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目前有三个校区,分别是东校区、西校区和南校区。
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1 东校区:位于广西师范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五合镇,占地面积较大。
东校区是学校的行政中心和教学主力区,拥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等设施。
这里有广西师范大学的大部分学院和教研单位。
2 西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是广西师范大学的分校区之一。
西校区主要承担一些学院的教学任务,如外语学院、文学院等。
校区内设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
3 南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也是广西师范大学的分校区之一。
南校区主要承担一些学院的教学任务,如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等。
校区内设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
总体而言,广西师范大学的三个校区在教学资源和设施方面有所差异,但都提供正规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具体选择哪个校区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需求、兴趣爱好和其他因素来考虑。
主要是发展历史不同,地理位量不同,学科专业设置不同。
育才校区是老校区,位于市区,历史悠久,出入市区方便。
学科设置本科为主。
王城校区位于独秀峰5A级景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专业学科本科学。
雁山校区,是新建校区,校园宽阔,绿树成荫,60%的本科生,研究生都集中在这里。
三个校区各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看你是注重哪方面。
1、王城是风景区,风景没得说,超有民国时期大学的感觉,但是马上王城校区的学生就都搬到其他校区了,不再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了。
从2011级开始就基本上只有2个校区了。
2、育才校区是老校区,位于市区,比较繁华,出去办事情和购物休闲娱乐都比较方便,校区与社会联系的比较紧密吧。
但是硬件设施都比较老化了,住宿条件也不太好,学校社会环境也比较复杂。
3、雁山校区是最新的校区,还在建设中,目前文科类的专业都在雁山校区,今年暑期,美术学院和体育学院都将搬到雁山。
雁山的基础设施比较新,教室和宿舍的条件比育才要好,因为远离市区,环境也比较清幽,适合安心的学习,但是最大的不便就是,离市区远,交通不便。
此外,雁山校区将是广西师范大学日后的主校区,目前有许多设施正在新建。
如果你是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估计就会在雁山校区。
理科类专业在育才校区。
广西师范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是王城校区、育才校区、雁山校区。
3个校区不同地方,主要学科也有所不同,
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也称靖江王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独秀峰是王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靖江王府是中国历史最长且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清朝时为广西贡院,后成为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浓缩了桂林自明朝前期起数百年的历史和文化。
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是老校区,位于市区,比较繁华,出去办事情和购物休闲娱乐都比较方便,校区与社会联系的比较紧密吧。
但是硬件设施都比较老化了,住宿条件也不太好,学校社会环境也比较复杂。
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含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雁山校区)坐落在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筹建于2005年12月,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雁山校区定位为包含全校绝大部分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 、博士生以及学校行政机关在内的主校区。
1 广西师范大学三个校区有区别。
2 因为广西师范大学的三个校区分别是五合校区、东校区和西校区,每个校区有不同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设施,以及不同的专业和学科设置。
3 五合校区是广西师范大学的主校区,拥有最完善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是学校的行政中心;东校区则是工科专业的主要校区,有着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工程实训基地;西校区则是艺术学院的主要校区,有着专业的艺术教育设施和环境。
三个校区各有特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校区。
漓江学院
中文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外文名Lijiang 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LJC
办学性质民办高校
学校类别师范类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现任领导校董事、校长、党委副书记:杨树喆
校董事、党委书记:唐文红
校监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邓志平
本科专业42个
院系设置中文系、外语系、经济政法系、管理系、理工系、艺术设计系、音乐与教育系、体育系、社会科学基础部
院训向学、向善、自律、自强
院歌《造就人才的殿堂》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3号
院校代码13641
主要奖项广西卫生优秀学校 广西优秀民办高等学校 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 广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集体二等功) 广西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5年度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知名教师张葆全(终身教授)
属性独立学院
历史沿革
校园环境2001年7月31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经广西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立,是广西首批成立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
2003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与广西其他原有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一起停止招生。10月7日,广西师范大学与中国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并启动征地工作,共同举办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2004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被教育部授予独立学院的办学资格,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首批独立学院。同年,学院通过广西自治区教育厅专家组的检查验收,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恢复招生。
2005年11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全面完成征地工作。
2007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整体迁入位于桂林雁山大学城内的新校园。
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记集体二等功。2012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院系专业二级学院
专业名称
语言文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
英语
汉语国际教育
商务英语
泰语
翻译
越南语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金融学
工商管理
经济学
会计学
审计学
市场营销
投资学
教育与音乐学院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音乐学
舞蹈学
商贸与法律学院
法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理工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制药工程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工艺美术
数字媒体艺术
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新闻学
广播电视编导
数字出版
体育与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截至2017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共设有中文系、外语系、经济政法系、管理系、音乐与教育系、艺术设计系、理工系、体育系、社会科学基础部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42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常年招生专业35个左右。
师资力量截至2017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共有专职专任教师230多人,兼课专任教师110人,外聘专任教师近400人,专职党政教辅人员(含辅导员)220多人。专职专任教师:教授7人、副教授31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150多人,双师双能型教师83人,外籍、台湾籍教师6人;广西高校首批卓越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学者1人,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2人,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人选24人,广西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人选4人,西部地区高校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人选3人,广西民办高校优秀教师15人,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人选2人;广西高校各本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6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及项目结项通讯评审专家1人,广西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专家1人,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桂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人,广西中国语言文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人,广西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广西师范大学及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赵巧艳。
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人选:潘春丽、邢福生、吕思雅、周燕萍、谢海斌广西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人选:杨杰夫、刘亮龙。
教学建设教学设施截至2017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室86间、实验实训室72间、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81个;建有球类馆、塑胶跑道田径场、风雨田径棚等各类现代体育运动设施,校园网络基本实现了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全覆盖。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质量工程截至2017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建有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级特色课程2门、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建设)平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专业5个、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38项。
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艺术设计广西高校特色专业。
音乐学广西高校特色课程:《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版式设计》。
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广西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艺术设计类专业群。
广西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国际化汉语教师培养协同育人平台。
广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音乐与教育系MIDI实验中心。
广西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广西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环境设计、英语、酒店管理、商务英语、财务管理。
教学成果
截至2017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近五年来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对外交流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凯思国际学院·标识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凯思国际学院成立于2011年4月1日,是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二级学院,也是学校内设的实施国际教育与交流的教学及服务机构。凯思国际学院每年十月召开的国际交流研讨会,与会者主要有中国国内外大学校长和教授。
研究平台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漓江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5月10日,是漓江学院的直属非实体研究机构,主要开展漓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开发、漓江流域历史文化及其开发、漓江流域旅游文化及旅游资源开发、漓江流域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漓江流域山水文化及景观建设、漓江流域企业文化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漓江流域文化的交叉学科及跨学科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整合与漓江文化对外传播等研究。
科研成果截至2017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近五年来获得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广西哲社规划项目8项。2018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承担的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机制构建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研究》经审核获得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
获奖者
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赵莉莉、周燕萍、谭婕、俞蓓、谭丽萍、蔡恒、赖晓葭
《能力导向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等次
杨庆庆
《应用参与式教学构建文化基础课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广西职业教育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等次
馆藏资源截至2017年9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859万多册,中外文期刊400种,电子资源电子期刊约6000种,远程包库使用电子图书约150万种,本地镜像电子图书10万种,包库使用学术视频约16万集(篇),已购买CNKI全文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超星电子图书、超星学术视频、VERS维普考试资源系统、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等电子资源。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形象标识校徽释义:校徽由校标、2001、学院名称三部分组成。2001代表学校创建时间,中英文全称形成一个圆环,寓意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开放包容、和谐发展。
校标释义:校标由三个人形的躯干部位神似相靠的书与漓江山水结合而成。主体部分三个人的图形运动节奏一致,寓意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为众、同心协力,象征以人为本、团结协作、自律自强的校训精神;绿色象征师生积极向上、教学相长、不断创新的青春活力;三本紧靠的书,寓意学院教书育人的行业性质,代表师生共同向学的校训精神;蓝色的山水图案,寓意学校地处桂林得山水之灵气,体现上善若水的核心理念。
精神文化校歌介绍:校歌创作于2013年,名为《造就人才的殿堂》,由广西音乐文学会会长曾宪瑞作词,广西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朝瑞作曲。
校歌歌词:
在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漓江学院令人向往;
独树一帜的名门新秀,
在这里创造,创造历史谱写华章。
名山胜水给我们灵气和智慧,
这里是走向,走向成功的桥梁。
啊!向学向善,我们任重不忘。
啊!自律自强,我们心向远方。(向学向善,自律自强,我们心想远方)
在大雁腾飞的地方,
漓江学院美名远扬;
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
在这里发奋,发奋求知放飞梦想。
博采众长给我们本领的才华,
这里是造就,造就人才的殿堂。
啊!向学向善,我们任重不忘。
啊!自律自强,我们心向远方。(向学向善,自律自强,我们心想远方)
啊!向学向善,我们任重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