肉炕馍、炒凉粉、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回民羊肉汤、东华乍、锅贴豆腐等。
特产汴梁西瓜、杞县酱菜、杞县大蒜、五香豆腐干、桶子鸡、花生糕、绿豆糕、五香、麻辣花生。
工艺汴绣、官瓷、朱仙镇木板年画等。
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2008年):汴京灯笼张;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麒麟舞,二夹弦,汴绣;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摞石锁。
城乡建设2014年,多元化融资70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4亿元。开封西湖蓄水成景,郑开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郑开大桥、东京大桥建成投用,陇海四路、陇海五路、十八大街、十九大街等道路建成通车,郑开大道拓宽、金明大道北段改造等一批道路管网工程有序推进。中心商务区、核心区内7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87亿元,八园两馆一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个,中南建材城、奇瑞微车、大商麦凯乐购物中心、银基水上大世界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德豪光电、武秀汽车配件、泰丰生物制药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快速推进。
2014年,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基本完成,设立祥符区,市区面积由547平方公里扩大到184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91万增加到169万,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预计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强力开展两改一建工程,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2814万平方米。
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启动城区三贯通工程和火车站周边开发改造,基本完成内顺城路(向阳路—西门大街)改造、文庙街改造、西环路北延(东京大道—复兴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内环路改造、华夏大道改造、官坊立交辅道及排水工程、东京大道雨水干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郑徐客运专线、郑民高速二期、新开铁路、商登高速、机西高速等项目开封段扎实推进。实施规划提升、以产兴城等县城建设十大工程,县城和中心镇面貌明显改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82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解决334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地方特色民风民俗庙会、灯会、鸟市、菊花、夜市、风筝、斗鸡、盘鼓
特色景观龙亭、包公祠、清明上河园、铁塔、大相国寺、翰园碑林、开封府等。
传统名菜开封小笼包子、鲤鱼焙面、套四宝、清汤东坡肉、白扒豆腐等。
风味小吃小笼包子、桶子鸡、第一楼包子、马豫兴桶子鸡、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开封套四宝、鲤鱼焙面、菊花火锅、大京枣、烩面、双麻火烧、芝麻翅中翅、红薯泥、花生糕、五香风干兔肉、黄焖鱼、锅贴、羊肉炕馍、炒凉粉、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回民羊肉汤等。
土特产汴梁西瓜、杞县酱菜、五香豆腐干、花生糕。
民间艺术汴绣、官瓷、木板年画等。
旅游资源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