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延大创新学院 西安十大贵族国际学校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工大附中,交大附中,西安高新一中,西安爱知初级中学,西安铁一中分校,西安经发学校。

延大创新学院

院校占地384亩,校园绿化面积达85%,湖水面积24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275人,开设3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文、医、工为主,理、经、管、艺、教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国际学院等二级学院,共有教职工500余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5%以上。

中文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创办时间

主管部门陕西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崔海潮

类别私立大学

属性独立学院

英文名xian innovation college of yanan university

主要院系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所属地区中国 陕西省

学校类型综合

办学历史湖心岛2004年5月10日,国家教育部同意试办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2005年1月15日下午,教育部对学院办学条件及教学工作状态专项检查组进校检查,检查结果为较好(最高级)。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创新湖风光院系

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系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对外汉语(国际汉语教育)

经济管理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服务教育

外语系

英语、旅游管理、服务教育(英语方向)

艺术系

美术学、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理工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建筑工程系

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园林、工程管理、建筑学

医学系

护理学、制药工程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理工系、建筑工程系、医学系、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10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27个。

师资力量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雪景2016年学院官网显示,现有教职工454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74人,博士28人,硕士23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获得者2人。[1]

教学建设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夜景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6个院级精品课程;有基础教学实验室5个,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室8个。

院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负责人

系部

微观经济学

郑敏

经管系

基础英语

高治东

外语系

模拟电子线路

邵思飞

院办

工程力学

郭一民

建工系

中国古代文学

刘静安

中文系

基础教学实验室

大学物理实验室、普通化学实验室、普通生物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体质机能测试室

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室

电子信息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筑工程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室、临床医学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会计学实验室、企业模拟实验室

学术研究科研综述近年学校不断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坚持以科研强校、科研兴校、科研促教为指导,以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全面服务观念,不断更新理念,制定和优化科研管理政策,推动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着力提升科研水平。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为其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2018年学校成立了以当代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的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学术机构——高建群研究中心。中心立足于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高建群文学艺术馆,通过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书画名家、文化学者高建群先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展示、研究和传播,致力于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建群研究的文学文献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学术文化中心。2019年学校成立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校社科联的成立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同时标志着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翻开崭新的一页,对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20年11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了最新完成的武书连2020中国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教师创新能力排行榜,共包含401所学校,其中民办大学158所,独立学院243所。我校教师创新能力排第38名,陕西同类院校第1名。

科研成果从2007年到2009年,学院新增科研项目27余项,科研经费达136万元。其中院级课题24项,省级课题3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主编教材5部,参编教材12部。2009年,共发表学术、科研论文143篇,其中核心期刊刊发5篇;参编著作3部。2010年,共发表学术、科研论文142篇,其中核心期刊刊发17篇;参编著作、独著、译著等共17部;2项院级科学研究项目获准立项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0年,图书馆藏书近30万余册,中外期刊700多种,各级各类学报100余种,中外文报纸80余种,覆盖了学院设置的各个学科专业,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所有的书库、阅览室均实行开架布局,计算机管理,借、阅、藏一体的管理模式。

学术期刊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院刊》创刊于2005年5月,是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主办、面向全院师生的内部综合性刊物,双月刊。

文化传统

校训

立身为公,学以致用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校训与母体延安大学校训相同。立身为公的两个核心概念是身与公。身的社会学本意是身份,同时隐含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等引伸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的修炼,使自身能够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身份或角色。公的本意是公共,这在上古和现代社会的话语系统中是相通的,如原始公社、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士大夫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均以公之本意来立意。[2]

校徽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雪景校徽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校徽与母体延安大学校徽相同。

1、由两个圆和一个半圆构成。
2、内圆内为宝塔山和延河桥。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郭沫若题写的延安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YANANUNIVERSITY字样。
4、圆中间有1937字样。

标志释义

1、延安大学中英文字样以红色宝塔为中心绕成一圆,寓意延安大学在革命圣地延安办学。
2、红色宝塔剪影和延安大学英文开头字母Y、U在同一个圆内组成的图案,寓意为延安人象绿叶一样深情地衬托着延安这一朵盛开的鲜花。
3、1937为延安大学创建的年份。

学院领导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院长

马勇

副院长

邵思飞、封学军

院长助理

马保国、王亚轩

院务委员

马 勇、邵思飞、封学军、马保国、王亚轩、崔海潮、刘峰[3]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延大创新学院 西安十大贵族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