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庆亲王 清朝灭亡后庆亲王的下场

1911年(宣统三年),清廷裁撤军机处,奕劻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

武昌起义后,他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

不久,袁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

宣统帝退位后,奕劻避居天津租界。

1917年1月29日病死。

庆亲王

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1894年,被慈禧封为庆亲王。1898年,成为铁帽子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1911年,为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

1917年1月29日病死。

本名爱新觉罗·奕劻

别名庆密亲王

所处时代清朝→民国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838年3月24日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清朝最后一位首席军机大臣

人物生平爱新觉罗·奕劻(1838~1917年)晚清宗室大臣,满族镶蓝旗人。清高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永璘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子。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1894年,被慈禧封为庆亲王。1898年,成为铁帽子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1911年,为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1917年1月29日病死。

清末,权倾朝野的奕劻是卖官鬻爵的老手,靠卖官和贪污受贿所得便达上亿两白银,堪称自和之后满清最大的贪官。凡是到奕劻门下求官者,自然要献上大笔银两。如杨士骧的山东巡抚一职,就出了十万两银子,而袁世凯、徐世昌等人也都是花了重金才买得更大的乌纱帽。

大清帝国倾覆之际,奕劻通过受贿、索贿聚敛的家产折合白银达亿两以上,而当时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多万两白银。奕劻的贪污行为名扬海外,1911年《泰晤士报》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称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员,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奕劻贪污,补偿心理在作怪有人这样评价奕劻:以理内政,则内政无不荒,以理外交,则外交无不败奕劻于皇族中,固断送满清之第一罪人矣。可以说奕劻最大的本事就是贪污。[1]

1917年,奕劻去世,宣统皇帝赐谥曰密,意思是追补前过,隐责其应对大清国的灭亡负责,仿佛多出几个清官,或许就可以继续一统江山万年清。这无疑表明,丢掉了江山却侥幸留得性命的天潢贵胄,并没有真正明白黄龙旗为什么不能继续飘扬了

主要影响清朝最后一位首席军机大臣,推动清末新政比较积极,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庆亲王 清朝灭亡后庆亲王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