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是南亚的内陆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
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
北部冬季最低气温为-41℃,南部夏季最高气温为45℃。
十三世纪初,马拉王朝兴起,大力推行印度教。
1768年,沙阿王朝崛起并统一全国。
1846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
1950年,尼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
特里布文国王恢复王权,结束拉纳家族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
1990年,尼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恢复君主立宪。
2001年,比兰德拉国王在王室血案中遇害,比胞弟贾南德拉继位。
2005年,贾在解散政府后亲政。
主要政党结成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手反对国王,并于2006年通过第二次人民运动推翻国王统治。
2008年,尼举行制宪会议选举,选后产生的制宪会议宣布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尼泊尔的社会制度为联邦民主共和国。
2007年前,尼泊尔实施君主制宪制,07年3月,通过制宪会议通过,尼泊尔实行民主联邦制;07年6月,经议会同意,废除君主合川宪制,实行民主联邦民主和国,由首相行使国家元首之职;2008年,正式宣布废除君主制,将国体改为民主联邦共和国。
尼泊尔现在还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联合政府,因为国家的宪法就不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无法保障无产阶级的完全统治地位,尼共在国内政治经济上也还不是统治阶级,所以国家性质还是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尼共还有很长道路要走,首先就是团结大多数,打击反对派,巩固自己的执政党地位,就像当年俄共清除孟什维克派、最终打败资产阶级反对派一样,在极端情况下,最终要击败并改造资产阶级,才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尼泊尔是中国西南的个邻国,与西藏自治区接壤。
尼泊尔以前是君主立宪制,国王统治国家,类似于封建农奴社会,近几年尼泊尔共产党分内(毛派,右派,民主革命派)分别执政,说是社会主义,又类似于资本主义制度。
二者混合不清,但是中尼两国友好关系是非常好的。
尼泊尔在西马拉雅山中段南麓。
是一个联帮民主共和制的社会制度。
也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联合政府。
也是一个印度教的国家。
总之和我们不一样。
慎至穷到有些事和物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
在中国人的思想和思维里。
穷就去改变。
去奋斗努力?但是他们就是不想。
就这样穷的心安理得。
坦然的接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参观。
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不能接受。
尼泊尔是联邦民主国家。
2008年5月,尼泊尔君主制被取消,正式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7月,制宪会议分别选举拉姆·巴兰·亚达夫、帕拉马南达·贾阿和苏巴斯·内姆旺任总统、副总统和制宪会议主席。
8月,制宪会议选举尼共(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理;成立以尼共(毛主义)为首的、包括尼共(联合马列)、马德西人民权利论坛等党的联合政府。
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部的一个山地高山内陆国家,是中国的友好邻邦。
尼泊尔王国过去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国家元首。
尼泊尔改制后为国家立宪议会制,总统经过议会选举而撑握国家权利,所以尼泊尔现在不是君主立宪制而是议会制国家。
尼泊尔是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邻国,尼泊尔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种姓,多语系的内陆国家,多用尼泊尔语,尼泊尔是联邦制共和国国家,山地丘陵地多,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北临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全国有三仟多万人口,基本靠农业和旅游业。
尼泊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联邦民主共和国。
总统、副总统、总理由制宪会议简单多选举产生。
制宪会议是尼泊尔最高立法机构,也是全国最高权力决策机构,简单多数可以弹劾总理,三分之二多数可弹劾副总统和总统。
制宪会议由各党派选举产生。
尼泊尔政党有70多个党派,多数是小党派,主要有尼泊尔共产党、尼泊尔大会党等。
目前的政体是2008年5月28由制宪会议宣布实施的。
尼泊尔是王国仿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实质却是封建与资本主义四不象的社会制度
尼泊尔种姓社会制度,是一个传统复杂的尼泊尔社会分层系统,种姓由多个称为贾提的职业世袭内婚群体构成。
这种风俗十八世纪以前只流行在卡斯人,尼瓦尔人,马德西人。
但是由于尼泊尔在18世纪统一,尼泊尔的各种土著部落被纳入种姓层级内。
尼泊尔种姓制度广泛借用古典印度教四个瓦尔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民族土著群体不属于这一类系统(一般划为首陀罗)。
毛派
中文名称尼泊尔共产党
意识形态社会主义
主要宗旨毛泽东思想
别名尼泊尔毛派
简介尼共(毛派)于1994年从尼共(团结中心)中分出,是尼共原来一群自称相信毛泽东思想的人。他们在最初仍然沿用团结中心的名称,直到1995年才改用现在的名称。尼共(毛派)成立初期,只是要求废止君主专制,并采用君主立宪制。
1996年2月13日,尼共(毛派)发动人民战争,试图用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以农村为中心,在尼泊尔实现新民主主义,之后在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2001年,尼泊尔政府军展开对抗尼共(毛派)的军事行动,主要在国家的西部地区。在随后的几年之内,尼共(毛派)已经实际支配了尼泊尔过半数的地区,并从2004年底开始,对首都加德满都围城。其间,双方曾有几次停火协议。
2006年,在尼共(毛派)支持的加德满都城内的人民大规模民主运动之后,5月18日尼泊尔国会一致通过,剥夺国王贾南德拉包括军权在内的权力,使尼泊尔日后不受王室控制。尼共(毛派)与七党联盟达成十二点共识,并承诺实行民主改革后停止武装斗争。往后的三个月,尼共宣布停火,但强迫捐献的情况仍然持续。当中,全国最大的合营公司Dabur Nepal被毛派工会要求缴纳高达100万美元的税款。11月7日,尼共(毛派)和政府达成协议,放弃武装斗争,加入政府。
当前,中国也与尼泊尔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当然中国也对美国可能直接插手尼泊尔国内事务异常警惕。美国显然意识到在中国这个后院。美国官员对于贾南德拉宣布恢复国会的决定,谨慎以对。美国国务院官员说:这显然是迈前一步,但这是否足够?美国国务院在国王宣布恢复国会后,发布声明,对尼泊尔人民为争取民主所表现的勇气与百折不挠的精神表示敬佩,并呼吁尼泊尔国王交出权力,回归虚位元首地位,由各政党合作担负起负责任的执政角色。
声明说,尼泊尔人民要求民主与廉能政府。美国认为国王应该交出权力,各政党也应负起责任,共同努力实现人民的意志。
声明并呼吁毛派份子停止暴力攻击,参与和平的政治程序。国务院并希望尼泊尔安全部队在面对示威群众时,表现出最高度的自制。美国国务院官员说:重要的不只是恢复国会运作,还必须将权力转移给政党。让政党负起责任,实现民众对于民主与政府妥善统治的需求。
大事记普拉昌达和苏倍迪在统一备忘录上签字尼共(毛主义)于1994年从尼共(团结中心)中分出,是尼共原来一群自称相信毛泽东思想的人。他们在最初仍然沿用团结中心的名称,直到1995年才改用现在的名称。尼共(毛主义)成立初期,只是要求废止君主专制,并采用君主立宪制。
1996年2月13日,尼共(毛主义)发动人民战争,试图用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以农村为中心,在尼泊尔实现新民主主义,之后在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2006年,在尼共(毛主义)支持的加德满都城内的人民大规模民主运动之后,5月18日尼泊尔国会一致通过,剥夺国王贾南德拉包括军权在内的权力,使尼泊尔日后不受王室控制。尼共(毛主义)与七党联盟达成十二点共识,并承诺实行民主改革后停止武装斗争。往后的三个月,尼共宣布停火,但强迫捐献的情况仍然持续。当中,全国最大的合营公司Dabur Nepal被毛派工会要求缴纳高达100万美元的税款。11月7日,尼共(毛主义)和政府达成协议,放弃武装斗争,加入临时政府:军队会被收编入政府军,而党组织亦会改组成政党,准备在2007年6月参加大选。
2001年,尼泊尔政府军展开对抗尼共(毛主义)的军事行动,主要在国家的西部地区。在随后的几年之内,尼共(毛主义)已经实际支配了尼泊尔过半数的地区,并从2004年底开始,对首都加德满都围城。其间,双方曾有几次停火协议。
2007年9月18日,尼共(毛)宣布退出临时政府。12月23日,主张君主立宪多党制的大会党和主张完全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的尼共(毛)达成协议,废除君主制,尼共(毛)返回国会。
2008年4月,尼共(毛)在尼泊尔立宪议会选举中成为立宪议会中的最大党。2008年8月22日,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央委员会主席普拉昌达领导的尼泊尔共和国新政府正式成立。首次宣誓就职的有8位部长。
2009年5月4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通过电视发表讲话,宣布辞去总理职务。
2010年5月2日,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指出,尼泊尔政府在全国和平进程和制定新宪法方面没有任何进展,为迫使政府解散,呼吁全国举行无限期大罢工。
2018年5月17日,尼泊尔两大左派政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和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17日完成实质性合并。这意味着尼泊尔共产党正式成立。[1]
其主张尼共(毛主义)宣传他们要打破种姓差别,男女平等,推翻尼泊尔现行的君主制,建立共和制。他们反对尼泊尔封建专制、印度扩张主义、美国扩张主义、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中国修正主义及一切形式的反动主义。
其纲领尼泊尔前总理、毛派领导人普拉昌达接受媒体采访在2001年,尼共(毛)发表了一份称为《尼泊尔联合革命人民大会的最低纲领和政策》的75点宣言,摘录如下:
1、第4点:保障所有基本的政治权利,例如言论和表达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以及自由民权运动。保障就业、教育以及医疗。搞反革命活动的、有悖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反动派将剥夺一定时期的政治权利。
2、第7点:尼泊尔将通过终结所有的半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包括1950年的条约),通过摆脱帝国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所强加给尼泊尔的债务,拥有完全的主权,并将致力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闭Gorkha募兵中心,将其转变为一所国立大学。应当提供每个公民以工作。坚决制止帝国主义者对尼泊尔水资源的猖狂剥削;尼泊尔的水资源应当服务于尼泊尔普通民众的利益。
3、第8点:保持私营企业、合资企业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集体和国营企业之间的合适平衡比例。除根据法律采取的一些例外措施,不对私人产业进行国有化。
4、第26点:尼泊尔人民革命以农业革命为主要目标。它将结束封建半封建和官僚式的生产方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此种生产方式下,土地将在无地和贫农中重新分配富农和不居于土地所在地的地主的地租剥削将不再被允许。
5、第38点:为著增产、充分利用劳动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应当推广合作社。
6、第44点:重要物资的贸易以及对外贸易应当由国家控制,其他的贸易可以由私人部门经营。必须中止印度资本垄断与尼泊尔的贸易。
7、第50点:相对于大型水利发电工程而言,优先发展小型水力发电计划。
8、第52点:实行免费、义务和公平的教育。
9、第57点:给所有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必须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10、第60点:所有种姓与语言平等在新政权下,种姓和地区差异问题将在自治政策下解决自治政府将拥有绝对权力处理有关人民军队、外部关系、金融、交通、国际贸易以及基础工业等等事务。
领袖和派别联合尼共(毛主义)的领袖普拉昌达,本名 Pushpa Kamal Dahal,但常自称普拉昌达主席。普拉昌达在尼泊尔语有威风凛凛的意思。
联合尼共(毛主义)内部本身亦有几个派系组成。当中亦包括代表了工会的全尼泊尔工会联盟(革命)和代表学生的全尼泊尔国际自由学生会(革命)。2004年,特莱民主解放阵线从尼共毛派分裂出来。
两派合并2009年1月13日,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与尼泊尔共产党(团结中心—Masal)宣布合并,组建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主席、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说,这标志着尼泊尔左派力量统一的开始。
对外关系毛派支持者呼喊反政府口号1、美国国务院将尼共(毛主义)列为恐怖组织,并给予尼泊尔政府两千万美元援助,以用于镇压游击队,并在其成立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分部,该分部在多次颜色革命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2、与尼泊尔有外交关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于不干涉他国内政和避嫌原因等声称与毛派没有任何关系,在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访问中国期间,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指出他们盗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字。同时,与中国之外其他主要的自称毛主义的组织一样,尼共(毛主义)指称改革开放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背弃了毛泽东思想,并指他们为中国的修正主义者。
3、印度亦为尼泊尔政府提供打击叛军的帮助。
4、尼共(毛)与印度的共产革命组织合作,主要是与印度共产党(毛)有密切联系。根据印度政府的分析,他们计划在尼泊尔与印度的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贾坎德邦、安得拉邦、奥里萨邦与中央邦之间建立革命走廊。
5、尼共(毛)是革命国际运动的成员。在2001年,革命国际运动下属的十个南亚党派组成了南亚毛主义政党组织协调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后来的印度共产党(毛)、钖兰共产党(斯里兰卡政党)及东孟加拉运动等等。
其人权状况2007年10月,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记者抗议杀害尼泊尔调频新闻电台和几家当地报纸的记者沙赫。他于2007年10月在尼泊尔的巴拉地区被毛派游击队绑架杀害。沙赫报道过毛派走私以及毛派对政敌诉诸暴力的情况。美国国务院在最近的世界人权状况报告中表示,尼泊尔毛派暴乱分子在2006年干了很多践踏人权的事,包括谋杀、绑架以及勒索。
尼泊尔临时宪法保护新闻自由。但是,毛派组织在2008年12月前的几个月来一直对批评政府继续使用暴力与恐吓手段的新闻媒体发动围剿。隶属执政党的工会成员破坏报纸发行、毁坏办公室、攻击办公人员并威胁要处死他们。大约50名自称毛派政党的支持分子最近闯入拥有几家期刊杂志的一个出版商的办公室。他们捣毁设施,攻击工作人员,并警告他们不要刊登反对毛派的报导。
记者与人权组织、美国等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对攻击事件进行了谴责。美国驻加德满都大使馆发表书面声明,称攻击事件是对尼泊尔言论自由的公然和非法的攻击。声明说:任何政党或任何组织都没有理由动用暴力和恐怖手段来试图控制尼泊尔的媒体或威胁尼泊尔的新闻自由。
政局现状2009年11月12日,加德满都,数万名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的支持者涌上街头,封锁通往政府办公地的主要道路,要求政府和总统下台,这是几个月来最大的反政府示威。目前,尼泊尔政局变动主要围绕三对矛盾,即:联合政府主要政党的党内派系之争、联合政府与毛派的朝野冲突及马迪西政党与非马迪西政党的权益较量。这三对矛盾迅速激化,对内帕尔政府的稳定构成严峻挑战,政局不稳定系数增大。
首先,联合政府主要政党派系斗争激化,执政根基出现动摇。内帕尔政府由22个政党组成,但执政核心是尼大党、联合马列和马迪西人民权利论坛,其余小党处于依附地位。尼大党和联合马列的内部派系斗争由来已久,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分裂,马迪西人民权利论坛在2007年注册为政党前只是松散论坛,内聚力不强。近期,三大党内部派系斗争迅速激化,直接冲击联合政府的稳定根基。
尼大党方面,由于党主席G·P·柯伊拉腊一心扶持其女儿苏贾塔·柯伊拉腊(Sujata Koirala)接班,引起党内其他领导人和基层党员强烈不满,部分领导人公开批评其将尼大党当成私人公司,严重损害党内民主,危及这个尼泊尔最老牌政党的未来。近日,身为外交部长的苏贾塔以身体有恙为由,拒绝陪同内帕尔总理访问印度,引起轩然大波。党内议员纷纷要求苏贾塔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公开道歉,G·P·柯伊拉腊却呼吁不要小题大做,柯伊拉腊家族与非柯伊拉腊家族的矛盾在随访风波后加剧。实际上,随着尼大党的全国党员大会和主席换届临近,各派新一轮的分化组合势能避免,不同派别的脆弱平衡可能被打破,尼大党甚至再次走向分裂。联合马列内斗更加公开化、激烈化。党主席卡纳尔和高级领导人奥利早已貌合神离,奥利批评卡纳尔搞党内专政,卡纳尔则反击奥利搞分裂。日前的解散风波成为双方角逐激化的最佳证明。8月27日,卡纳尔推动解散奥利派占多数的加德满都地区委员会(KDC),同时成立本派主导的加德满都地区组织委员会(KDOC)。由于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党在加德满都的事务,政治分量很大,卡纳尔的举动自然招致奥利派的强烈反对。目前,两大派系扶持的组织互不承认,联合马列不排除分裂可能。马迪西人民权利论坛则已经正式分裂。由于党主席亚达夫不满政府任命党的议会党团领袖迦查达尔为副总理,将迦查达尔开除出党,并撤销对内帕尔政府的支持,迦查达尔派则另行成立马迪西人民权利论坛(民主派)加入政府。
其次,就职语言风波引爆危机,马迪西政党与非马迪西政党的矛盾激化。历史上,尼泊尔语作为官方语言,是构建各民族尼泊尔集体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根据临时宪法,政府官员宣誓就职必须使用尼泊尔语。但是,副总统帕拉马南达?杰哈(Parmananda Jha)对此置之不理,在2008年7月的宣誓就职仪式上使用印地语,引起轩然大波。在经过一年的持续发酵后,这场就职语言风波近期终于爆发。8月23日,最高法院做出最终裁决,判定杰哈用印地语宣誓就职无效,并责令其在一周内用尼泊尔语再次宣誓。杰哈针锋相对,多次向媒体表示,我宁可辞去副总统职务,也不会用尼泊尔语,除非政府认同临时宪法第7条修正案,确保所有语言处于平等地位,我才会重新宣誓截止,甚至声称,我能说八种语言,我可以每个月使用一种语言宣誓就职,但决不使用尼泊尔语。就职语言风波最终演变成马迪西政党与非马迪西政党的斗争。尼大党和联合马列支持最高法院裁决,内帕尔政府也已经取消杰哈作为副总统享受的待遇,马迪西政党却表示杰哈维护了马迪西人民的情感和尊严,并组成马迪西联合阵线在德赖地区搞示威,威胁如果最高法院不改变其裁决,尼政府将遭遇严重危机。9月5日,7名马迪西人民权利论坛(民主派)议员因不满政府在语言风波中的做法,宣布撤销对政府的支持。目前,马迪西政党尚未公开宣布撤销对内帕尔政府支持,但语言风波已经埋下马迪西政党退出联合政府、进而导致政府垮台的隐患。
再次,毛派发动第三次人民运动,朝野矛盾僵持不下。普拉昌达被迫下台后,毛派并未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先后举行了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政治局常委等一系列会议,明确表示如果政府无法满足毛派要求,不同意在制宪会议上就总统亚达夫在解职风波中是否违宪进行讨论,毛派将在议会和街头举行密集的抗议活动。8月3日,毛派政治局常委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第三次人民运动,包括阻挠总统亚达夫和总理内帕尔参加公共活动、在各地举行群众集会等。毛派还成立第二副主席巴特拉伊领导的全国人民运动联合委员会(JNPMC),专门负责统筹协调第三次人民运动。8月30日,该委员会决定组建包括18个部门的影子政府,在地方成立平行政府。巴特拉伊明确表示,影子政府虽然暂时没有全面运作,但一旦条件成熟,就将立刻接管政权。
其前景尼泊尔毛派尼泊尔此轮政治博弈尚未尘埃落定。各派力量虽然偶有合作,但无非是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尼泊尔政局动荡的因素并未消除。8月以来的形势发展表明,尼泊尔各派正酝酿着新一轮的分化组合,政局可能再陷动荡。未来,尼泊尔不排除出现政府再次改组的可能,但不会重陷内战,也难以组建包括四大力量在内的全国共识政府。
短期看,政坛变天可能性很大。解职风波中,其他政党出于对毛派一党主政的担忧,在印度的幕后撮合下,组成了反对毛派的临时联盟。但是,由于各派政治利益和诉求极难统一,又缺乏较其他政党具有绝对优势的政党(尼大党仅比联合马列多5席),本届政府注定是要受到各方牵制、无法稳定执政的政府。迄今,联合政府内阁已经7次扩编至42人,成为史上第二大臃肿内阁,足以证明本届政府的弱势。在联合政府内部,只要尼大党、联合马列或马迪西政坛任何一方退出政府,就可以令现政府垮台。与联合政府的弱势相比,在野的毛派摆脱了执政期间饱受各方掣肘的苦恼,其猛烈批评印度、提倡民族主义的政策,也得到了很多尼泊尔普通民众的认可,其势力并未受到明显削弱。因此,尼泊尔朝小野大的政局结构非常明显。近期诸多迹象表明,内帕尔政府面临的内外压力不断增大,政局稳定处于新的临界点。
中期看,一方面,重陷内战可能性微乎其微。尼泊尔武装力量包括尼军、武警、警察及毛派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南部平原和东部山区活跃少量地下武装组织。尼军和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战争期间的主要对手,且现在依然难以完全尽释前嫌。不过,从当前形势看,除非外部势力的强力介入,尼军和人民解放军基本不会发生正面军事冲突。从尼军看,保守派人物、强硬反对毛派的卡特瓦尔业已退役,新任总参谋长古龙则态度相对温和。另外,毛派的整体实力较战争期间有所提高,尼军并没有打败人民解放军的胜算,以保卫和平为任务的尼军不敢贸然开战。从人民解放军看,虽然强硬派主张重新发动人民战争,实现彻底革命,但多数党员仍支持普拉昌达的务实路线。而且,当前国际反恐大环境、国内求和平、盼发展的民心,及联合国驻尼特派团(UNMIN)的监督,都严重制约其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普拉昌达在政治报告中也只提人民运动而非人民革命。
另一方面,组建全国共识政府的可能性不大。尼泊尔各派力量可划分为毛派和联合马列代表的左翼、尼大党和尼军代表的右翼,及马迪西政党代表的少数族群政治势力。毛派以革命起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旨在改革尼泊尔旧有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是尼泊尔最大的变革力量。联合马列虽是左翼政党,但意识形态不够左,党内存在亲毛派和反毛派,发展路线不明确。。尼大党是老牌政党,主要代表城市中产阶级利益,与下层民众严重脱节。一向标榜政治中立的军队,实际上也具有很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其军官中婆罗们出身的约占74%,而马迪西人比例不足05%。马迪西人民权利论坛为代表的马迪西政党,地域色彩浓重,主要代表德赖地区马迪西人的权益。也就是说,各派力量背后都有自己的利益寄托,变革者与既得利益者间存在结构性的固有矛盾,各方分歧难以彻底弥合,当然也就难以组建全国共识政府。
长期看,宪法制定与和平进程不会顺利完成。新宪法制定与和平进程结束是尼泊尔的两大政治任务,各大政党虽然彼此攻讦,却都不敢否认上述两大任务。但是,从目前态势看,两大任务都难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制宪问题上,宪法起草委员会下设11个主题委员会,原定须在9月6日前提交理念文件(Concept Paper),迄今只有5个委员会勉强完成理念文件,多数委员会因缺乏共识陷入停滞。目前,制宪会议进度已经延后5次,并可能再次拖延。和平进程问题上,失踪人员调查委员会、国家重建高层委员会、科学土改研究委员会、国家和平与复兴委员会等几个核心委员会运转低效,尼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整合、土地改革、战争期间被夺取的财产归还等问题都毫无进展。而且,印度出于反对毛派的目的,改变了其最初支持和平进程的政策,和平进程的推进工作困难重重。
相关新闻尼泊尔毛派放弃军队控制权
美国2011年1月22日对尼泊尔毛派交出其人民解放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军权,表达欢迎之意,尼媒体认为,这是尼泊尔从2006年全面签署和平协定以来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标志着尼和平进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里(Philip Crowley)在微网志推特(Twitter)上发言:毛派把其军队指挥权移交给特别委员会,我们为此向尼泊尔致敬。这是尼泊尔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
尼泊尔前游击队领袖、现为主要反对党,把自2006年内战结束以来,就监禁于尼国各兵营的19万名军队指挥权,移交给跨党派委员会,由该委员决定这些士兵的命运。
尼国境内两派军队共存,已被视为尼国永续和平的一大阻挠。
结束尼国10年内战的和平协议明文规定,前战士应获准加入国家安全部队,但军方的抗拒和政治的分歧,导致这个程序一延再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