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徽之峦是指太行山脉的一部分,位于河北省与安徽省交界处,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山脉之一。
其名称来源于津即指天津,是太行山脉东段起点;徽即指安徽,是太行山脉西段终点;之峦即指之山峦的意思。
太行山脉是中国秦岭以北最长的山脉,被誉为北方名山之一,同时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津徽之峦指泰山和黄山,主要是因为泰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古称济水之南,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古称徽水之南,因此被合称为津徽之峦。
如果从山的高度、文化历史等方面来考虑,泰山和黄山都是中国文化和旅游的重要代表之一,值得深入了解和探索。
峦
中文名峦
拼音luán
部首山
字码U+5CE6
五笔YOMJ
仓颉YCU
郑码SKLL
注音ㄌㄨㄢˊ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笔顺编号412234252
四角号码00772
UniCodeCJK
现代释义基本释义峦
(巒)
luán
小而尖的山:岗峦。峰峦。[1]
连着的山:山峦起伏。
详细释义〈名〉
(1)形声。从山,羉声。本义:小而尖的山。[2]
(2)同本义。
峦,山小而锐者。——《说文》[3]
登峦而远望兮。——《楚辞·自悲》。注:小山也。
陟玉峦兮逍遥。——《楚辞·守志》。注:山脊曰峦。玉峦,昆仑山也。
丘峦崩摧。——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又如:山峦(连绵的山);峦壑(峰峦和山谷);峦峤(峭拔的山峰)
(4)泛指山。
谕以封峦。——《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山也。
簸丘跳峦。——《汉书·扬雄传》
陵峦超壑。——张衡《西京赋》
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峭壁成广阜,平峦秀奇峰。——袁可立《观海市》
(5)又如:峦丘(山丘);峦穴(山穴);峦谷(山谷)
(6)山脉,相连的群山。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三
古籍释义康熙字典《唐韵》落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卢官切,音銮。《说文》山小而锐。《六书故》圜峰也。《楚辞·九章》登石峦以远望兮。
又山纡回绵连曰峦。《徐悱登琅邪城诗》襟带尽巖峦。《正字通》又盐韵,音廉。引蘇轼谢欧阳晦夫遗琴枕诗:我怀汝隂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按蘇轼俱入寒韵引用,譌。
说文解字【卷九】【山部】峦
山小而锐。从山声。洛官切
说文解字注
(峦)山小而锐。释山曰。峦山堕。说者谓为一条。许於峦堕别为二条。毛公释嶞亦不云峦也。葢尔雅峦嶞二物。许云山小而锐、峦之解也。毛云山之隋隋小者、嶞之解也。後儒合为一者、非是。刘渊林注蜀都赋曰。峦、山长而狭也。一曰山小而锐也。兼用尔雅、说文。而尔雅之读与毛许异矣。从山。䜌声。洛官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