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
θ=360度(转子齿数*运行拍数),以常规二、四相,转子齿为50齿电机为例。
四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4)=18度(俗称整步),八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8)=09度(俗称半步)。
层间位移角
中文名层间位移角
定义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
目的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
计算要求不考虑偶然偏心
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
目的层间位移角主要为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1]
计算要求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上述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但层间位移角过分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1)由于高层结构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扭转,所以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高层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加强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的侧移变形。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
限值框架: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1/800
筒中筒、剪力墙:1/1000
框支层:1/1000
钢筋混凝土框架:1/550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