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当归、牛膝、红花、生地黄,桃仁,枳壳、赤芍药,柴胡、甘草,桔梗、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
用于瘀血凝滞导致是胸闷疼痛等症状。
本方总体是略偏凉的,如果确实安装原方使用一般不会导致上火。
你上火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或者中药里面加了其他辛温活血的药物。
少腹逐瘀汤
中文名少腹逐瘀汤
类型药膳
来源《医林改错》卷下
正文少腹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方歌:调经止痛肉蒲香 芎归没脂赤姜元
组成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1]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等证。
为瘀血结于下焦少腹。下焦包括肝肾在内,由肝肾等脏功能失调,寒凝气滞,疏泄不畅,血瘀不适,结于少腹,故症见少腹积块作痛,或月经不调等杂病。治宜逐瘀活血、温阳理气为法。故方用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入肝肾而归脾,理气活血,温通血脉;当归、赤芍入肝,行瘀活血;蒲黄、五灵脂、川芎、元胡、没药入肝,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共成温逐少腹瘀血之剂。
方论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