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开原市 开原以前叫什么名字

开原以前叫东京,是中国吉林省的一个县级市。

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京市更名为开原市。

该市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而发展迅速,并成为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交界地带。

开原这个名称更贴合当地的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预示着这个城市开放发展的美好未来。

至今,开原市已成为吉林省的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不仅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开原市

中文名称开原市

外文名称Kaiyuan City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省铁岭市

下辖地区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

政府驻地新城街新华路28号

地理位置辽宁省东北部

面 积3164平方公里(2014年)

人 口5456万(2010年)

方 言东北官话

气候条件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咸州古城、象牙山风景区、白鹭洲野生动物保护区

火车站开原站、开原西站

历史沿革

开原是明代兴建最早的古城,素有辽北古城之称。秦、西汉至晋属扶余地。

北魏属勿吉地。

隋为黑水靺鞨所属。

唐初属燕州黑水府。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属渤海国地,隶属上京龙泉府。

辽为黄龙府地。

金为会宁府地。

元属开元路。元太宗七年(公元1236年)曾在黑龙江境内设置开元万户府,后来治所移到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68年)改开元万户府为开元路。

明在此地设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开元路治所移到咸平府(开原老城),为避皇帝讳,宰相刘伯温建议改开元为开原,既不变原名之音,又不变其开拓开创、宏大伟岸、吉祥安康之意。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撤销三万卫,置开原县,属奉天省。

民国初属奉天省辽沈道。1939年,伪满洲国开原县政府从老城迁至开原街。

解放初期属辽西省。

1954年划归辽宁省。为铁岭地区辖县。现为铁岭市辖县。

1988年撤销开原县,设立开原市(县级)。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开原市辖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

辖区街道

新城街道、老城街道、兴开街道。

辖区乡镇

八宝镇、庆云堡镇、靠山镇、业民镇、金沟子镇、中固镇、八棵树镇、莲花镇、威远堡镇、松山堡镇、马家寨镇、李家台乡、城东乡、下肥地满族乡、上肥地满族乡、林丰满族乡、黄旗寨满族乡。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开原市位于辽宁省北部,位于铁岭市的东北部,辽河中游东侧。东与西丰县、清原满族自治县相毗连,南与铁岭县交界,西与法库、昌图县接壤,北邻吉林省梨树县。东经123°43′~124°48′,北纬42°6′~42°53′。东西长894公里,南北宽86公里,截至2014年,开原市总区域面积316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开原地势东高西低,南北多丘陵地带。东南多山,为长白山支脉,属山地丘陵,海拔在200-600米之间。主要山峰有城子山、砬子山等,海拔在800米以上。西部地势低平,为清河、辽河冲积平原一部分,海拔在50-100米之间,土质肥沃,适于机耕和灌溉,中部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带,全境为六山半水三分田。

气候特点

开原市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期长达4个月,最冷月份在1月,平均气温在-145℃左右,极度低温为-35℃;夏季炎热,一般可持续3个月,最热月份在7月,平均气温在23℃-24℃左右,极度高温为365℃。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585小时,以五六月较长,十一、十二月较短。初霜期在9月下旬,4月末为终霜期,无霜期为145—16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78毫米。春夏多西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45米。

水文

开原境内大小河流160多个,主要河流有辽河及其支流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五大河流。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关门山水库等大小水库9座,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有三大水系,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开原境内有辽河、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大小河流166条。

自然资源

至2012年,开原市已探明和开发利用的非金属矿有11处。石灰石储量3亿吨,白粘土244万吨,陶瓷粘土1000万吨,硅灰石300万吨,远景储量在500万吨以上,该矿石品质为亚洲最好的矿石之一。饰面花岗岩2500万吨。饰面大理石2亿立方米,菱镁矿500万吨。基中大理石储量91亿立方米。沙金储量较大。还有铜、铁、铅、锌、金等金属矿藏。

人口民族2019年末开原市境内户籍在册人口194578户,556634人,户均人口为286人,城镇口241944人,乡村人口314690人。新城街实际常年居住人口118599人。全年全市出生2896人,人口出生率为518‰,比上年下降027‰。全年死亡3637人,人口死亡率为651‰,比上年增长019‰。全市人口比上年自然增长-2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5‰,比上年降低1956‰。全市人口男性282053人,比上年降低2181人;女性274581人,比上年降低1993人。[1]

经济概况综述

2013年,开原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同比2012年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8%;规模工业增加值21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09%;实际利用外资9067万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286%;出口创汇135亿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800元,同比2012年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33元,同比2012年增长10%。

第一产业

2013年,开原市粮食总产量达1518亿斤,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50个,畜牧业产值实现110亿元。完成了节水增粮、千亿斤粮食等骨干工程70项,打造精品工程30项,连续17年夺得省大禹杯。苗木花卉种植面积23万亩,被评为国家重点花木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新植榛林15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55个,2013年畜牧业产值实现93亿元。新上规模农业产业化项目25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完成土地流转21万亩。农机总动力达55万千瓦,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6%。森林覆盖率达到461%,白鹭洲自然保护区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新三线正式通车,完成村道硬覆盖1017公里,建设垃圾池383座,绿化村屯91个。

第二产业2013年,开原市起重机械产业销售收入达260亿元。全年投入技改资金68亿元,实施技改项目80项,嬴德肉禽、维科容器等一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6项,建立产学研联盟7家,全年技术产品产值实现112亿元。

第三产业2013年,开原市开发建设面积达38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345万平方米,销售额达477亿元。商贸物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原种苗花卉博览会签订购销合同670份,实现成交额12亿元。

社会事业社会保障

2013年,开原市教育、社保、医疗和支农资金达163亿元。实施了弃管楼院改造、郭蒋岭道路打通、农村饮水安全等20项重点民生工程。安置实名制就业16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实施金保二期工程,五险新增参保36万人,新农保参保率达954%,新农合参合率达995%。建设保障性住房2540套。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完成了112件实事。共安置实名制就业117万人,组织劳务输出15万人次,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现200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投资259亿元,新增五险参保人员186万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54万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累计投入资金282亿元,三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改造农村低保户、低保边缘户D级危房2957所,帮扶23万户低收入家庭实现脱贫。

教育事业

2013年,开原市共有公办学校190所,完成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19万平方米。新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八中综合教学楼,建设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职教中心争取进入国家级标准化职业学校行列,开原市五中、新华路小学新校区,里仁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建了职教中心实训楼和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五中二期和教师学校综合楼建设工程。改造4所乡镇中心校和3所乡镇幼儿园。

文化事业

2013年,开原市新建乡村文化广场100个,完成市图书馆和10个乡镇电子阅览室建设。启动府衙、文庙、城隍庙、中元寺、回民文化园、朝鲜族风俗街等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61万平方米,完成崇寿寺塔周边环境整治和清真寺主体修缮工程,确保古城初现形象。建成各类文化活动场所248处,成立了市书画院,完成了市新华书店体制改革。新建各级各类健身场地382处。

医疗事业

2009年,开原市共有51家医院,新建了中心医院综合门诊楼、中医院专科病房楼、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0家标准化、规范化村级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中医院门诊大楼主体完工,中心医院传染病区即将投入使用。通过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县和省卫生城市复审验收。

交通运输

铁路有京哈铁路和开丰铁路在市内交汇,哈大高速铁路在城西过境,有开原、开原西、中固、老城、城东、威远6个车站,铁路专用线32条,年货运周转量591万吨。

开原站位于开原市新华路站前广场,建于1901年。距离北京站804公里,距离哈尔滨站445公里,隶属沈阳铁路局沈阳车务段管辖。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开原市 开原以前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