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崔恕 南京欢乐谷主题曲

由胡夏演唱的《欢乐时光》,是刘艾乐作曲,崔恕作词的一首歌曲。

歌词:

繁华都市中寻找新希望

放飞梦想

敞开了心房让欢乐

晒一晒阳光

每一个清晨黄昏神采飞扬

华丽登场

让想冒险的 奇幻梦想

别再躲藏

Come on

让我们大声笑 大声唱

烦恼不去想

过山车带我们云端飞翔

让我们说浪漫 就浪漫

笑容多灿烂

青春作伴 木马旋转

让我们大声笑 大声唱

分享好时光

欢乐自由自在荡漾

让我们说浪漫 就浪漫

爱就要勇敢

不留遗憾 才是美满

忙碌的生活难免紧张

暂时松绑

让你最亲切的笑容

随意绽放

这世界就像超级游乐场

魔幻疯狂

就在欢乐谷 尽情享受

欢乐时光

Come on

让我们大声笑 大声唱

烦恼不去想

过山车带我们云端飞翔

让我们说浪漫 就浪漫

笑容多灿烂

青春作伴 木马旋转

让我们大声笑 大声唱

分享好时光

欢乐自由自在荡漾

让我们说浪漫 就浪漫

爱就要勇敢

不留遗憾 才是美满

让我们大声笑 大声唱

烦恼不去想

过山车带我们云端飞翔

让我们说浪漫 就浪漫

笑容多灿烂

青春作伴 木马旋转

让我们大声笑 大声唱

分享好时光

欢乐自由自在荡漾

让我们说浪漫 就浪漫

爱就要勇敢

不留遗憾 才是美满

崔恕

中文名崔恕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职业歌手

出生地黑龙江省延寿县

性别男

代表作品父子、我的中国梦、普通人、可念不可说、红颜劫、爱如空气

个人经历崔恕,华语流行音乐界重要的填词人之一,曾发表歌词超过500首,参与创作及制作的唱片超过100张。

曾合作知名歌手及艺人包括刘忻、林峰、谭咏麟、莫文蔚、谢霆锋、容祖儿、梁咏琪、孙楠、孙俪、杨坤、TWINS、陈小春、陈晓东、陈慧琳、庾澄庆、任贤齐、温拿乐队、Mr乐队、泳儿、齐秦、刘若英、SE7EN、郑融、郑希怡、洪卓立、陈伟霆、崔子格、王馨平、巫启贤、魏晨、郑智化等等。[1]

2007为郑融创作的《过马路》获新城国语力热爆K歌奖

2007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公冶长》

2009年为梁咏琪创作的《爱得起》活动2009百度娱乐沸点十大金曲

2008年曾以作品《青春奥运》获奥运会志愿者歌曲奖。

2010年为TWINS创作的《成长》获年度TVB8年度十大金曲。

2010年有多首作品在亚运会歌曲征集中获奖,并参与2010年亚运会闭幕式《月光光》《为亚细亚喝彩》两首歌词创作。

与张亚东合作之公益歌曲《最好的未来》广为传播。

曾担任历届音乐风云榜、华语音乐传媒大奖、TOP中国流行音乐榜之评委。

2012年刘忻专辑《我是你的女朋友》同名主打歌,该专辑获得2012内地流行唱片销量冠军。

2013年刘忻专辑《花花女孩》收录歌曲《再见,昨天》《亲爱的》。

影视金曲代表作包括孙俪《幸福像花儿一样》主题歌《爱如空气》以及《甄嬛传》片头主题歌《红颜劫》等等。

2013年发行个人第二张专辑《长生不老》。

2014年7月参与央视《艺术人生》节目录制。

社会评价幸福感2007年春节,崔恕回到了自己黑龙江延寿县的老家。回乡没几天,他就连着喝高了好几次。每天下午两三点,他都会和同一群人在不同的地方吃一样的菜——大都是高热量经煎炸的肉类。每次他们都会喝一样的白酒,每次都会有人喝高,而在喝高的人中,每次都少不了崔恕。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崔恕在2007年新春理应有这样放松的心情。

2006年底,崔恕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公冶长》地制作接近尾声。2007年春节后不久,这张全部由他作词作曲演唱地专辑就将面世了。

2006年一年间,崔恕完成了超过100首的歌词创作。头一年,他为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填写地主题曲《爱如空气》经主演孙俪演唱后风靡全国。庾澄庆、任贤齐、周笔畅他成了很多著名音乐人和歌手争相邀约地词人,而写词也成为他个人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

2006年,他还担任了张萌萌唱片《你喝高了吧》的全部作词和制作人,唱片上市,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

2006年,他成为很多大唱片公司钦慕的人,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一年下来,面对各种诱惑,他仍能不为所动,没有被招安。

2006年,是崔恕成为独立音乐人的第二年,这一年里,他做了很多事情,重要的是,他很享受这种在生存压力之下动起来,被生活催着往前走的感觉。

2005年,刚刚成为独立音乐人的崔恕曾经写过一首词《兄弟,你喝高了吧》,里面有这样的句子:两个三张多的傻瓜,勾肩搭背坐在夕阳下以前总觉得受伤能让人长大,不知不觉就老了啊。那年,崔恕离30岁尚远,勾肩搭背夕阳下还只是他想象中的图景,而两年后的今天,已经开始被性急的媒体称为大陆林夕的崔恕快30岁了,他终于可以让自己在岁末年初偶尔醉上几天,过过傻瓜的日子了。

当2005年来临时,崔恕的头衔是著名乐评人。此时,他是《音乐周刊》的编辑部主任;在很多著名的网站和媒体上,都有他开的乐评专栏;他还是每年一届的音乐风云榜的评委,并且是所有评委中最年轻的一个,当时,崔恕还不到27岁。

2000年秋天,崔恕第一次来京闯荡的时候还是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由于对自己所学的冷僻专业毫无兴趣,他到北京后没有去找对口的研究单位,而是专门去敲文化媒体的大门。在西安时,他最热衷的就是在学校里搞文学社、戏剧社,写诗、编戏。那时他终日和西安诗人伊沙、秦巴子等人混在一起,给当地有影响的《文友》杂志写稿子。他到北京后打的第一份工是在一个名叫《母语》的杂志做文化版编辑,这个曾经隶属于湖南文广集团的杂志已经不存在了。那时,崔恕偶尔也会写一点乐评,但他还没有想过自己会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让崔恕在乐评圈里登堂入室的人是金兆钧。说起来,崔恕与金兆钧的结识颇为偶然。刚到北京时,崔恕常到新浪论坛去混,一次,他在那里发了一个帖子,对当时乐坛的种种怪现象作了口无遮拦的批判。其中,在说到乐评人时,提到了金兆钧,称其乐评的观点日益温和,不够鲜明。

不久,金兆钧看到了崔恕的帖子,对这个年轻人的锐气颇为赏识。于是在帖子的后面留了言,称自己就是垂垂老矣的金兆钧。此后,两人一直用E-mail书信往来,并渐渐成了朋友。直到一年多以后,两人才正式见面。头次见面我就喝多了。崔恕后来回忆说。事实上,金兆钧在崔恕刚刚进入乐评圈时给了他很多帮助,金兆钧一直想把他培养成自己在乐评界的接班人。

此后,除了在2001年短暂地回到西安完成学业外,几年时间里,崔恕一直在北京的媒体圈里辗转,也逐渐在乐评圈里闯出了名头。但就是在这时,崔恕却开始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怀疑。我干过音乐类、文化类杂志的编辑,也做过影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曾经完整地跟过一个电视剧从筹备到发行的全过程。

项目完成了,却没有一点成就感。因为我的所有文章、所有工作都是建筑在别人的东西的基础上的。然后,我突然就对做媒体没兴趣了。一方面杂志市场和唱片行业的市场都不好,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证明自己,我不光可以评论别人,也可以用创作来实现自己的音乐理念,而我也有创作的能力。在谈到自己决定做独立音乐人的原因时,崔恕这样说。

离开媒体,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崔恕本还可以凭借自己多年在音乐圈打拼积累的人脉,选择加盟一家有实力的唱片公司,但是他最终放弃了这个选择,在他看来,越庞大的体系自己越没有把握,如果自己做一件事情可以做到100分的话,那么在体系里只能做到50分。崔恕认为,在一个体系里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而自己个性太平和,不愿意在工作中与别人发生冲突。

2005年初,崔恕辞去了《音乐周刊》编辑部主任的职务,也基本中止了自己曾经有声有色的乐评人生涯。

此后,就自由惯了。再也不想上班了。

2005年对崔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崔恕完成了自己独立音乐人生涯中的诸多第一次:

他自己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就算我是周星驰》第一次正式发表,并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他第一次出了自己的填词作品集《关键词》;第一次做演唱会,这一年,在崔恕的不懈努力下,郑智化成功地在内地做了一场演唱会

这一年给崔恕留下了太多难忘的瞬间。这一切,都被他记录了下来:

结束一首新年歌的录音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三点钟,现在是2005年的12月24号,距离2006年只有短短的7天时间,7天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上帝可以用它来创造一个世界,而我可能都写不完一首歌词。

在郑智化演唱会的第二天,我马上进入了另一种工作状态。那天上午在海尚录音室的二楼,我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慌神,在接完一通电话之后,我居然忘记了自己说过了什么。那时候真的叫不在状态,突然想要大睡个三天三夜,什么都不做。不写词,不写稿,不听歌,不打牌

在演唱会的现场我有几次忍不住落泪,当时我在想,如果我不是这个演唱会的导演和策划者,也许我会更幸福,面对重重压力的无助感觉在筹备演唱会的短短十五天里经常出现。不过,当散场的灯光亮起,当我迎着不忍离席的观众走向后台,我知道,那种幸福感是无可替代的。

2005年底,面对这一年完成的漂亮的成绩单,崔恕写道:这一切都从我离开媒体开始。我要谢谢那些叫我不要放弃(离开媒体)的人,但是对不起,我还是放弃了,因为,这不是我该做的事,或者,我该做的已经做完了。

短短一年间,崔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工作业绩证明了自己独立音乐人选择的正确。

对于独立创业的人来说,头一年往往是最关键的,而崔恕的头一年实在是太顺了。

对此,崔恕的解释是,在自己前进的每一步中都得到了贵人的帮助,而自己与这些贵人之间的相识只能用奇妙的缘分来解释。说来也巧,凡是崔恕年少时曾经喜爱和崇拜的偶像后来差不多都成了他生活中的朋友,从郑智化、赖声川到金兆钧、陈少琪,而这些人后来又都在事业上给过他很大的帮助。

贵人说固然有趣,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他的成功,更多地来自于多年自身的积累。

崔恕做音乐的切入点是作词。不管这选择是有意还是无意,对他来说,这都是最切合实际的。

早在高中时代,崔恕就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那些诗整整写了五个日记本。虽然后来这些日记本都找不到了,但是注重韵律的感觉对他后来填词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到西安上大学以后,与伊沙、沈浩波等人的交往让崔恕深受他们诗歌风格的影响,此后崔恕的诗歌开始追求一种更直接、更有力量、和现实接轨的风格。这种口语写作的特点在后来崔恕创作的很多歌词里都有明显的体现。

这种源于青少年时代的诗歌训练为崔恕后来成为词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种训练同样来自青少年时代的熏陶,这就是流行音乐本身的启蒙。

崔恕的流行音乐启蒙来自于家中一台老旧的收音机。那时,从收音机的短波广播里,可以听到来自台湾电台的声音。少年崔恕听到的罗大佑、李宗盛和郑智化,都是创作型歌手,他们写的歌词与通常的商业歌手有很大不同。这样的启蒙对于崔恕来说非常重要,后来,他一再承认郑智化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你只要拿来几首崔恕的歌词看看,就能感到这种影响的巨大。

还有一种训练来自于青少年时代对流行音乐创作的实践。崔恕写歌词是从高中时开始的,和他合作的是自己的好友张艺,那时只要有时间崔恕就会跑到张艺的住处,因为在那里总有很多写诗的朋友。一天有人说,能不能写歌呢?确切地说,崔恕的音乐创作从那一刻就开始了。当时,崔恕写词,张艺作曲,两人一起创作了几十首歌曲。

这种组合一直延续:为了纪念那难忘的时光,崔恕正着手与同在北京发展的张艺合作,从当年创作的歌曲中精选出一些制作成专辑。

实践训练2007年,崔恕即将迎来自己的29岁。

年初,他的第一张个人唱片《公冶长》已经接近完成了。在完成了大量命题作文式的填词之后,崔恕终于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一张专辑了。在他看来,所谓自由的创作就是自己能够完全控制创作的全过程,这一次,他做到了。自己不是做音乐出身的,做自己的专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空间去尝试。已经录好的歌里面基本上都呈现了自己最自然的状态,尽管已经发现了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却放弃了改的想法,因为原来的东西是最自然的。

对于即将面世的唱片,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欢。他说,自己已经走出了艺术青年的阶段,唱片所表现的内容也不是完全的自我,更多的是从1997年这十年间这个时代的东西。不完美,但一定有共鸣,崔恕说,他不太在乎歌红不红,歌太红了自己会有不真实的感觉。他说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公众人物,但不要被定位为艺人。说这话时,崔恕非常诚恳。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崔恕 南京欢乐谷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