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花池
月花池位于左云威鲁村北的明长城内侧,却又与长城紧紧相连。
它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在长城上的袖珍小城。
月花池以长城为北墙,另筑东南西三面围墙,围成一座周长约260米的城堡,约同北京小团城大小。
是建庐烽台的组合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城堡。
就是这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微型城堡
2十里河混交林生态区
十里河混交林生态区从左云城西十里河水库始,到旧高山城止,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湿地面积60平方公里。
十里河沿岸,解放初还是不毛之地。
半个世纪以来,在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大力号召下,左云人民精心经营,强势推动,再加上湿地自然生长优势,形成了今日葳蕤繁
1 左云县有多个旅游点。
2 首先,左云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龙泉寺和岱庙。
其次,左云县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岱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山风景区等。
此外,集宁会馆、左右山会馆等民俗文化景点也颇受游客青睐。
3 左云县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拥有多个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前往体验丰富的人文历史,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山西摩天岭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北部,地处塞北高原,东靠历史名城大同,西接晋北大门右玉,南邻煤电新都朔州,北眺草原明珠呼市,占地面积约77平方公里,于2010年11月24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省级名胜风景区。
景区以摩天岭长城为依托,古堡、烽台林立,长城、教堂交相辉映,军旅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农耕文明、草原文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
左云县属于哪个市
中文名左云县
外文名Zuoyun
所属地区山西省,大同市
下辖地区3镇6乡
面积12936 km²
人口162801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
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北边缘
著名景点长城、保安堡
地方特产蒸莜面,和子饭
电话区码0352
邮编区码037100
政府驻地云兴镇西大街119号
行政类别县
车牌代码晋B
气候条件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6镇6乡
著名景点长城、保安堡
地方特产蒸莜面,和子饭
行政类别县
气候条件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电话区码0352
简介左云县 左云县位于山西最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伟39°44′─44°15′,东经112°34′─112°59′之间。[1]全县辖3镇11乡,275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315平方公里,总人12.3万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投资环境大为改善,109国道横贯东西紧联大同,0903公路纵穿南北连接大运公路,直通朔州市、太原市,交通十分便利。通讯直拨国内国际,并开通了无线寻呼及模拟、数字移动通讯网;总容量为45300千伏安的7座变电站使全县电力供应充足;农副产品有马铃薯、燕麦、野豌豆、葫麻等,养羊存栏16万只,是山西省细毛羊基地县;持久造林绿化使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315%,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山西省林业建设十佳县。
左云是全国闻名的优质煤生产县。境内煤炭分布面积650平方公里,储量约100亿吨,现年产量可达l350万吨,年出口量100万吨。除煤炭外,已开发的资源还有耐火粘土和石灰岩,储量也相当可观。
目前,左云县正逐步建立起以煤炭工业为龙头,粘土加工、高低压电瓷、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煤炭化工、食品加工为骨干的一批支柱产业,使全县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跨入全省富裕县行列。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7元,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
历史沿革左云县左云县历史悠久,据国内史学界对境内出土石器考证,早在10万年前,已有 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且是历代屯兵的边陲重镇、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我国北方在历史上战争频繁,本土归属政区、城邑及人口也频繁更变,在商周时代属冀州北部地区。春秋时为北狄牧地,名白羊地。战国时属赵国,置武州塞。秦代属雁门郡。汉代始设县,改为武州县。晋永嘉四年(310)归代国。北魏时隶桓州(今大同),为京都平城畿内之地。北周时地属北朔州。隋开皇元年(581)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地属马邑郡云内县。唐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地属云州定襄县。五代时属后唐,隶河东道。清泰三年(936)叛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将燕云16州割让契丹,地属辽。元朝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路。明永乐元年(1403)置大同左卫。清雍正三年(1725)九月,以北西路九堡并入,改称左云县。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后,直属山西省。抗战时期,先后组建大怀左、左右凉、大丰凉左联合抗日县政府,隶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员公署。1940年,联合县撤消,复左云县建制,属晋西区第十一专署。1945年9月左云县解放,属晋绥五专署。1949年10月,划归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93年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左云县隶属于大同市。
1993年至2001年,全县设管家堡乡、鹊儿山镇、张家场乡、威鲁乡、陈家窑乡、汉圪塔乡、三屯乡、城关镇、马道头乡、小京庄乡、酸茨河乡、店湾镇、水窑乡、杨千堡乡共14个乡镇,276个行政村。2001年撤并为现在的9个乡镇233个行政村。 其中:撤销威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管家堡乡;撤销陈家窑乡、汉圪塔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三屯乡;撤销杨千堡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张家场乡;撤销酸茨河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小京庄乡;将原城关镇更名为云兴镇。
交通交通事业稳步发展,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加强。2006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88公里,铁路营运里程22公里,村村通公路建设完成38公里,村连村公路433公里,乡村街巷硬化377公里,县城二级汽车站主体结构建成,店湾、马道头四级汽车站建成使用。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578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0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27 %;货运量达到231万吨,比上年下降413 %,全年旅客周转量3102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313万吨/公里。[2]
自然条件左云县地貌:左云县地处黄士高原,山丘起伏,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黄士丘陵区。基本地形为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大体分为4个地貌类型区,石山区占总面积的113%,土质山区占总面积的288%,黄士丘陵区占总面积的36%,河川阶地区占总面积的239%,海拨均在1200米以上。
气候:左云县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受季风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高压控制,冬季少雪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较热多雨,秋季温凉气爽。据近年气象记载,年平均气温61 ℃ ,极端低温为-295℃,极端高温为345℃,日交差130℃。年平均降雨量399mm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7638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24卡/平方厘米,土地积温23959度。无霜期仅为125天。封冻期一般在11月初至次年4月初,130–145天左右。
河流:左云县的河流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78平方公里和1236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十里河、马营河、元子河、陈家河、大南河、大峪河、山井河、淤泥河等到8条,十里河是本县最主要的河流,《水经注》称武州川水,《山西通志》称肖画河,汇阴山、洪涛山系大小支流20余条,横贯县境东西,流经5个乡镇,在境内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931平方公里。
年度最佳气节为夏秋季(6-10月)
绝对最高温度 345℃、绝对最低温度 -295℃、年平均温度 52℃、年平均降雨量 399mm、封冻期130–145天左右、夏季主风向东南、冬季主导风向西北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左云县地处黄土高原北沿,地势高亢,起伏较大,土地十分广阔。全县总土地面积19619118亩,人均1388亩,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净耕地775亩,高于全国、全省、全市人均水平,是左云发展农、林、牧业的优势。
全县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485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226万立方米,人境水量为340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1786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7630万立米,年可利用量为4600立方米。
植物资源本县植物可分木本、野生草本植物两大类。木本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门,有松、柏、桦、榆、杨、柳等10科,28个树种,36个灌木种名。其中经济林有苹果、沙果、杏、李、梨、葡萄等。
本县野生植物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由蕨类、裸子、被子、菌类等多种植物成份组成。据普查,天然野草已定为64科,216属,300多种。其中:大黄、王不留、芍药、黄芪、甘草、狼毒、防风、益母、黄芩、车前子、党参、一技蒿、苍术、菊花、蒲公英、苍耳、苦苣、白茅、泽泻、秦艽等40多种有药用价值。且苦苣、大黄、甘草、狼毒等植物生长范围广,数量多。
矿产资源左云县以矿产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著称,而且开采条件良好,加之便利的交通,形成本县得天独厚的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支援国家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左云境内资源禀赋优越,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粘土、高岭土、石灰岩、浮石、玄武岩、云母等,尤其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广、煤层浅、煤质好,我县煤矿总储量约170亿吨,是全国优质动力煤基地县,现有各类煤矿121座,年生产能力在1300万吨以上。
经济建设左云县左云充分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加快二次创业步伐,围绕市场导向提升基础产业,围绕比较优势创新煤炭产业,围绕潜力产品发展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5781万元,同比下降202%;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2087万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82393万元,同比下降334%;第三产业增加值51301万元,同比增长47%。全县人均GDP为8505元。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12087万元(包括农业服务业),比上年增长42%;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01514万元,同比增长415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22508万元,同比下降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35万元,比上年增长652%,全年出口总额226万美元;财政总收入61677万元,为年度计划任务的9637%,比上年增长832%;一般预算收入14856万元,为年度计划的9836%,比上年增长1836%;农民人均纯收入3142元,比上年增长36%,人民生活极大改善。
基础设施左云教育(一)教育:全县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和教育工作出现了新局面。2006年,全县科技工作继续以调产为主线,转化应用农业实用新技术,深化农业区域化示范种植和拓展工业产业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收益,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361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达到20个。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以教育教学质量年为主题,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民办、公办教育协调发展,13496名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待遇,50名农村贫困生得到资助,中小学危房改造、学生失学、流失问题得到解决。全县共有各类学183所。其中,普通中学15所,小学138所。公立学校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学率56%,高中升学率48%,高考达线率达到247%,本科达线率为133%。
(二)卫生:卫生条件改善,乡村卫生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计划免疫和疾病控制工作、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6年末,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12个,床位数379张,卫生技术人员391人,其中医生235人。卫生防疫人数50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7 ‰,产妇住院分娩比例581%。
(三)邮电: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到2006年底,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58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15万元,邮政业务总量970万元,汇兑汇票金额合计4128万元,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万门以上,本地电话用户20016户,住宅电话年末用户17114户,农村电话用户7633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1187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998户。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48部。
左云是全国闻名的优质煤生产县。境内煤炭分布面积650平方公里,储量约100亿吨,现年产量可达l350万吨,年出口量100万吨。除煤炭外,已开发的资源还有耐火粘土和石灰岩,储量也相当可观。
目前,左云县正逐步建立起以煤炭工业为龙头,粘土加工、高低压电瓷、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煤炭化工、食品加工为骨干的一批支柱产业,使全县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跨入全省富裕县行列。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7元,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
城市荣誉全国优质动力煤之乡;
左云——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塞上小康第一村——上张家坟村;
左云——小杂粮品种最多的地区;
左云粘土质量最优;
左云高岭土品质全国稀有;
左云耐火材料产量居华北首位;
名优特产左云胡麻在大同的西北地区盛产胡麻,新荣区和左云县胡麻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和38万亩。左云县的胡麻以其产量大,质量好,出油率高而闻名全省。
胡麻,即油用亚麻。胡麻籽粒呈扁椭圆形,暗褐色,有光泽,可榨油。胡麻油就是采用土法或榨油机生产出的食用油。胡麻油香气浓郁,可炒菜,煎食品,也可用于生产油漆、油墨、肥皂等。
山西北部葫麻产地以左云、右玉、平鲁为主。这三个县是山西省的油料基地。北路葫麻的特点是:清香、味美、炸食物时烟雾小,上皮快,色泽清黄美观。葫麻的出油率也很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些特点,就使北路葫油不仅誉满塞上,也香飘全国各地。
小京庄乡白灵菇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其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147%,脂肪431%,粗纤维154%,氨基酸总量为106%,并含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特别是真菌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
风景名胜长城县城内有两类古长城,即东汉长城、明长城。
东汉长城位于十里河北,从张家场乡猪儿洼村起分南北二支向西北绵延。北支经长城岭、小厂子、后辛庄、至宁鲁堡,长约12公里。该段现有底宽10米,高2至3米的墙基残迹。其中长城岭、小厂子附近,墙体比较完好。南支经张家场、田村、施家村向北延伸,至宁鲁堡与北支本会合,全长约20公里。该段施家村、田村、张家场段墙基较明显。田村村北一段当地人称一堵墙,现仍留有底宽10米,高达5米的残墙和屯戌遗迹这两段长城遗迹的土质和夯层厚度一汉武州城残留的墙体夯层相似。
明长城位于县境北边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交界处。从保安堡西北25公里入境,向西蜿蜒至二十边西25公里外出境,沿边有关隘3处(保安口、威鲁口、宁鲁口),边墩34座,境内全长26公里,这段长城史称大边。在大边之南,为确保大同重镇,当时又修筑低而薄的重边,史称小边,从本县西黄土口村东北入境,向西经黑土口至徐达窑村北与大边相合,全长4公里。这两段明长城,其大边现存虽有部分坍塌和破坏,但整体比较完好,墙体底宽10米,平均高4米至6米。小边因低而薄,墙体已不太完整,成为三角形的大圪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