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的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也就是把纷繁复杂的植物界分门别类一直鉴别到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人们认识和利用植物。
过去的经典分类大多依据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特征去分,后来把孢粉形态、地理分布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进去后,有助于进一步对种类的鉴定、植物演化关系的探讨和植物的分类。
植物科目大纲蕨类植物门 Pteridohyta石松亚门 Lycohytina卷柏目 Selaginellales卷柏科楔叶亚门 Shenohytina木贼目 Equisetales木贼科真蕨亚门 Filicohytina水龙骨目 Polyodiales蕨科中国蕨科铁线蕨科肿足蕨科铁角蕨科肾蕨科苹目 Marsileales苹科槐叶苹目 Salviniales槐叶苹科满江红科裸子植物门 Gymnosermae银杏纲 Ginkgosida银杏目 Ginkgoales银杏科松柏纲 Coniferosida松柏目 Pinales南洋杉科松科杉科柏科被子植物门 Angiosermae木兰纲 Magnoliosida木兰亚纲 Magnoliidae木兰目 Magnoliales木兰科樟目 Laurales樟科蜡梅科胡椒目 Pierales金粟兰科三白草科胡椒科马兜铃目 Aristolochiales马兜铃科睡莲目 Nymhaeales莲科睡莲科毛茛目 Ranunculales毛茛科小檗科木通科防己科罂粟目 Paaverales罂粟科紫堇科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ae金缕梅目 Hamamelidales悬铃木科金缕梅科杜仲目 Eucommiales杜仲科荨麻目 Urticales榆科大麻科桑科荨麻科胡桃目 Juglandales胡桃科壳斗目 Fagales壳斗科桦木科石竹亚纲 Caryohyllidae石竹目 Caryohyllales商陆科紫茉莉科番杏科仙人掌科藜科苋科马齿苋科落葵科粟米草科石竹科蓼目 Polygonales蓼科蓝雪目 Plumbaginales蓝雪科五桠果亚纲 Dilleniidae五桠果目 Dilleniales芍药科山茶目 Theales山茶科猕猴桃科藤黄科锦葵目 Malvales椴树科梧桐科锦葵科猪笼草目 Neenthales猪笼草科堇菜目 Violales大风子科堇菜科柽柳科葫芦科秋海棠科杨柳目 Salicales杨柳科白花菜目 Caarales白花菜科十字花科杜鹃花目 Ericales杜鹃花科柿树目 Ebenales柿树科安息香科山矾科报春花目 Primulales紫金牛科报春花科蔷薇亚纲 Rosidae蔷薇目 Rosales海桐花科绣球科茶藨子科景天科虎耳草科蔷薇科豆目 Fabales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山龙眼目 Proteales胡颓子科小二仙草目 Haloragales小二仙草科桃金娘目 Myrtales千屈菜科瑞香科桃金娘科安石榴科柳叶菜科山茱萸目 Cornales山茱萸科檀香目 Santalales檀香科卫矛目 Celastrales卫矛科冬青科大戟目 Euhorbiales黄杨科大戟科鼠李目 Rhamnales鼠李科葡萄科亚麻目 Linales亚麻科远志目 Polygalales远志科无患子目 Saindales无患子科七叶树科槭树科漆树科苦木科楝科芸香科蒺藜科牻牛儿苗目 Geraniales酢浆草科牻牛儿苗科旱金莲科凤仙花科伞形目 Aiales五加科伞形科菊亚纲 Asteridae龙胆目 Gentianales龙胆科夹竹桃科萝藦科茄目 Solanales茄科旋花科菟丝子科莕菜科花荵科唇形目 Lamiales紫草科马鞭草科唇形科透骨草科车前目 Plantaginales车前科玄参目 Scrohulariales木犀科玄参科苦苣苔科爵床科胡麻科紫葳科桔梗目 Camanulales桔梗科茜草目 Rubiales茜草科川续断目 Disacales忍冬科败酱科川续断科菊目 Asterales菊科百合纲 Liliosida泽泻亚纲 Alismatidae泽泻目 Alismatales泽泻科水鳖目 Hydrocharitales水鳖科茨藻目 Najadales川蔓藻科槟榔亚纲 Arecidae槟榔目 Arecales棕榈科天南星目 Arales天南星科浮萍科鸭跖草亚纲 Commelinidae鸭跖草目 Commelinales鸭跖草科灯芯草目 Juncales灯芯草科莎草目 Cyerales莎草科禾本科香蒲目 Tyhales香蒲科姜亚纲 Zingiberidae凤梨目 Bromeliales凤梨科姜目 Zingiberales旅人蕉科姜科美人蕉科百合亚纲 Liliidae百合目 Liliales雨久花科百合科石蒜科鸢尾科龙舌兰科百部科菝葜科薯蓣科兰目 Orchidales兰科
主要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的相似程度来划分。
主要依据是生殖器官。
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种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种子是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变异大,而生殖器官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变异小,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出植物物种间的进化、亲缘关系。
所以一般用生殖器官作为植物的分类依据。
小二仙草
中文名小二仙草
拉丁学名Haloragis micrantha RBr
别名豆瓣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小二仙草目
科小二仙草科
分布区域河北、河南、山东等
形态特征多年生陆生草本,高5-45厘米;茎直立或下部平卧,具纵槽,多分枝,多少粗糙,带赤褐色。叶对生,卵形或卵圆形,长6-17毫米,宽4-8毫米,基部圆形,先端短尖或钝,边缘具稀疏锯齿,通常两面无毛,淡绿色,背面带紫褐色,具短柄;茎上部的叶有时互生,逐渐缩小而变为苞片。花序为顶生的圆锥花序,由纤细的总状花序组成;花两性,极小,直径约1毫米,基部具1苞片与2小苞片;萼筒长08毫米,4深裂,宿存,绿色,裂片较短,三角形,长05毫米;花瓣4,淡红色,比萼片长2倍;雄蕊8,花丝短,长02毫米,花药线状椭圆形,长03-07毫米;子房下位,2-4室。坚果近球形,小形,长09-1毫米,宽07-09毫米,有8纵钝棱,无毛。花期4-8月,果期5-10月。[1]
生长环境生于荒山草丛中。
分布范围产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泰国、日本、朝鲜等国亦有分布。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
【性味】:苦辛,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贵州草药》:性平,味辛涩。
【主治】:小二仙草,清热,通便,活血,解毒。止咳平喘,清热利湿,调经活血。用于咳嗽哮喘,治二便不通,热淋,赤痢,便秘,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烫伤。
①《四川中药志》:消瘀血。治大小便不通,疗赤痢,并治热淋,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及咳嗽哮喘。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消肿。
【药方】:
①治赤白痢:鲜小二仙草二两,红白糖为引。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血崩:小二仙草二两,金樱子根一两,精肉四两。炖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女子干病:豆瓣草、石枣子、石柑子、石海椒。炖猪肉服。如服后月经已通,可加益母草、对叶草再服。(《四川中药志》)
④消水肿:豆瓣草一两,切细,红糖五钱。蒸服。(《贵州草药》)
⑤治烫伤:豆瓣草适量,研末,加冰片少许,麻油调搽患处(《贵州草药》)
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散瘀消肿,治毒蛇咬伤。
饲料价值
全草为羊的好饲料。
栽培技术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湿25-28℃,以肥沃、潮湿沙
土成砂质壤土栽种为宜,粘土不宜栽培。
种植方法
用种子繁裂。秋季采收成熟果实,稍晾干后立即播种育苗,种子与草木灰拦匀后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覆盖细沙2cm,稍镇压,浇水,苗高5-6cm时,按行株距15cm×10cm开穴,每穴栽2株。