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代课教师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代课教师的薪酬应该按照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进行支付,因此广宗县一中代课老师的工资具体数额需要查询广宗县当地政府有关教师薪酬的政策。
一般来说,代课老师的工资会低于正式教师,因为他们没有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也没有保障性福利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代课老师的工资通常也和所代课程、所在地区、学科紧缺情况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代课老师、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科甚至不同的时间段,工资差别都可能很大。
1 广宗县一中代课老师的工资相对较低。
2 这是因为代课老师通常是临时性的替补教师,没有固定的职位和稳定的工作合同,所以工资会相对较低。
3 此外,广宗县一中代课老师的工资还会受到教育经验、学历、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工资水平可能会有所差异。
同时,代课老师的工作时间也相对不稳定,可能会受到学校需要和课程安排的影响。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一中代课老师工资:大专学历工资5500元,本科学历工资6500元,应届生工资4000元,硕士生学历工资8000元。
太平道乐
广宗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境域最大纵距509千米,最大横距173千米,地跨东经115°06′至115°17′、北纬36°51′至37°18′,北依南宫,南承邱县,东与威县毗邻,西与平乡交界,西北与巨鹿接壤。鸟瞰广宗全境,如一尊背山面海的巨佛。境内除汉族外,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黎族、傈傈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等19个少数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地广宗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
2020年四季度生产总值647092万元,增速6%
中文名广宗县
外文名Guangzong County
别名宗城、沙丘
行政区划代码130531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河北省邢台市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东部
面积503
下辖地区4镇4乡,1个经济开发区
政府驻地广宗镇
电话区号0319
邮政区码0546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沙丘平台,广宗官署正堂
车牌代码冀E
地区生产总值600841 万元(2019年)
人口280603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方言冀鲁官话
地方生产总值600841 万元(2019年)
建制沿革名称由来西汉时期封刘如意为广宗王,取推广宗子之意。东汉章帝置广宗县取以广先帝基业之意。广宗之名由此而来。
广宗县《禹贡》属冀州,西周属邢国,秦代属巨鹿郡。西汉为堂阳县地,属巨鹿郡,元始二年(公元2年),封孝王玄孙刘如意为广宗王而析堂阳县地建广宗国,《汉书·诸侯王表》》载:元始二年,封代孝王玄孙刘如意为广宗王,盖取推广宗子之意为名(《威县志》),七年后国除。东汉时汉章帝以广先帝基业之意析堂阳县置广宗县,仍属巨鹿郡。后赵石勒于此设建兴郡,北魏时期改为广宗郡。隋代时期更名宗城县,金代时期更名洺水县,元宪宗二年(1252年)分洺水县民户之半于武道镇置司总管,宪宗五年(公1255年)置为广宗县,属顺德府,明清因之。旧志说此地北连巨鹿,南接曲安,沙丘峙其左,漳水绕其右,冈阜相属,林木郁然。赵陲重地,以控齐鲁。
建置沿革《禹贡》属冀州,商代帝辛于此建沙丘行宫。
西周属邢国故土。春秋末期属晋。战国时期属赵国,有沙丘宫,为赵武灵王所居。
秦代属钜鹿郡,千古一帝秦始皇病逝于此。
西汉为堂阳县地,属巨鹿郡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封孝王玄孙刘如意为广宗王而建广宗国,盖取推广宗子之意。
七年后(公元8年)国除,仍属堂阳县地。
东汉章帝以广先帝基业之意析堂阳县地置广宗县,仍属巨鹿郡。
晋大兴二年(319年)后赵于广宗县设建兴郡;
太和二十一年(497)设置广宗郡,广宗县属之。
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除广宗郡。
隋仁寿元年(601年),为避炀帝名讳,广宗县改名为宗城县,属清河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宗州,宗城县属之。
唐武德九年,废宗州,宗城县更隶贝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贝州改为清河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复为贝州,广宗县均属之。
天佑三年(906年)以避朱温父名诚之讳改宗城为广宗县,更隶魏州。
五代后唐,改广宗县为宗城县,属贝州。
五代后周,宗城县改隶大名府。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宗城县因避河患,徙治邵固镇(即今威县城东邵固)
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为避讳改宗城县为洺水县,属洺州。
至元初,洺水县徙治于今河北省威县城,仍属洺州。
元定宗二年(1247年)以洺水县遥隶威州(其时威州治井陉县)
元宪宗二年(1252年)割洺水县一半民户(约四千五百户)于武道镇置司总管。
元宪宗五年(1255年),以武道镇(即今广宗县治)置广宗县,属邢州。
元中统三年(1262年),邢州升顺德府,广宗县属顺德府。
元至元二年(1265年),广宗县省入平乡县,后复置,属顺徳路。
明朝广宗县属京师顺德府九县之一。
清代广宗县属直隶省顺德府九县之一。
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顺德府,广宗改隶大名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改隶河北省。
1936年,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
1937年10月,日本占领广宗,先后在邢台成立冀南道,顺德道,广宗县属之。
1938年,中共领导成立广宗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1年,广宗县属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十三专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广宗县属冀南区四专区。
1949年8月1日,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广宗县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
1958年,广宗、平乡、南和、任县、巨鹿五县合并为巨鹿县。
1961年,析巨鹿县复置广宗县,各县归还。
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仍辖广宗。
1993年,邢台地市合并,广宗县仍属邢台市。
广宗县行政区划截至2020年,广宗县辖4镇、4乡、1区、213个行政村,分别是:广宗镇、北塘疃镇、冯家寨镇、核桃园镇、大平台乡、件只乡、东召乡、葫芦乡、经济开发区。
乡镇
面积
所辖村庄数量
广宗镇
52平方千米
35
葫芦乡
45平方千米
23
大平台乡
62平方千米
33
件只乡
46平方千米
17
核桃园镇
74平方千米
27
东召乡
37平方千米
17
北塘疃镇
105平方千米
33
冯家寨镇
87平方千米
28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广宗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境域最大纵距509千米,最大横距173千米,地跨东经115°06′至115°17′、北纬36°51′至37°18′,北依南宫,南承邱县,东与威县毗邻,西与平乡交界,西北与巨鹿接壤。面积503平方千米。
气候广宗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风沙较多。年平均气温129℃,一月平均气温-36℃,四月平均气温151℃。七月平均气温263℃,十月平均气温137℃。极端最低气温-191℃,极端最高气温422℃。≧0°积温4916℃。≧10°积温4472℃。年平均降水量5133毫米,多集中在六至九月份。年日照2360小时。初霜始于十月下旬,晚霜终于三月中下旬,无霜期220天。
水文截至2011年,广宗县境内有老漳河、西沙河两条天然河流,34条灌渠和77条支渠,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达45万立方米。
土壤广宗县境内土壤经长期耕垦,熟化程度较高。北部为轻壤潮土。中部和南部为轻壤质轻度盐化潮土和中度盐化潮土。老漳河以东有少部分粘质潮土。土壤母质为冲积黄土,土层深厚,自然肥力低,有机质含量不足1%。
广宗县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截至2011年,广宗县宜林沙荒及次耕地10万亩,有林地面积25万亩,林木覆盖率32%。
矿产资源2009年,发现广宗县境内地下1200—2000米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总储量约为35亿吨,大体相当于中国一年的煤炭开采量,属大型优质储备资源。该区-2000m以上煤炭预测储量约为35亿吨,其中,-1200m~-1500m资源量约为8亿吨,勘查区大部分位于广宗县境内,区内煤层埋藏较深,含煤地层厚度为190m~230m,含煤17层,煤层总厚1788m,可采煤层(2、5、7、8、9号煤)厚1320m。可采煤层为低~中灰、低~中高硫、中高~高挥发份、低磷、中~特高热值的气煤、气肥煤及1/3焦煤。
人口民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宗县入住人口280603人,占全市人口395%。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比5075%;女性人口占比4925%。年龄构成方面,0—14岁人口占比2541%,15—59岁人占比5563%,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9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47%。
境内除汉族外,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黎族、傈傈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等19个少数民族。
政治县长:郑晓燕
副县长:翟义琢、胡明辉、栾高峰、郝梁丞、刘立超、李黑强
人民法院院长:刘江涌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根英
广宗县监察委员会主任:国燕锋
经济综述2011年,广宗县生产总值完成26亿元,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递增12%,人均生产总值9260元,实现了翻番;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563万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递增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0元,比十五末增加995元,年均递增72%;全社会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24亿元、145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37倍和10倍,年均递增31%、58%,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倍。
2019年,广宗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0841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2680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993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96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9131万元。
第一产业截至2011年,广宗县蔬菜大棚达到5000个,肉鸭月出栏50多万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8%。实施了联村供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完成了二、三批93个村的扶贫工作,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连片开发示范基地县和产业化扶贫示范县。
截至2013年,广宗县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肉鸭等养殖专业村达到80个,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超过40%。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家,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265%。
广宗县谋划启动总面积16万亩的三区六园建设,并于4月27日成功获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
第二产业2010年,广宗县工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占GDP的比重32%,比十五末提高了35个百分点;规模企业达到2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6亿元,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递增12%。涌现出了贺森化工、路宝集团、国繁车业三家省级名牌商标;外贸出口企业达到38家,完成出口额5549万美元,是十五末的175倍;全县民营企业个数达到6500家,比十五末增加了2600家。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棉花加工、自行车两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两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特别是对电镀企业进行了全面治理,推动了电镀行业健康发展。
截至2011年,广宗县累计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四纵五横路网和行政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孵化园、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等配套设施,竞争力和承载力明显增强。规划面积达到10平方千米,已建成面积7平方千米,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工业聚集区,入驻企业78家,建成投产51家,投资超亿元企业8家。
本次集中开工奠基的项目包括万怡童车、亿丰生态农业等共计10个,总投资2613亿元,年计划投资145亿元。其中,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7个,3亿元以上项目2个,6亿元以上项目1个。[4]
广宗县第三产业截至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4亿元,年均增长17%。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23亿元,新增存贷比365%。
交通运输从广宗县到邢台市区车程仅半小时,到石家庄、济南、郑州国际机场,车程15至3小时,处于大广高速和青银高速交汇处;邢临高速横穿县境,东与山东济南、青岛相接,西与山西临汾相连,将京九、京广铁路及京广高铁等交通大动脉连成了密密匝匝的网络。
铁路:邯黄铁路
社会事业自2014年金秋始,邢台市广宗县开始实施免费高中教育,选择了将九年义务教育扩展至12年免费教育。免除高中阶段学生学费及住宿费,高中学校所需办学经费由县财政划拨,自此,广宗县也成为邢台市首批高中免费教育县。
广宗县举办九九重阳最美夕阳红太极拳汇演活动,该活动通过太极拳、太极扇和太极剑等健身活动,展现了老年人风采。[5]
2020年5月19日,广宗县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广宗中学
广宗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广宗县唯一一所省属重点中学。学校占地面积近百亩,总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广宗中学拥有全县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中学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8人,中学一级教师30人,省级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在校生人数近1500人,有28个教学班。现有教学楼两栋,拥有电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录相机、VCD、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运用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广宗二中
广宗县第二中学是广宗县办学规模最大的重点初级中学,创办于1992年10月,学校位于兴广南路,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占地面积3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生2100多人,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98人,高级教师23人,中级教师66人。专任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达标率100%。广宗县第二中学以敬业修德自强不息为校训,形成文明严谨,勤奋创新的校风,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教代会先进单位、河北省网络教育与绩效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邢台市文明单位、邢台市标准化学校、邢台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邢台市平安和谐校园、邢台市教研教改先进学校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广宗县历史文化广宗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太平道乐、柳编等三项,省级有传统纺织技艺、黄巾鼓等六项。其中梅花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宗太平道乐被称为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太平道乐和黄巾鼓等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也是广宗文化的一朵奇葩。广宗即《史记》所说的"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之地,也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旅游资源丰富。
非遗名录广宗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太平道乐、柳编等三项,省级有传统纺织技艺、黄巾鼓等六项。
黄巾鼓
广宗县黄巾鼓,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以打醮聚众,以击鼓助威,黄巾鼓作为战场助威鼓便应时而生,用于战场助威的黄巾鼓演奏,鼓声撼天动地,很烘托战场助威的浓烈气氛,故其又叫太平战鼓。
手工木镟
广宗手工木镟技艺源于明代,世代相传,在手工业为主的过去,几度辉煌。手工木镟技艺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该技术历史悠久,其特点是以木为基材,以中心轴线为基础,将原材料通过旋削加工,制成形状不一的生产、生活用品及工艺品,广泛应用于社会的众多领域。
柳编
广宗县柳编技艺源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特点是用柳条编制成家用器具、工艺品等。柳条砍下后趁湿捋去皮,在阴凉处放置几天,具有柔韧性以后方能编制各种制品。柳编对湿度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需要到地窑中完成制作。
太平道乐
太平道乐也称太平古乐,渊源于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太平道徒起义,因起义者以黄巾裹头作标识,史称黄巾起义。广宗是黄巾起义的发源地、太平道乐的发祥地。起义失败了,太平道乐的遗风流韵在广宗民间经历了1800多年的薪火相传,却较完整地传承下来,2008年,广宗太平道乐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花拳
梅花拳在广宗的传播是清康熙末年,梅花拳第三代宗师邹宏义从徐州来到广宗县前魏村传拳。梅花拳的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领导武场。梅花拳的武场弟子占梅拳演练者的多数,主要是通过武功锻炼体悟拳理拳法。梅花拳武功分四部分:架子、成拳、拧拳和器械。演练梅花拳时,往往配以打击乐渲染气氛,打击乐器有牛皮战鼓、锣、钹、铙、镲,鼓乐铿锵有力,使人精神抖擞。
跑竹马
跑竹马来自民间,发源于隋唐时期的古战场——广宗县北塘疃乡后旧店村(据《广宗县志》),已世代相传了十七世,其传承方式分师传和家传两种。竹马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融入了民间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技艺,已形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独特形式。在冀南平原上是一种稀有的文娱活动方式。
广宗县文保单位序号
名称
年代
等级
1
沙丘平台遗址
商一秦
省级
2
广宗官署正堂
明代
省级
3
青龙寺遗址
宋代
市级
4
崔恭墓
明代
市级
5
景廷宾墓
清代
市级
6
碧虚观碑
元代
市级
7
李永吉墓
清代
市级
沙丘文化沙丘文化是邢台中南部广宗县及其附近一带的地域文化,以慷慨尚武、重义轻利为特点,代表人物有黄巾三雄张角、张宝、张梁,巨鹿大战的项羽,梅花拳宗师邹洪义、张从富,义和团领袖赵三多、景廷宾等。代表事迹有沙丘之谋、黄巾起义、义和团运动、铜马军起义、冀南暴动等、巨鹿大战、界桥之战、洺水之战、巨鹿贾庄之战等。更兼有商纣王荒淫于沙丘,秦始皇病逝于此,赵武灵王饿死于此、卫灵公卜葬于此而成为闻名华夏。广宗县商周属邢国,秦汉为巨鹿,隋唐以来为邢州(顺德府)之地,位于古黄河冲积的沙丘之地,自古人民慷慨尚武,是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起源地,《史记》记载:沙丘,纣淫地馀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这里是尚武之地、慷慨之乡,中国梅花拳之乡。
风景名胜广宗县名胜古迹众多,有闻名中外的沙丘平台遗址,有三座县城遗址,有隋、明、清代名人墓,如明代吏书尚书崔恭墓,古建筑有明代县衙官署正堂,清代的景廷宾故居和传说中八仙之一张果老故里等历史古迹。广宗县是殷商五帝之都,广宗县还是河北省梅花拳之乡,源于黄巾起义并薪火相传的太平古乐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宗民间艺术品类多而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沙丘平台
在邢台市广宗县大平台村南,有一个长一百五十米,宽七十米的沙丘。据史书记载,这就是有名的沙丘宫平台遗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宗县志》说:广宗全境地势平衍,土壤概系沙质,到处堆积成丘,故古名沙丘。沙丘宫也得名于此。
据史书记载,这片看似不起眼的土地,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困龙之地。
商周时这里属邢国之地,祖乙曾迁都于邢。商纣王在邢国沙丘大兴土木,增建苑台,设酒池肉林,使男女裸体追逐游戏,狂歌滥饮,通宵达旦。邢侯因忠谏被诛。
西周时期沙丘属邢国,邢灭属卫,卫灵公因占卜墓地而葬于沙丘。
沙丘后为赵国属地,雄才大略、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传位于少子赵惠文王后,居住在沙丘宫。他的长子公子章与惠文王争夺王位,兴兵作乱,兵败,逃到赵主父所住的沙丘宫。惠文王派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包围沙丘宫,杀死公子章,并将赵武灵王饿死于沙丘宫。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在平原津患病。七月丙寅,行至沙丘,在沙丘宫的平台病死。他的小儿子胡亥和丞相李斯、宦官赵高互相勾结,诈称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并令真正受始皇遗诏为太子的长公子扶苏自杀。
秦汉以来,沙丘宫遗址成为一方名胜。文人骚客,来此访古探幽,留下不少诗文。清朝康熙年间广宗县吴存礼的一首七律《沙丘宫怀古》,堪为其中代表。诗云:
闲来凭吊数春秋,阅尽沧桑土一抔。
本籍兵争百战得,却同瓦解片时休。
祖龙霸业车申恨,主父雄心宫里愁。
唯有朦胧沙上月,至今犹自照荒丘!
官署正堂
邢台一带素有顺德府好城墙,广宗县好大堂,巨鹿南和好牌坊之说,现在邢台市广宗县尚存明代县衙建筑主体广宗官署正堂,又称广宗县衙、广宗大堂等,据广宗县志记载,广宗官署正堂曾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中轴线的主体建筑有照壁、钟鼓楼、仪门、大堂、二堂等。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传说秦始皇在此停过灵,该大堂是全国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县衙正堂。
张果老墓
唐代仙翁张果老,邢州广宗人也(今河北广宗张固寨村人)。著名道士,隐于襄阳条山,常往来邢洺间。张果老是八仙中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两人之一,唐武则天时已逾百岁,多次被武后、唐玄宗召见,还被唐玄宗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并赐封邢州仙翁山为其道场,诏建栖霞观。以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邢州仙翁山(今张果老山)去。他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明皇杂录》。仙逝后道士叶法善门人李山童主其祀焉!仙翁仙逝后被葬在其家乡广宗张固寨村,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广宗县特产有薄饼、酥鱼、手擀杂面、酱猪蹄、豆包粘、肉锅、薄饼丸子汤等。
著名人物千里一圣,百里一贤;地灵所钟,人杰为先。这是清代康熙年《广宗县志》人物列传中的开篇语。被列入县志的乡贤、孝义等人物近百人,如北魏的潘永基、北齐的潘乐,唐代的潘好礼,宋代的范质,元代的万安,明代的崔恭、撖大经,清代的张自修、吕元声等人。
范质
范质(911—964),字文素,顺德府广宗贺营乡范家营(今属威县)人。范质是宋代名相,自幼好学,九岁能文,十三岁诵五经,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太祖郭威自邺起兵入京,范质为避战祸,藏匿民间,后来被找到,时值严冬,郭威脱下外袍给范质披上。封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周显德四年,范质上书朝廷,建议重修法令,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北宋时任宰相。乾德初年负责郊祭程序仪式,定南郊行礼图,从此宋朝礼仪俱备。范自身廉洁从不受四方馈送,自己前后所得奉禄、赏赐也多送给孤遗。范质作诗八百言,谆谆教诲,时人传诵。
崔恭
崔恭(1409—1479),顺德府广宗县(今邢台广宗崔南苏)人,字克让,正统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莱州知府、湖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官至吏部尚书,后参赞机务。其事迹见于各种文献记载,如《明实录》《明史》等官修史书,以及《天顺日录》《国朝列卿记》《获园杂记》等,仅《国朝列卿记》一书就记载有1700多言。而方志中记载更多,如明万历版《顺德府志》《广宗县志》,清康熙版《顺德府志》《广宗县志》乾隆《莱州府志》雍正《山东通志》光绪《重修江西通志》明正德版《松江府志》等几十种。
郭女王
郭女王(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即文德郭皇后,字女王,三国时期曹魏王朝的第一位皇后,安平广宗(今邢台广宗县件只村)人。有智数,性俭约,魏文帝曹丕的夫人,郭氏少年时父母双亡,丧乱流离,29岁时被比她小3岁的曹丕纳为妾,深得宠遇,后来曹丕即位魏王,册封郭氏为魏王夫人。曹魏建立,拜为贵嫔,位次皇后。黄初三年九月初九,曹丕在许昌立她为后。郭女王做了四年的皇后,后曹丕病笃驾崩,由太子曹叡继位,郭女王成为皇太后。八年后逝世,谥曰文德皇后,葬于魏文帝首阳陵西侧。
潘永基
潘永基(约482—538),字绍业,长乐广宗(今河北广宗侯寨村)人,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永基性情通达直率,轻财好施。初任冀州镇法曹行参军,迁威烈将军,杨州曲阳戍主,转陕西硖石戍主,治陈留、南渠二郡事。累迁虎贲中郎将、前将军。不久又出京担任地方官,以平北将军身份为冀州防城督、长乐太守。
孟康
孟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今邢台市广宗县)人,为三国曹魏时著名学者,精通地理、天文、小学。黄初中为散骑侍郎,正始中出为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嘉平末徙渤海太守,入为中书令,转中书监,封广陵亭侯。有《汉书音义》若干卷,《老子注》二卷。
其他人物
张果老,邢州广宗(今河北广宗张固寨村)人,号通玄,八仙之一,唐朝武则天、玄宗时著名道士,传说喜倒骑毛驴。
潘好礼,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侯寨人,明经出身,累迁至上蔡令,升任监察御史,官至豫州刺史。
郑元善(1799—1878),字体仁,号松峰,广宗油堡村人。清道光五年(1825)中举人,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官至河南巡抚。
景廷宾(1861~1902年),号尚卿,直隶(河北)广宗县东召村人,清末义和团运动后的农民起义领袖,扫清灭洋起义军龙团大元帅。
祝寿臣(1954~),河北广宗人,现任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曾任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新闻中心副主任,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新闻中心、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闻中心副主任和十八大新闻中心副主任。
参考资料
1广宗县简介·地名网
2广宗县概况·广宗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